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相聲界社團,頭號交椅非郭德綱的德雲社莫屬。相聲界注意輩分和師承,當年張文順老爺子和郭德綱成立了德雲社後,賜了徒弟八個字,「雲鶴九霄,龍遊四海」。徒弟們按照入社時間的早晚分到這八個科裡,能夠清楚地了解入社的時間和輩分。兩年一科,兩年一個字。
如今雲字輩的嶽雲鵬、張雲雷、朱雲峰(燒餅)早就成名已久,鶴字輩的孟鶴堂、張鶴倫也在各大節目中嶄露頭角,九字輩裡的周九良、楊九郎等也有不少的出場機會,霄字輩裡更是以秦霄賢為首憑藉獨特的風格和在小劇場的出色表現吸引了大批的粉絲。
如今,又到了下一科的招生時間,輩分上也排到了龍字科。郭德綱也是在微博發文:「德雲社一路走來。蒙祖師爺恩典,感衣食父母抬愛。庚子夏月,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霄字收官,龍字開班。得不長無名之草,天不生無用之人。有田皆種玉,無馬不成龍。」宣布龍字科正式開班招生。
在下面的評論中,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們爭相鬥起了包袱,很是活躍,可見這些師兄們也很是期待師弟們的到來。更是對龍字輩大師兄賜名「水龍頭」呼聲高漲。當然了,這也只是大家開玩笑而已,具體龍字科大師兄會是誰,還是要看具體的招生情況了。
這些年德雲社可謂是樹大招風,風波不斷,著實受到了不少的非議。吳鶴臣在水滴籌發起眾籌事件、張雲雷侮辱烈士事件、搶廁所、打記者等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曹雲金事件更是在網上引發大量的討論。這些事件的是非曲直世人自有公斷,但這些事件的發生確實讓德雲社的風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曾一度歇業整頓風氣,對相聲內容的選取也變得更加嚴格。
涉及到大是大非的原則性問題必須整改我們不談,除此之外有很多評價表示德雲社的相聲低俗,難登大雅之堂。或許我們從德雲社的發展史上可以找出根源所在。早年的德雲社(前身名為北京相聲大會)多年入不敷出,郭德綱不得不靠接些賺錢的活來維持社團的運轉。在曾經一檔節目中被人關在玻璃箱子裡供人觀看48個小時,只為了拿到5000塊錢的獎金;演出最少的時候只有一個觀眾,而觀眾要接電話,相聲演員就在臺上等。主流相聲界容不下,削尖了腦袋往上湊也只得到一堆白眼。
當時郭德綱帶著幾個早期的兒徒們擠在一個小院子裡,吃飯就一起坐在院子裡的石桌上,飯菜很寒酸,床鋪也是上下鋪。這樣艱苦的情形持續了很多年,隨著德雲社漸漸走入大眾視野,開始有了觀眾來源,才慢慢的好轉了起來。而德雲社相聲中的所謂低俗,恐怕很多正是源自於當年艱苦的生活,在入不敷出的時候,更多關注的正是生活中瑣碎而低俗的小事。
現如今,德雲社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規模變得龐大,也有更多人關注。之前有人評價,德雲社郭德綱讓相聲多活50年。相聲界的泰鬥楊少華也這樣評價過:「郭德綱為中國曲藝界的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我們應該以他為榮」。德雲社對相聲的發展確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點是不可否認的。同時也希望德雲社能夠認清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加強管理,去其糟粕,為觀眾奉獻出更多優質的作品,帶來更多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