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NASA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最新安排:先在2021年11月實施「阿爾忒彌斯1」任務,即第一次發射獵戶座飛船環繞月球飛行,但不搭載太空人;隨後在2023年實施「阿爾忒彌斯2」任務,獵戶座飛船搭載太空人環繞月球飛行,但是不會著陸到月球表面;在2024年實施「阿爾忒彌斯3」任務,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在月球表面停留一周,並進行2-5次艙外活動。
其實,這不是我們人類第一次展開載人登月的項目,早在50年前,多批太空人就已經踏上了月球表面,那就是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可能我們航天史上爭議最大的項目之一,至今都還有很多人認為當年的登月是假的,我們看到的畫面都是攝影棚拍攝到的。
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始於1961年,到1972年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返回地球,標誌著阿波羅載人登月項目結束,前後歷時11年,一共有12名太空人踏上了月球表面,並帶回了月球的一些樣本。也就是說,在阿波羅17號之後就沒有新的載人飛船登陸月球。不過,有一些傳聞稱,美國後來又悄悄地發射了阿波羅20號載人登月飛船,在月球不僅發現了史前遺蹟、飛船,還帶回了三眼女屍,這是什麼情況?難道月球上真的存在外星文明?
月球會存在史前遺蹟?
雖然阿波羅登月存在很多質疑的聲音,但是科學家也對各種質疑進行了解釋,阿波羅載人登月,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後續悄悄發射阿波羅20號載人飛船的真實性就有待商榷了,史前遺蹟、飛船、三眼女屍更是無稽之談。
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在航天領域可以說是處於劣勢的,而蘇聯則遙遙領先,世界上第一顆衛星、第一艘載人飛船都是蘇聯發射的,美國為了追趕,制定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最後率先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在航天競賽上終於贏了一把。當時為了讓太空人踏上月球表面,美國可以說是集全國之力來完成的。首先耗資255億美元,佔了當年美國GDP的0.57%,佔當年美國全部科研經費的20%;其次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參與到其中,參與人員超過30萬人(注意,很多人都是專業的研究人員,不是普通路人)。
當年登月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對月球有什麼實質性的研究,純粹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在航天領域的實力。試想一下,如果阿波羅的太空人真的在月球表面發現了史前遺蹟甚至是外星飛船,相信阿波羅登月計劃不會止步於阿波羅17號。要知道,如果月球真的存在這些遺蹟、飛船,說明這些遺蹟、飛船應該是比我們人類更高級的外星文明留下的。對於當年參與太空競賽的美國來說,看到月球表面有先進的科技,不可能無動於衷,肯定會繼續發射飛船將這些設備帶回地球。但是事實證明,美國在阿波羅17號之後,並沒有實施新的載人登月項目,美國後續對月球的無人探索也寥寥可數。
類似的情況,在火星上面也出現過
所以,傳聞中月球存在史前遺蹟,真實性大家自己甄別,我們的嫦娥系列探測器也對月球進行了探索,如果月球真的有這些遺蹟,我們也會知道。可能很多朋友都希望月球真的存在外星文明的遺蹟,因為這些高級的廢墟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人類在科技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找到這些所謂的遺蹟。
除了看到一些關於月球遺蹟的傳聞以外,我們還看到不少關於火星遺蹟、生命跡象的傳聞。其中一個就是有愛好者在查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回的照片時,發現了火星表面存在「廢墟」、「大腿骨」等,所以這一位愛好者宣稱在火星找到了火星文明的遺蹟。雖然我們沒有將太空人送上火星,但是探測器已經將火星的景象展現在我們面前。荒涼的火星表面,幾乎不存在遺蹟的可能性。所謂的遺蹟,可能只是一些風化物。而且,那個「廢墟」是好奇號探測器俯視拍攝的,而好奇號火星車的高度並不高,這說明這個所謂的「廢墟」很矮小,顯然不可能是高級文明的「家園」廢墟。
我們之所以會經常被這些所謂的遺蹟、廢墟傳聞吸引,主要還是我們都希望能夠看到地球外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畢竟,很多朋友都認為地球不是唯一的生命星球,只是我們還沒找到外星生命的證據。所以,我們其實也希望這些所謂的遺蹟、廢墟是真的,但這改變不了這些遺蹟是假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