蚊子是一種非常討厭的自然界生物,以叮咬和吸取人和動物的血液為生存、繁衍手段,由於它能傳播疾病,所以它一直都是人類的第一殺手,它殺死的人類數量遠遠多於其他動物。
直到今天,我們還在夏天受到蚊子的折磨。就連道法自然的莊子在蚊子的圍攻下也坐不住 ,在《莊子·天運》控訴道:「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害得莊子老人家再也夢不到蝴蝶了。
以前中國本地的蚊子是庫蚊的按蚊,這兩種蚊子都是晚上活動,而且趴到人的皮膚上之後會先看看動靜,確保安全才會叮咬。對待這兩種蚊子,我們已經有了成功的驅趕辦法。這些都是從古人那裡學來的。
漢朝時,香爐出現,香爐設計精緻,賞心悅目,又香氣襲人,沁人心脾,再加可以在夏季驅趕蚊蟲,可稱三全其美,很快成為上層社會接受,成為居家必備。南北朝,人們開始用艾草驅蚊。
唐宋時,蚊帳普及,物理上隔絕,可以說樸素簡單,卻是真實有效,誰用誰知道,因為沒有蚊蟲的困擾,從此君王不早朝。宋朝增加了科技成分,那就是原始蚊香。今天人們常用的花露水、清涼油,則是近代發明,到20世紀以後才走進大眾視野。
然而,中國進入八十年代後,突然出現一種蚊子,一種渾身黑白相間花紋的蚊子開始肆虐起來,幾乎每個人都受過這種蚊子的叮咬,讓人極為討厭的是,這種蚊子總會在白天出現咬人,而且咬人速度極快,趴到皮膚上也不看動靜了,直接開始咬,吸血速度很快,當你有了感覺想要拍死的時候,它都已經喝的差不多了,巴掌還沒拍到,它就已經飛跑了。然後被叮咬的部位奇癢,不一會就會撓出大包。
這種蚊子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使我們防不勝防。而且古代留給我們驅趕蚊子的方法,好像對它們沒有任何效果。
這是何方妖孽的蚊子。
一,它的學名叫的白紋伊蚊。
這種非常兇猛的蚊子我們能常喊它小名「花蚊子」,而它的學名卻叫白紋伊蚊,也被稱為亞洲虎蚊。這種蚊子最早產於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之中,後來中國對外貿易的增加,它在80年代初,跟隨著貨物進入中國,先是在我國雲南、廣西、廣東、福建一帶活動,後來擴散到我國的長江流域。但是中國北方,它是不敢出現,因為過於寒冷。誰能想到,花蚊子適應能力一直在升級,其中包括耐寒性,沒有想到它在中國北方也紮下了根,而且地盤一直在擴大。
二,它有強大的繁殖能力。
我們都知道,蚊子會把卵產在水上,蚊子的幼蟲是在水裡度過的,大部分蚊子幼蟲在水幹之後就會死亡。一般我們會辦法清理積水,這樣就會減少蚊子的繁衍。而花蚊子的產卵方式很特殊,它具有耐乾旱、耐寒、滯育多個特點。為了避開積水幹了,幼蟲就會的問題,花蚊子採取了一種其它蚊子不具備的生存策略,它們會分批分時時段孵化,沒有水時就會停滯發育,相當於休眠,等有一兒積水立馬繼續孵化。
我們就是從東南亞進口水果、木材時,蚊子的幼蟲滯留在這些進口物品上,然後等到時機成熟就會發育出來。花蚊子超強的繁殖能力,所以它在近幾十年的東南亞入侵到世界各地,花蚊子已經從亞洲擴散到全球70多個國家,在世界的版圖逐步蔓延開來。
三,花蚊子攻擊力更強。
花蚊子這種倒時差的作息習慣,讓人類直呼受不了。白天是它們活動最猖狂的時候,到了夜晚它們還不罷兵休戰。除了叮咬我們,它們還會發出較大的呼嘯聲,在我們身邊不停圍繞。這其實是它對異性釋放的信號,在吸引異性來謀劃自己繁殖,這樣吵得我們日夜不得安寧。最可怕的還是花蚊子是多種疾病的載體,花蚊子比傳統蚊子攜帶病菌數量更多,多達數幾十種,活脫脫的病毒載體。通過花蚊子傳播的疾病有:登革熱、瘧疾、黃熱病、思蟲病、羅斯河病毒、西尼羅病毒等。
花蚊子繁殖能力如此之強,又攜帶如此多量的病毒,那麼我們要怎麼防治呢。
一,做好環境衛生。
無論怎麼樣,花蚊子需要在有積水的情況才能繁殖,我們盡力做好積水的清理工作,同時對下水道進密封管理。平時要注意拿掉工作和生活區域一些容易滋生蚊子的靜止積水,比如一些盆盆罐罐、破桶破輪胎。還要定期對於一次裸露的下水道出口進行消毒,噴灑一些殺蟲劑等。還有在夏季多蚊子的季節,應該穿長衣長褲,不要過多地裸露身體,這樣也可以避免花蚊子的叮咬。
二,運用高科技手段滅蚊。
如我國中山大學熱帶病防治研究所重點實驗室,在2019年7月,他們使用一種新方法,讓蚊子感染結合三種沃爾巴克氏體菌的新型共生菌,可以讓雌蚊絕育,在田間實驗中,這種方法幾乎消滅了試驗區域所有花蚊子,可謂人類在滅蚊技術取得重大成就。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安心地在夏季呼呼大睡,再也不受花蚊子的困擾了。
但是,物種之間都是有很強關聯性,花蚊子雖然外來物種,但對蜻蜓和各種鳥類來說都是不錯的食物。花蚊子雖然可怕,但是一些把它們全部滅絕也是不可能的,這樣生物的平衡就會打破。我們所能做就是控制它們的繁殖,絕不能讓它們成災,傳播疾病,危害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