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宋華報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發表文章對2010年發生在美國及國際社會的大事進行了逐月回顧。文章稱,2010年開始於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加勒比海小國海地遭受毀滅性地震襲擊,而後從4月到9月,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長時間佔據各大媒體頭條,2010年似乎給人留下了災難不斷的印象。不過,智利33名被困礦工的獲救也讓人們看到希望。
1、1月12日,強震毀滅海地
芮氏7.0級強震對這個西半球最為貧窮的小國造成嚴重破壞,超過22萬人遇難,無數人受傷、無家可歸。根據聯合國相關報告,強震破壞了海地60%的基礎設施,致使超過18萬民眾流離失所。
2、2月18日,飛機撞入美國國稅局大樓
一個名叫安德魯·約瑟夫·斯塔克的美國男人懷著對美國國稅局的不滿,發動自殺性襲擊,駕駛自己的小型飛機撞進位於德克薩斯州首府奧斯汀市的國稅局辦公大樓。事件造成包括斯塔克在內的2人死亡,另有13人受傷。
事發前,斯塔克在網際網路上留下3000多字的遺言,表明自己已無法控制怒火,必須實施自殺式撞樓計劃。斯塔克在留言中不僅抨擊美國國稅局,還控訴一些政治家、大公司犯下「無法想像的罪行」,並批評美國政府的救市計劃。
3、3月21日,火山灰擾亂歐洲空中交通
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劇烈噴發,釋放出大量火山灰,形成的山灰煙雲飄浮至歐洲大陸上空,導致歐洲各國航班中斷數周。歐洲空中交通因此大面積堵塞,成千上萬名乘客滯留。
4、3月23日,歐巴馬籤署醫療改革法案
歐巴馬籤署醫療改革法案,這是美國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以來最值得關注的「成就」,也是美國40年來最大規模的醫療政策改革。根據美國參眾兩院最終版本的醫改法案,美國政府今後10年將投入9400億美元,將大約3200萬美國人納入醫保體系。許多共和黨人士反對此項立法,稱其強制規定所有美國人必須購買保險或者支付罰款。
5、4月10日,波蘭總統在墜機事件中遇難
波蘭總統萊赫·卡欽斯基在赴俄參加紀念卡廷慘案70周年紀念活動的途中,所乘坐的飛機遭遇大霧而失事,導致卡欽斯基連同機上97名波蘭政府高官遇難。
6、4月20日,爆炸導致墨西哥灣漏油事件
英國石油公司(BP)旗下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臺在墨西哥灣發生爆炸,造成11名工人遇難,大量原油洩漏。這也是美國歷史上發生的最大規模的漏油事件。儘管英國石油公司表示,9月時成功堵住了漏油油井,但仍然有490萬桶石油流入了墨西哥灣。清理油汙的花費將高達數億美元,許多地方產業受到負面影響。
7、4月23日,美國亞利桑那州頒布移民法案
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布魯爾正式籤署編號為SB1070的移民法案,該法被稱為美國史上最嚴苛的移民法。法案要求移民隨時攜帶其合法身份登記證件,允許警察盤查疑似非法移民人士。
8、5月1日,紐約時代廣場發現炸彈
一名T恤商販報警稱,一輛停泊在紐約時代廣場無人看管的汽車裡冒出煙霧。聞訊趕來的警察聞出車上有炸藥味,隨後該區域被疏散封鎖。美國當局確認這是一起策劃好的汽車炸彈襲擊,但最終並未被引爆。幾小時之內,一名30歲的巴基斯坦裔美國人費薩爾·沙赫扎德在飛往沙特的航班上被捕。之後,沙赫扎德被控10項罪名,10月時被判終身監禁。
9、6月1日,範德施羅特在秘魯被捕
秘魯當局確認,23歲荷蘭籍兇犯約蘭·范德施羅特承認在智利殺害21歲的史蒂芬妮·弗洛瑞·拉米瑞茲。此前,他曾被懷疑於2005年阿拉巴馬女孩娜塔莉·霍洛維失蹤案有關。現在,他正在等待法律審判。
10、6月23日,美國將軍備受爭議辭職
在《滾石》雜誌公開斯坦利·麥克克裡斯託將軍對戰爭管理的不滿言論後,這位曾經的美軍阿富汗最高指揮官向總統歐巴馬提出辭職。在接受麥克克裡斯託將軍的辭職之後,歐巴馬任命大衛·彼得雷烏斯將軍接任。
11、7月8日,美俄交換間諜
10名被控在美國收集情報的俄羅斯特工被美驅逐,其中包括美女間諜安娜·查普曼。而作為交換,俄羅斯也釋放了4名被控為美國進行間諜活動的囚犯。但是,美國官方表示,俄羅斯特工並沒有將機密情報傳遞出去,所以也就沒有人被控間諜罪。
12、7月25日,維基解密網上公開美國機密
維基解密網站公布了75000份美國阿富汗戰爭報告,這些一手的資料是美軍內部的戰爭原始數據。其中包括阿富汗戰爭的死亡人數、人員傷亡情況,以及威脅報告等。
幾個月之後,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繼續發布機密信息。他在10月公布了伊拉克戰爭報告,11月再次放出重磅炸彈,先後曝光了大約25萬份美國外交密電。
13、7月28日,數百萬人因巴基斯坦洪災而搬遷
洶湧的季風雨導致巴基斯坦遭受災難性的洪水襲擊,導致至少1600人死亡,超過400萬人無家可歸。洪災造成的另一個後果是,落後的衛生條件使得傳染病的傳播威脅升高,進一步提升了死亡人數。
14、8月7日,埃琳娜·卡根就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埃琳娜·卡根宣誓就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在4月份退休的前任大法官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卡根,現年50歲,是美國司法領域就任的第4位女性,也是總統歐巴馬上任以來的第二位最高大法官。這位副總檢察長曾擔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瑟古德·馬歇爾的司法助理。
15、8月31日,結束伊拉克戰爭
歐巴馬在白宮總統辦公室面對全美觀眾,宣布「美國在伊拉克的作戰行動已經結束」。他說,美國將繼續支持伊拉克政府,重心將調整為對美國經濟息息相關的能源問題,以及阿富汗戰爭問題。
16、9月11日,佛羅裡達牧師取消焚燒古蘭經計劃
佛羅裡達州蓋恩斯維爾教堂的牧師特裡·瓊斯稱,他已經決定取消原定於9月11日焚燒古蘭經的計劃。今年9月11日是「基地」組織針對美國發動「9·11」恐怖襲擊第9個紀念日。瓊斯的此項計劃激起軒然大波,遭到各方強烈譴責。美國軍方領導人表示,這樣的事件將進一步危及美國駐外部隊的安全。
17、10月12日,同性戀「不問不說」政策廢除
美國聯邦地區法院女法官維吉尼亞·菲利普斯發布全國禁令,要求停止實施「不問不說」政策,結束美國軍隊禁止同性戀公開服役的規定。她要求軍方立即暫停或中止依據「不問不說」政策對同性戀士兵進行的調查、隔離和解職等行動。但包括海軍陸戰隊司令在內的美國軍方領導人仍對此項變化持謹慎態度,認為這可能會在戰場上導致戰士分心,造成致命後果。
隨後,五角大樓經過全面審查,於12月22日正式廢除該法案。「不問不說」的說法基於美國國會1993年通過的一項禁止公開性傾向的同性戀者在軍中服役的法律。簡單的說,只要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不在軍營裡公開身份,就允許其服役。「不問不說」是時任總統的柯林頓與國會妥協之後的折中方案。根據這項法律,禁止美國軍方主動詢問軍人的性傾向(若軍人明顯表現出同性戀特徵或行為,還是會受到調查),在徵募士兵的表格上,性傾向一欄被撤除;同時,禁止同性戀軍人公開身份或對外宣布自己處於同性婚姻關係中。
18、10月13日,智利被困礦工獲救
33名礦工被困井下長達70天,之後被安全地從位於智利北部阿塔卡馬倒塌的銅礦中救出。當人們發現礦工們倖存於塌方的礦井下時,他們的困境幾乎每天都被完整記錄。他們的精神和毅力鼓舞著全世界人民,電視攝像機在現場記錄每一個礦工安全獲救的全過程。
19、10月29日,葉門郵包炸彈
兩架準備飛往美國的貨機在進行安檢時,發現貨物中含有來自葉門的可疑郵包,爆炸裝置隱藏在印表機墨盒內。一架飛機是從葉門起飛,途徑英國的東米德蘭茲機場,目的地為美國的芝加哥。另一架飛機從葉門起飛,途徑阿聯杜拜飛往芝加哥。此次的郵包炸彈事件被認為是阿拉伯半島的「基地」組織所為。
20、11月2日,美國中期選舉
今年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共和黨以壓倒性優勢獲得眾議院的控制權,贏得242個議席,民主黨僅獲得191個議席。同時,民主黨在參議院中依然保持著控制權。歐巴馬形容此次國會選舉是民主黨的「慘敗」。
21、11月23日,朝韓炮擊關係緊張
發生在朝韓爭議領土延坪島上的炮擊事件讓朝鮮半島局勢一度緊張。雙方相互指責對方挑起事端。事件中,2名韓國海軍陸戰隊士兵死亡。今年早些時候,韓國「天安」艦在相關海域沉沒,造成46人喪生。
(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