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Facebook 上一個名為 「安溥 Anpu 2018: ahead & behind」 的活動引發不少歌迷的關注。
活動上面說明 「2018 安溥新年新計劃即將展開」,同時公布了 「安溥」 推出的新官方網站。新網站寫著 「為了這個網站跟過往的聽眾,我們在此準備了一個禮物。」
此消息令許多歌迷好奇,所屬音樂公司聯成娛樂則回應:12 月 24 日和 1 月 23 日將有重要的事情要公布。當然,對不少歌迷來說,最期待的消息,不外乎是新專輯與演場會的消息。
如今,距離「張懸」暫別歌壇已經快三年了。
2015 年 1 月 17 日,張懸在高雄舉辦 「潮水箴言」 演唱會。牆上的屏幕投影著她親手寫下的文字,她對歌迷感性地說著:「我希望把我前半生,對人生所有的祝福跟體會,都放在這場演唱會中,回報給聽眾」。
那天晚上,張懸決定與跟她共處 14 年的名字告別,並回歸她的本名安溥(焦安溥)。此後,她也把 Facebook 上的名字,由張懸改回本名焦安溥。
若以張懸這個名字說起,自 2001 年出道以來已經在獨立音樂圈中累積了聲音,但真正廣為大眾所知的,是從 2006 年的第一張個人專輯《My Life Will…》中的那首《寶貝》開始。張懸獨特且溫柔的唱腔,以及時常在歌曲中表達對社會與人性的關懷,都為她聚集了不少歌迷。
《My Life Will…》專輯封面
張懸對社會的關懷並不只在歌曲當中,對於社會上的議題,她總是敢於發聲,並鼓勵歌迷跟她一起思考,這當然也是她的標記之一。
2016 年 11 月 28 日,張懸來到了臺灣的立法院,參與了一場婚姻平權的公聽會。當天立法院外聚集了許多團體,支持與反對的團體都在場外,相互表達立場。那段期間,可以說是婚姻平權議題在臺灣爭議性最高的時間點。
實際上,公聽會的存在目的,也是因為一項政策在社會中尚未取得共識之前,立法機關會透過舉辦此會議,藉以聆聽來自正反雙方,與社會上不同領域公民的意見。理想上來說,將這些意見,納入政策決定的方向。
「我要用最後一句話講給一般人聽,雖然法律難以改變人們的偏見,但法律不應該為偏見而服務。法律的功能有服務每個人生存的條件品質狀態,就要讓法律跟著文化和現象,變成更銳利的工具,每個人都可以充分地使用」,張懸在公聽會上清楚表達自己支持的立場。
類似這樣的談話,張懸從不避諱。過去,她曾出現在許多社會運動的場合當中,帶著把吉他,一邊唱著歌,一邊聲援她所支持的議題。
「去年底,我出席了那場婚姻平權法案公聽會,我就不打沒把握的仗。明年我賠上我的整條命來做這件事情,先把我所愛的音樂放在一邊,」張懸說。
為此,張懸做了一個決定,讓她暫時放下音樂——舉辦巡迴的公民對談。在公民對談上,她不畏懼任何人對她的提問。不過,她也為自己設下了一些談話的標準。
2016 年 12 月 19 日,她在女巫店舉辦了第一場公民對談,「你覺得平等是什麼?」這是她問一個來參與的民眾的問題,當晚他們就這個問題展開對話。
曾經有人質疑張懸為何不把想說的話,放進歌曲裡就好。她回應:「我想看看人與人之間還有多少種交換意見的方式,還有多少種面向來看待一件事情」。
截至今年 3 月,張懸一共舉辦 32 場的公民對談,她走到許多地方,無論是 LIVE house、高中校園等,她跟許多人談著任何議題,有關婚姻平權、自由、平等...等議題,每一場活動她都會在 facebook 上進行直播,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
最後一場的公民對談現場,張懸對著臺下的人說:「我給的最大祝福就是,你得忘了我,或是帶著這份想念,再繼續觀察,繼續思考。」
2 月 19 日,張懸關閉自己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自 8 年前成立至今,張懸共累積了 35 萬名歌迷關注。
如今張懸已經完成那項 「把我所愛的音樂放在一邊」的任務,她將以「安溥」之名,重拾音樂,回到歌迷身邊。
題圖來自安溥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