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我和您的孫子來看您了。孩兒不孝,一直到今天才來看您,我們給您磕頭了……」昨天上午,位於東風嶺西側的金塘烈士陵園內,70歲高齡的志願軍老兵李永帶著兒子跪在為解放金塘島而犧牲的李春田烈士的墓碑前,不顧自己曾三次患腦血栓躺倒,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慟哭失聲。
李春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軍198團二營六連戰士,原籍河北省隆堯縣第四區永興村,1949年10月,在解放金塘島戰鬥中光榮犧牲,遺體被安葬在當年戰鬥最激烈的地點之一——東風嶺上的金塘烈士陵園。和他一起在此安息的共有144名革命烈士,其中包括30多名無名英雄。
撫摸著父親的墓碑,老人興奮、激動、感慨,複雜的心情溢於言表:「57年了,想不到我自己還能親自來到這裡給父親掃墓。父親在當年大軍南下路過家門時與家人見過一面,那時我還小,沒想到那竟成我們父子倆的訣別,他永遠留在了這裡……」
據李永介紹,他是父親唯一的兒子,出生於1937年。父親參軍後,他家遭到當地反動勢力的迫害,被迫舉家遷移到吉林省,父親犧牲的消息和埋葬地點是部隊有關部門後來想方設法才通知到他們的。當時只知道葬在浙江省定海縣的金塘島,因路途遙遠,沒能前來祭奠。1955年自己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後,也曾經在寧波的空軍航空預備學校學習,但部隊有紀律,脫不開身。所以,始終沒有來給父親上一炷香的機會。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然而,老人來金塘島祭掃父親墓地的念頭非但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淡漠,反而更加銘心刻骨,他的眼前總是浮現著父親的身影。前不久,老人試著給定海區民政部門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提出了想來給父親掃墓的要求。
定海區有關部門了解到老人的心願後,以最快的速度做了安排。4月初,老人不顧自己行動不便,執意從千裡之外的吉林省通化市坐火車趕到杭州,與從深圳趕來的兒子會合後,坐上了開往定海的汽車。
昨天上午10點多,在定海區民政局和金塘鎮政府幹部的陪同下,老人終於登上了魂牽夢繞在心間的金塘烈士陵園,來到了父親的墓地前。
相隔了57年,老人終於圓了祭掃父親墓地之夢。他在父親墓前點上了特地從家鄉帶來的一爐香,擺上了蘋果、香蕉、橘子等祭品。然後,他又叫兒子拍了整整一卷膠捲。臨走,他還帶上了父親墓地上的一包泥土。「這泥土,來自我父親鮮血澆灌過的土地,裡面有父輩的汗與血。父親,請原諒我,我不能把您老人家的骨灰帶回,但您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老人帶著兒子在父親墓前深深地鞠躬,鞠躬。當抬起頭時,都已經是淚流滿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