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3年6月12日記者招待會

2021-01-16 中國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3年6月12日記者招待會

   2003年6月12日上午10時,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郭樹言介紹三峽工程建設的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

活動標題

活動描述

2003年6月12日上午10時,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郭樹言介紹三峽工程建設的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文字內容:

王國慶: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上午好!在開始之前,我想給各位表示歉意,因為原來通知10:00開始,但是考慮到有一部分記者朋友在港澳中心參加另一個記者會,他們對今天的發布會很感興趣,所以我們等了一會兒,對此向各位表現歉意,因為這次是臨時加的發布會,也不算是我們組織上的不足。 三峽水利樞紐壩這個工程從1993年到現在已經10年了,一直為世人所關注,特別是從今年6月1號開始蓄水以來,中外媒體對此都進行了密集的跟蹤報導。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前天晚上三峽水庫的蓄水已經提前5天到達了海拔135米的高度。這標誌著三峽的二期工程即將完成,三期工程即將開始,所以今天我們請到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郭樹言先生,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成員、三峽樞紐工程驗收組專家組組長潘家錚先生出席今天的記者會,向大家介紹一下三峽工程建設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所關心的問題。 下面先請郭樹言主任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2003-06-12 10:21:14郭樹言: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今天我和潘家錚先生在這裡向各位介紹三峽工程建設的有關情況。開發治理長江,興建三峽工程是中國人民多年的夢想、理想,現在這一理想已經變成現實。6月1日三峽水庫開始蓄水,前天(6月10號)水位已經到了135米;6月16號,三峽工程將試通航;8月份三峽的首批機組將開始併網發電。三峽工程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工程,而且在它的論證和建設過程中也得到了國外一些政府和朋友們的關心和支持。在三峽工程論證期間,一些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參加了論證;在建設中許多知名的公司,像法國的阿爾斯通、西門子都參加了工程的建設,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裝備,藉此機會,我向關心三峽工程建設的所有朋友們表示感謝。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為記者朋友們準備了兩份材料,一份是關於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的情況,這是一個說明文本;另一份是我們和中央電視臺合拍的電視系列片「三峽九問」,提供並回答了三峽工程建設在生態方面和環境保護方面、文物保護方面、旅遊方面、泥沙方面、防洪方面、安全方面等九個方面的問題,請記者朋友參考。 下面我們願意回答各位記者提出的問題。 2003-06-12 10:26:11中央電視臺一套記者:
有一份材料上說,從現在開始三峽工程將進入一手抓搬遷安置,一手抓後期扶植和經濟發展的新階段,請問這個內涵是怎樣的?第二個問題,關於投資方面,按1993年5月計算,三峽工程總的靜態投資是900億元,請問到2009年三峽工程竣工的時候,您說總的投資可控制在概算之內,有什麼根據?謝謝。 2003-06-12 10:28:02郭樹言:
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現在一共投入的資金是900.9億,現在完成的任務量大致佔三分之二,倒過來算的話,我們控制在1800億是有把握的,說得再明確點,甚至還有餘地,三分之二的任務完了,我的資金才花了900億。 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工程從8月份轉入到併網發電。作為移民工作,一方面要繼續把生活在135米以上還沒有搬遷的移民繼續搬遷,另一方面對已經搬遷的移民,緊接著有生活水平如何能夠保證不降低,甚至還要逐步提高的問題,而且我們還希望他們逐步趕上全國人民奔小康的經濟開發。 2003-06-12 10:33:44海峽時報記者:
我比較關心汙染源的問題,尤其是水土流失,還有工業汙染、農業化肥的使用,以及養豬場、養雞場的排放。聽有些專家說,這種排放,尤其是養豬場的排放將來能變成最大的隱患,您有什麼看法?對水質,您認為在將來,比如說五年會惡化還是會有好轉,還是保持平衡? 2003-06-12 10:34:49郭樹言:
汙染的問題在三峽庫區應該說我們現在在考慮,一個是城區居民的生活汙水問題,第二是工業的汙水排放,第三是流動的汙染源,大量的船舶航行,船舶上的垃圾汙染物,包括剛才記者所提到的地面上的汙染源,就是農業化肥。應該說中國政府對三峽工程上遊環境的治理、汙染的防治方面採取了非常有力的措施。從前年開始,我們已經從各個渠道處理了,包括世界銀行給出的一些貸款,現在在重慶正在建設的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明年年底達到160萬噸,今年年底達到七八十萬噸。按照一個人一天排放的汙水是0.2個立方米這樣一個一般的標準,這樣的話大概可以解決900萬人的生活汙水問題,到明年年底汙水都會經過處理達標然後排放。工業企業現在在庫區一共是1660家,現在實際上通過結構的調整,對這些汙染的企業,如果它沒有能力治理的話,我們就把它關閉掉,大致關閉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生活垃圾過去是沿江堆放,靠洪水往下衝,這是歷史上形成的習慣,現在正在改變,現在所有大的縣都建立了專用的垃圾處理場。 因此,通過以上的措施,我非常相信在五年內長江的水質有明顯的改善。從最近的情況看,原來很多人擔心蓄水以後情況嚴重惡化,最近國家環保局、水利部方方面面都在監測,每天都有很多數字,應該說現在三峽的水質仍然是三級。上遊在蓄水的過程中大腸桿菌超標,相當於五級,這個和你剛才提到的豬糞、牛糞的長期積累有關係。下一步我們會進一步的增加治理。我對此非常有信心,兩年以後能讓三峽的水質有比較大的改變。 2003-06-12 10:42:29法新社記者:
第二期工程出現了一些問題,潘家錚工程師最近發表了對這方面的一些批評,說第三期工程要比第二期工程做得好,具體在哪些方面要做調整呢?建設大壩的過程現在已經做完了,是在發電方面的還是在整個計劃的過程,比如說第二期工程興建水庫做得晚,剛才說還有很多的機械站處理汙水現在還沒有完成,從宏觀上考慮我們先重視環保的問題,如果還沒有搞好這個,才要完成下一個階段。 2003-06-12 10:43:51潘家錚:
三峽工程的二期工程質量是很好的,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初步的、輕微的質量缺陷或者質量事故。因此,在三期工程中,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質量,消滅或者減少施工的缺陷,達到第一流的水平,這是我們首先想在三期工作中做到的。當然,在三期工程中已經開始發揮效率,因此除了提高質量以外,還要更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汙染的防治和其他一系列有關的問題,希望能夠做到盡善盡美。 2003-06-12 10:45:46半島電視臺記者:
近年來國際形勢和國際關係變化非常大,將來真正的危險性是存在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還有戰爭工具發展得比較快,而且恐怖組織的能力發展得越來越大,為了避免戰爭和恐怖的威脅,是否以前沒有做那麼大的預算,會不會在整個的項目中為了避免戰爭做一些改造?另外,這個地區是古墓和文物比較豐富的地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們做了什麼樣的措施?謝謝。 2003-06-12 10:52:40郭樹言:
關於在三峽工程反恐的方面我們現在正在研究。現在在世界各地恐怖事件不斷發生,三峽這麼大的工程,如果一旦有恐怖分子進行襲擊,雖然不會對大壩造成毀滅性的災害,但是也會造成這樣那樣的損失,我們正在研究一些方案和應對的措施,比如說將來乘船過船閘要不要安檢的問題,我們正在研究。另外,三峽庫區有很多古墓,在文物方面,三峽工程是比較慷慨的,經過專家們勘探、調查,把所有認為有古墓的地區納入到我們的計劃中,我們已經撥了三億四千萬人民幣,現在把135米以下的地下古墓全部發掘完了,動員了所有的考古力量,幾乎集中了全國考古能力的60%。所以這個工作很辛苦,完成工作量巨大,所有懷疑有可能是文物的,都進行發掘。 2003-06-12 10:53:53鳳凰衛視記者:
三峽工程二期蓄水以後,漂浮物的處理,目前的進展情況怎麼樣?我們現在對這方面有沒有專項的資金來對應? 2003-06-12 10:54:20郭樹言:
根據葛洲壩發電廠多年的經驗,它原來是三峽的一個壩,多年平均漂浮物在壩上的積蓄量是一年四萬立方米,最多的達到六萬立方米。現在修建了三峽大壩以後,整個的漂浮物就聚集在三峽大壩上了,總量我們估計還會在這個範圍之內,但是在第一次蓄水的時候,由於庫底的漂浮物聚集得比較多,我們為此採取了三項比較大的措施。 第一,從去年年底到今年5月份,我們在庫區進行了認真的庫底清理,花了大概一億六千萬元人民幣,把庫底所有的枝丫、樹木,包括垃圾,固體廢物進行清理;第二,在蓄水的過程中,我們沿江660公裡處逐漸往下,每個縣平均10艘船,在沿江進行打撈,三峽總公司在壩上有條船,就是用打撈的辦法;第三,漂浮物的問題在蓄水的過程中必然有一個小的高峰,但是隨著水蓄起來以後,根據我們打撈的情況,漂浮物恢復到正常的狀態。但是根據以前的規律,一旦上遊來了洪水,漂浮物就會很多,如果上遊沒有什麼洪水,就不會有漂浮物。 2003-06-12 10:58:07郭樹言:
我再補充一點,從長遠看,當前垃圾在壩上聚積是暫時的現象,過後會解決。長江流域,特別是上遊,沿江垃圾的堆放問題必須解決。所以,從長遠上看有三條措施:第一,沿江所有的地方都要建垃圾處理場,這樣漂浮物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第二,在江上航行的所有船舶,它們的垃圾不能向江上排放;第三,現在三峽工程大壩上有排標,每年有少量的漂浮物可以處理,無論是樹木還是什麼都可以打碎;第四,三峽總公司現在正在建立專用的打撈船隊,因為飄漂浮物的問題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所以通過打撈船隊來進行補救。 2003-06-12 11:02:52郭樹言:
三峽總公司的打撈將來會納入到三峽總公司去。庫區這塊我們這次專門撥了資金,各個縣都撥了資金,每個縣都出了10條船,在庫區進行打撈。今後不可能所有的縣都出船打撈,以後主要是維護好環境的問題。 2003-06-12 11:07:50新華社記者:
我的問題是,三峽大壩裂縫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對大壩的安全有什麼影響?我們採取了哪些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2003-06-12 11:08:39潘家錚:
大壩上發生了裂縫,有不同的類型,有一種我們稱為「貫穿性的裂縫」,就是大壩結構的整體性破壞了,影響到安全,這種貫穿性的裂縫在三峽大壩上一條都沒有,請放心。第二類裂縫是發生在大壩表面,很細、很淺的表面裂縫,這種表面裂縫在三峽工程上是有的。產生表面裂縫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於施工方面的原因,比如說在冬天要把表面保護好,有的可能是設計方面的原因,比如說結構的設計有很尖的地方,裂縫容易在那個地方發生。表面裂縫一般對大壩的安全沒有影響,但是在上遊面的裂縫,蓄水以後水會順裂縫流進去,因此對這些裂縫需要進行處理,三峽工程對上遊面的表面裂縫做了非常細緻的處理,可以保證蓄水以後不會再開或者讓水滲進去,因此對大壩的安全沒有影響。 2003-06-12 11:09:23印度記者:
我的問題是中國是否願意將在建造三峽大壩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向其他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呢? 2003-06-12 11:11:34潘家錚:
這一直是我們的意願,我們願意把經驗跟全世界的同行共享。另外,要說明的是我們修建三峽工程的時候,也得到世界同行的幫助,我們對此表示感謝。 2003-06-12 11:11:52上海解放日報記者:
材料裡講三峽工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很好的,裡面還提到對南水北調工程也是有益的,能不能對這個問題具體地展開談一下? 2003-06-12 11:12:39郭樹言:
長江三峽水量充足,宜昌站往上一年是4500億噸的水量,因此,我們往北方調水,100億、200億、300億的調水量,只能從長江三峽調,這樣才能有保證,一是對水源有保證,二是對下遊影響很小。所以,三峽工程在論證的初期大家也提到三峽工程的興建形成一個大的水庫,將我們的水源,就是為長江水往北方調配提供了可能。 2003-06-12 11:13:36郭樹言:
目前中央批准的南水北調的中線方案是從丹江口水庫調水,但是經過專家多年論證,丹江口水庫能提供的水源大概是90億立方米,而它的保證率是接近80%,甚至到枯水年只能保持60%。因此,中線方案下一步的研究現在也在考慮如何從長江取水來補充丹江口水庫,來增加向北方調水的水量。 2003-06-12 11:17:00中國新聞社記者:
我想問一個關於三峽移民的問題,現在三峽移民已經完成了72.4萬,我想問一下這70多萬移民是不是全部得到了妥善安置?他們的生產生活是不是全部正常?他們的生活狀況到底如何?我們知道其中有一部分是農民,他們搬遷以後的生產生活是如何保障的? 2003-06-12 11:17:44郭樹言:
72萬人其中包括了外遷到外省市和外遷到庫區以外的14萬人,留在庫區真正的農村移民,目前為止大致是10萬人,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移民的完成量主要是城鎮的。生活狀況如何呢?從去年來看,生活狀況還比較樂觀。重慶市中建局專門調查了移民的生活質量,在移民中進行抽樣,抽樣的結果,三峽庫區移民的生活質量比重慶市整個農村農民的生活水平高10%。但是這是去年的情況。今年也可能還有這種情況,但是我們最近有一些危機感。蓄水以後,總的來看,上面安排的土地數量並不是很多,土質比較差,水利的配套還不完善,因此我們很擔心在蓄水以後,下面的土地已經淹沒以後,靠上面的土地,在農業收入方面很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有可能會下降。 2003-06-12 11:22:46郭樹言:
所以,我們從去年開始就同國家農業部、科技部一起研究,如何幫助庫區的農民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就是著力發展生態、高效農業,採取這種措施。我們現在對庫區困難的解決初步研究是發展四大產業。 一個是發展柑桔種植業,再一個是我們還要發展草食畜牧業,再一個是發展水產養殖業。還有庫區有很多景點,可以發展旅遊業。通過這些措施,不僅不降低生活水平,而且要保證庫區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從1992年三峽工程準備階段的時候,國務院已經發出號召,要求各個省市,還有中央各有關部委對口支援三峽,這項工作10年來成效明顯。一個省支援一個縣,一個部門支援一個行業,各方面的發展,花的力氣不是很多,但是對庫區20幾個縣來說還是很解決問題的。我們10年來通過對口支援所引來的資金相當於移民搬遷資金的三分之一。下一步,我想庫區經濟的發展,包括剛才我說的四個產業的發展,還有賴於進一步的對口支援,幫助經濟進一步繁榮。 2003-06-12 11:26:59外國記者:
請您詳細談一下大壩上出現裂縫的問題,到目前為止發現了多少裂縫?尋找這些裂縫是否很困難,特別是在蓄水以後,這些裂縫是否會進水,進水之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第二個問題是有關於一個報導的,就是在大壩底下發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所留下的屍體的墳墓,報導說這些屍體有些人是死於炭疽病,您是否能證實這樣的報導? 2003-06-12 11:30:08潘家錚:
剛才我已經解釋過了,大壩上的裂縫有不同的種類,在三峽大壩上貫穿性的裂縫是沒有的,一條也沒有;三峽大壩上確實出現了一些表面裂縫,這些表面裂縫對工程的安全是沒有影響的,但是局部表面裂縫,在壩的上遊面,特別是垂直的表面裂縫,蓄水以後水如果進去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三峽工程對這類裂縫進行了非常細緻的修補,這類裂縫的總數大約是80條左右。 2003-06-12 11:30:56潘家錚:
另外,在三峽大壩施工中,我們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檢查是非常細緻的,因此,只要能看得出的任何裂縫,都不可能漏網。當然,拿顯微鏡去找可能還有一些小的裂縫,但是沒有什麼意義。至於說蓄水以後,如果對表面裂縫不做處理,水會鑽進裂縫去,一方面產生滲漏,影響質量,也可能使這個裂縫繼續發展,這是不允許的,因此我們採取了非常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 2003-06-12 11:34:26郭樹言:
剛才提出是不是在三峽庫區發現炭疽病的屍體,就是在奉節縣,在1942天在抗日戰爭時期,曾經有患上炭疽病的馬傳染了幾個人,當地政府一直是表明埋過這樣的屍體。這次在搬遷中中央派了一些專家在現場制定方案,搬遷的時候把這個墓打開用火焰燒掉,最後移完以後,又過了兩個月,回去化驗了當地周圍的環境,沒有查到任何炭疽病的病毒。 2003-06-12 11:39:44王國慶: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 2003-06-12 11:40:05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數據地址:

網友發言:

網友發言

網友發言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絡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中國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您在中國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文明辦網文明上網舉報電話:010-68993056 舉報郵箱:jubao@china.org.cn

相關焦點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7年8月20日記者招待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7年8月20日記者招待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 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副主任宋曉梧 國務院振興東北辦的副主任劉鐵男國新辦新聞局局長郭衛民           2007年8月20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振興東北辦主任張國寶介紹《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3年9月18日記者招待會
    活動標題活動描述2003年9月18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記者招待會,建設部劉志峰副部長介紹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等情況,並答記者問。文字內容:中國網:今天的記者招待會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李剛主持,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將做主要發言,介紹全國房地產工作基本情況,建設部總經濟師、住宅與房地產業司司長謝家瑾女士,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業司副司長、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主任沈建忠出席會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3年10月16日記者招待會
    活動標題活動描述2003年10月16日10時30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介紹有關神舟五號飛船發射的情況,並答記者問。文字內容:中國網:今天的記者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將介紹有關神舟五號飛船的情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周曉飛共同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局局長錢小芊主持會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6年4月26日發布會預告
    採 訪 通 知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於2016年4月26日(星期二)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發布會,請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介紹當前糧食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歡迎出席。  郵箱:notice@scio.gov.cn    傳真/電話:65592311  注意:請持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採訪證出席,並在參會期間始終佩戴  地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16年4月22日NOTICEThe
  • 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20日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於1月21日10時...
    文 / TIER2020-01-20 11:39:15來源:FX168 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20日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於1月21日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介紹2019年商務工作及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 國務院最新預警!附6月22日疫情情況
    附6月22日疫情情況 2020-06-23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時事政治:2020國際新聞熱點評論(1月18日)
    今日時事政治:2020國際新聞熱點評論(1月18日) 為幫助廣大考生備戰福建公務員考試,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特別為考生們製作了2020年時事政治匯總,內含國內、國際時事政治、時政新聞、新聞熱點評論、時事要聞等,更多內容請點擊福建公務員時事政治。
  •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2020年12月1日新聞發布會
    邀請函各有關新聞單位:省政府新聞辦定於 2020年12月1日(星期二)上午10:00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糧食和儲備局負責同志等介紹加強糧食質量監管
  • 近期時政熱點新聞:2019年9月12日時事政治、熱點新聞簡短匯總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每日給大家搜集整理當下熱點:近期時政熱點新聞:2019年9月12日時事政治、熱點新聞簡短匯總,供大家閱讀整理。4、近日,美國軍事委員會辦公室表示,被指控策劃「9·11」襲擊事件的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將於2021年1月11日接受審判。5、據朝中社11日報導,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於10日再次現場指導朝鮮超大型火箭炮試射。兩次試射取得圓滿成功。6、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日前表示,若他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在17日的議會選舉中獲勝,以色列將把約旦河谷納入其領土。
  • 滬市上市公司公告(2003年12月8日)
    2003年12月11日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市場上市交易。四、(600206)"有研矽股"公布公告   有研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接到第一大股東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通知,因與上海君海五金製品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依據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有關民事裁定書,繼續凍結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持有公司的國有法人股800萬股(佔總股本的5.52%)及相應的股息或紅利,凍結期限從2003年12月4日至2004年6月3日(原凍結期限從2002年12月17
  • 2003年9月
    9月6日  由李登輝任總召集人的「5·11臺灣正名運動」在臺北發動的「會師總統府、前進聯合國」「臺灣正名」遊行登場,李登輝發表「臺灣正名與認同」的演說,稱「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現在的中華民國只剩下國號而沒有國土」,「真正的國名是臺灣」。
  • 2020年1月24日新聞聯播文字版
    3.辭舊歲 迎新春 共祝中國年;  4.【2020 我的願望】感受幸福 看安康;  5.國務院召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會議;  6.國家衛健委疫情通報:  3.辭舊歲 迎新春 共祝中國年;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1月24日)是大年三十。人們在辭舊迎新的日子裡,賞美景、品民俗、吃餃子,歡度除夕。  廣州人過年是從花街開始的。
  • 「新聞早餐」2020年6月7日(星期日)農曆庚子年閏四月十六
    每天三分鐘 知曉天下事新聞早餐(5718期)2020年6月7日星期日農曆庚子年閏四月十六聽古今中外 品世間百態A、【國內】1)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 圍繞「行政複議法修改」協商議政,汪洋主持。
  • 2020年1月20日新聞聯播文字版
    >9.春運迎節前客流高峰 各地增運力保出行;  10.春節臨近 年味漸濃;  11.守正創新 歡樂過年 2020年春晚新聞發布會召開;  12.國內聯播快訊:(1)2019年工業增長符合年度預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今天(1月20日)舉行了《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集中介紹了今年春晚節目創作亮點及多項技術創新應用看點,會上還發布了春晚全媒體傳播計劃。  2020年春晚將以大氣恢宏、新穎活潑、驚喜連連的風格特色讓人耳目一新。整臺節目在傳承中創新,在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氣氛中洋溢著滿滿的正能量。
  • 國務院7個「新名稱」組成部門負責人亮相(名單/簡歷)
    8月—1999年11月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1999年11月—2001年6月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黨組書記,海澱區委副書記(2001年4月)  2001年6月—2003年1月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海澱區委副書記(其間:2001年9月—2002年1月在中央黨校進修部進修二班學習
  • 今日時事政治:2019國內新聞熱點評論(12月30日)
    今日時事政治:2019國內新聞熱點評論(12月30日) 為幫助廣大考生備戰福建公務員考試,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特別為考生們製作了2019年時事政治匯總,內含國內、國際時事政治、時政新聞、新聞熱點評論、時事要聞等,更多內容請點擊
  • 1995年11月
    11月6日  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外經貿部、國務院臺辦、最高人民法院等有關部門組成的執法檢查組赴廣東報名時間為1995年12月1日到12月31日,考試時間為1996年4月6日至7日。「陸委會」決定放寬兩岸新聞影視交流規定。
  • 2020年1月20日時事新聞摘抄:近期時政熱點新聞匯總、時事新聞
    在此,山東社區公益崗考試網給大家整理了2020年1月20日時事新聞摘抄:近期時政熱點新聞匯總、時事新聞,希望大家認真備考。4、交通運輸部19日消息,春運前九日(1月10日-18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計發送旅客6.76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6%。其中鐵路發送旅客1.06億人次,增長20.5%。5、自然資源部19日通報2019年耕地保護督察結果:2019年全國違法違規佔用耕地114.26萬畝,其中佔用永久基本農田14.34萬畝。
  • 2020年12月21日時事新聞播報
    國內要聞 1.12月20日日15時,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2.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推動將託育服務有關內容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十四五」託育服務體系建設規劃。3.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借用給湖南省,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
  • 廣東事業單位招聘網-2019年6月國內外時政熱點匯總
    全國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佔26.1%;第二產業就業人員佔27.6%;第三產業就業人員佔46.3%。6.教育部12日在陝西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年)》。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表示,《行動計劃》出臺後,各高校積極響應,已經有30餘所高校制定了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方案,13所高校成立了鄉村振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