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傳承至今依然深受大眾的喜愛,同時也是古人最具智慧的象徵,它種類繁多各有特色,不僅有書籍文字,也有口口相傳的俗語,要說最令大眾喜聞樂見的,那肯定是俗語了,眾所周知,俗語鮮活生動,易於傳誦,又是最能體現古人智慧結晶的藝術形式,不僅反應了時人的生活經驗,也表達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訴求。
這些俗語看似直白通俗,卻有著啟發生活的智慧。俗語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是一種提煉的升華,接下來不妨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第一句俗語:「好男有毛別有三,好女有膘別有四」。啥意思呢?乍一聽摸不著頭腦,不是說好的通俗易懂?其實,這句俗語理解起來很簡單。
那就是作為男人,想要當好一家老小的頂梁柱,擁有健康的體魄至關重要。倘若身體沒了保障,反而成了全家累贅。古人對於判斷男人健康就有獨到見解,只要正常該長毛的地方都有就行,畢竟體發茂盛說明身體分泌好,如此一來生病機率就小的多。
說完男人,那麼對於女人來說,體態豐滿多半身體健康,這也符合多數人的審美觀。而且體壯膘肥的女性,有了孩子後,一般都奶水充足不擔心餵養問題,這樣孩子長得好婆家自然高興。
至於俗語後面「三」與「四」二字的理解,則是告誡男女到了這個年齡,應該看透一些世事,能不過生日就不要過了。
那麼,「男人無毛貴似金,女人有毛混半街」,又是何意呢?
其實,不論男女剛出生時毛髮不會太多,可是到了成年後,如果男人毛髮還是很少,那這種男人更容易富貴,反之女人毛髮多,在古代只能流浪街頭了,當然這一點容易理解,古往今來對女性的審美都是文雅碧玉,如果毛髮過多,看上肯定顯得粗獷十足,放在今日就是女漢子的感覺。這種外貌,在古代肯定不招待見,想找個好婆家都難啊。
讀到此處,大家不難看出,古代的俗語還存在許多不恰當的地方。有些東西符合當今科學常識,而有的卻是糟粕叢生,倘若真以毛髮來看待人生境遇好壞,那科學又何從談起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