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2020即將過去,每一個瞬間,都值得銘記。攝影記者跑在前線,是現場的逆行者,是時間的記錄者。珠江時報攝影記者以相機背後的眼睛,展現佛山南海的影像,以此回眸2020,展望2021。
珠江時報攝影記者劉貝娜:
如果用一個詞定義我的2020,就是「收穫」。由於疫情的影響,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而對於新聞記者來講,能到達眾多現場,見證不同的瞬間,特別是見證了疫情期間無數無名英雄的逆行,把這些新聞事件記錄下來並且立體、全方位地呈現給讀者,向社會傳播正能量,這對我本身來講就是一種收穫。2020讓我深刻認識到面對逆境,如何保持樂觀,如何更有意義地生活。
2020實「鼠」不易,願2021能夠「牛」轉乾坤,讓我們一起期待,共同努力!
01 2020開篇
2020年1月7日,2019年度十大事件、十大人物評選發布會在南海迎賓館舉行,市民朋友們紛紛為獲獎者拍照。
02 疫情來襲
2020年1月23日,農曆新年前夕,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威脅下,桂城的市民紛紛戴上了口罩。
2020年1月23日,農曆新年前前夕,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威脅下,藥房工作人員整理新入貨的抗病毒口服液等待市民的選購。
2020年2月在新冠肺炎持續期間,市民們都不能出門,因此市民們在自家天陽鍛鍊和淋花。
03 復工復產
2020年2月10日,春節後,復工的第一天,南海大道的車流逐漸增多。
2020年2月21日,記者前往安齒生物有限公司採訪關於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圖為員工進公司前要進行全面消毒。
2020年2月24日,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每每提及這個日子,市民們都會想到理髮,圖為當日理髮師為市民們剪頭髮。
2020年2月26日,記者前往何氏水產採訪關於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 員工對出入車輛進行消毒。
2020年2月29日,外賣行業也參與到復工復產的行動中,圖為疫情防控期間,南海大道上的外賣小哥忙碌的身影。
2020年3月2日,餐飲業開始復工,在萬科廣場的餐飲店內,顧客需要隔位用餐。
2020年3月15日,在疫情還沒完全轉好之前,網約車內紛紛安裝了塑料膜以保證司乘0接觸,司機還向乘客豎起大拇指。
2020年3月21日,湖北荊州籍務工人員到達廣州南站,前往佛山進行復工復產。
2020年4月2日,南海大觀博物館恢復開放了,市民們紛紛入場參觀。
2020年4月28日,海外人才歸南海行動 2020「疫」路同行招聘季啟動儀式上,美女主播通過網絡向求職者介紹崗位,進行網上「帶崗」。
04 援鄂點滴
2020年3月23日,佛山第四批馳援湖北醫療隊返回佛山一對情侶在隔空比心。
2020年3月23日,南海公安在現場為醫護人員打氣。
2020年3月23日,南海醫療隊隊員返回佛山並和拉拉隊們隔空擁抱。
2020年4月22日,佛山首批援鄂,也是最後從湖北歸來的4位醫護人員休整結束後準備返回各自的崗位。
05 生活點滴
2020年7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開漁節,來自桂城三山北區漁村的漁民向記者展示捕撈回來的魚。
2020年7月8日,高考結束後作為護考隊隊員的民警父親在高考結束後擁抱女兒並送上獻花。
2020年11月19日,第二十四屆全國發明展覽會在潭洲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機器人皮影戲在青少年發明創新展區展出,與傳統的人手皮影戲形成鮮明對比。
06 南海精神
2020年10月30日,獲得2020年全國馬術盛裝舞步錦標賽個人冠軍的南海籍選手譚志勤與他的戰馬「斯喀拉」在黃村訓練場訓練,並現場展示盛裝舞步表演。
完
來源:珠江時報
策劃/統籌:珠江時報攝影工作室 方智恆
文/圖:珠江時報攝影工作室 劉貝娜
編輯: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