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民張洪(化名)今年大年初一喜得千金,張洪高興得不得了,忙找起名先生為女兒起了名字,取名「峇佳」(化名),其中「峇」音同「克」。可是沒想到就在為女兒取這個名字之後,張先生遇到了一件大難題,雖然出生證上用了這個「峇」字,但到派出所沒法落戶,原因是「峇」字是生僻字,公安系統的字庫裡沒有這個字。
    女兒落不了戶只能改名
    「峇」字音同「克」,四聲。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峇」字有兩個讀音,兩種用法,用在姓名中讀「克」,是象聲詞,形容錘鐵聲;用在地名中讀「巴」,「峇里島」以前就寫作「峇釐島」。記者用電腦中常用的拼音輸入法打這個字,翻了十幾頁之後,終於找到了「峇」字。
    「當初想起這個名字,是找起名字的先生看過的,根據我女兒的生辰八字、陰陽五行起了這個字。」張洪告訴記者。
    張洪告訴記者:「女兒還沒滿月,我就去派出所辦理落戶手續了,但是派出所告訴我,他們的字庫裡面沒有這個字,沒有辦法辦理,工作人員告訴我,會給上面反映這個事兒,看看能不能解決。」
    「今天上午,我接到了公安局的電話,說他們的字庫裡面沒有這個字,沒有辦法辦理登記,只能讓我給女兒改名。」張洪對記者說。
    張洪感到很不滿:「給女兒取什麼名是我的自由,為什麼要讓我給女兒改名呢?」
    張洪告訴記者,自己和老婆都非常喜歡這個名字,孩子的爺爺奶奶也非常喜歡這個名字,現在突然要給女兒改名,接受不了。
    「峇」字不在規範字庫內
    記者4月21日下午聯繫到濟南警方,民警告訴記者:「峇字的確是生僻字,不在公安系統的規範字庫裡面,沒有辦法落戶。」
    警方介紹,如果名字裡有生僻字,並且該名字不在公安的字庫裡,是沒有辦法落戶的。以前辦理落戶可以手寫錄入,能夠手寫添上生僻字,但是現在都是機器錄入,根本沒有辦法添加。
    如果發現字庫裡面沒有這個字,有沒有可能往字庫裡面增添這個字呢?濟南警方稱:「沒有辦法。字庫是國務院統一制定的規範字庫。公安沒有權限增添字庫,所以辦理落戶手續時,只能按照字庫裡的漢字來。」
    濟南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為孩子起名的時候,儘量避免使用生僻字。一來避免在孩子落戶的時候遇上困難,沒有辦法落戶;二來避免在孩子將來的生活中,出現字庫裡查無此字,造成各種難題。
    濟南警方同時建議,父母想檢驗孩子姓名中有無生僻字,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濟南陽光戶政,在公眾號下方的便民服務項目裡,有新生兒取名指引,在指引裡面輸入孩子的姓名,就可以檢驗孩子的姓名裡有沒有生僻字。
    出生證明上可以用峇字
    張洪心裡感到納悶,女兒的出生證明上就是用的「峇」這個字,女兒的病歷上、疫苗檔案上用的都是這個字,為什麼到了落戶的時候,就用不了這個字呢?
    「公安局告訴我要給女兒改名字,但是現在,女兒各種檔案上用的都是這個字,如果真要改,會不會非常麻煩?」張洪說。
    「出院的時候,護士告訴我,女兒的出生證明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地保存,以後如果想出國、留學,都需要這個證明。」張先生認為,出生證明上寫的就是「峇」這個字,但落戶時因為公安系統的字庫裡面沒有這個字,就讓他去給女兒改名字,這不合理。
    張先生還覺得,「漢字是我們老祖宗創造的,為什麼我們自己的字不能用呢?現在常用的漢字也就兩三千字,生僻字用的次數越來越少;如果姓名之中都不能用這些字,以後能用這些字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這些漢字還怎麼去傳承?」
    只能去醫院更換出生證明
    既然張洪面臨這樣的情況,又該如何解決?濟南警方告訴記者,張先生這種情況,只能去醫院更改孩子出生證明上的名字。
    4月21日下午,記者聯繫到張先生女兒出生醫院的婦產科,護士長告訴記者:「像張先生這種在派出所落不了戶的情況,我們也很少遇到。出生證明由我們婦產科開出,一般父母給孩子取什麼名字,我們就開取這個名字的出生證明。同時,我們也會告知父母,儘量不要給孩子取帶有生僻字的名字,以免出現在派出所無法落戶的狀況。」
    對於張洪先生想更改女兒名字要走的程序,該護士長介紹說:「可以在派出所開出相關證明後,提交給我們婦產科,我們再提交給上級婦幼保健院,審核通過後,我們婦產科就可以為張先生的女兒更換出生證明。這樣就可以更改姓名了。」
    記者搜索相關報導了解到,由於名字中有生僻字導致落了不戶的情況並不少見。如2014年12月10日《長沙晚報》報導,長沙市民鄭先生給孩子取了個名字「鄭瞐杺」,後兩個字都是生僻字,無法落戶。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醫務部副主任陳湘華介紹說,「有些字雖然醫院的電腦能打得出,但是派出所的電腦系統打不出就不能上戶」。這種情況需由新生兒父母或監護人持戶籍登記機構出具的戶口登記審查意見,重新設定新生兒姓名後,由原籤發機構換發。
    
    提醒:起名避免生僻字有妙招
    「給孩子起名愁得我都白頭髮了。」市民孫先生為了給孩子起名,幾乎翻遍了字典和古詩文。古詩文裡有的字很好,然而他又擔心是生僻字,去派出所的時候沒法落戶。那麼,給孩子起名時的名字,究竟是不是能夠落戶呢?記者從濟南市公安局戶政處了解到,濟南市民給孩子落戶,為避免生僻字引發的落戶障礙,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
    方式1:查規範漢字表
    公安部門辦理新生兒落戶時,名字是否能夠使用,依據的是國家的規範字庫,只有系統認可的才可以輸入到戶籍系統。因此,市民在給孩子起名之前,可以先查詢《通用規範漢字表》(2013)。
    《通用規範漢字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配套規範,是現代記錄漢語的通用規範字集,體現著現代通用漢字在字量、字級和字形等方面的規範,共收錄漢字8105個。2013年6月5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2014年,山東省公安廳、衛計委據此發文,規定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落戶均以《通用規範漢字表》為準,原有相關字錶停止使用。市民可以上網搜索該表,查詢意向中的字是否被收錄在8105個漢字中。如果不在此範圍內,那麼給孩子起名的時候,請不要使用該字。
    方式2:用公安戶政微信
    上述方式比較麻煩,比較耗時耗力。目前濟南市公安局戶政部門為了方便市民給新生兒落戶,專門在微信公眾號中推出了新生兒取名指引模塊。關注「濟南陽光戶政」微信公眾號之後,最下邊有一欄是「便民服務」,「便民服務」中有「新生兒取名指引」模塊,進入之後選中「查非規範漢字」,輸入姓名,然後提交查詢。系統會立即回復,提交查詢的名字中是否有無法落戶的生僻字。
    此外,戶政民警提醒,新生兒姓氏可以隨父或者隨母姓,無法提供父親信息的新生兒只能跟隨母親姓氏。除了姓氏之外,名字用字必須符合《通用規範漢字表》中的字。公安機關以《出生醫學證明》上記載的姓名辦理出生戶口登記,如果該證明填寫不規範或者沒有填寫姓名的,市民需要到籤發單位補充完整或者申請換發。
    
    聲音:辦事機構應建統一字庫
    「從技術上講,生僻字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史江表示,「很多輸入法都有偏旁部首重組的功能,開通臨時的手寫功能並轉化為印刷體,很簡單就能解決」。史江認為,由於屬地管理、條塊分割原則,不同辦事機構的字庫標準不一,一方面帶來的是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也導致了信息流通不暢,人為給百姓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