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書畫收藏市場非常火爆,人們對於一些名家字畫都是非常的熱捧。目前市場上的油畫、水彩畫銷量一直非常好,甚至於也開始有了一些專門迎合社會低級趣味的行畫。而在這種大背景下以傳統水墨為表現手法的中國山水畫的處境卻顯得非常尷尬。有的時候就算是學術界和商界公認的一線名家純水墨作品,也難能夠打開大眾書畫收藏市場。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特別的尷尬的情況呢?因為現在國內書畫收藏已經不僅僅是某些專業收藏家的小眾情趣了,而且長期需要面對一般大眾的收藏視野。而在普通收藏者眼裡,中國畫山水畫的純水墨看起來就是黑乎乎一片,顏色非常的單調,並沒有西方油畫或者水彩畫看起來濃墨重彩,所以即使是這幅山水畫的質量非常高,也很難得到大眾收藏者的青睞。下面整理幾幅常見的風水畫,大家看了是不是似曾相識。
現在國內對於書畫市場的態度是投資大於收藏。所以大家更加看重的是這幅畫作本身的升值空間。古時候對於書畫收藏都是講究「靠山面水」,所以在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下買家對山水畫都只是收藏心理,而投資的話並非是首要選擇。而且現在書畫市場有某些商家出於利益的因素,長期在市場上大力推動穿金戴銀、大紅大綠的重彩畫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劇大眾對於山水畫的誤解。長此以往,國內大眾收藏家對山水畫審美品位日益也被影響和拉低,那麼有人就會問:既然消費市場對於山水畫有誤解,那山水畫就不可以去逢迎消費市場嗎?所以現在也有些科班出身的畫師也開始以山水畫的名義創作一些風水畫,從而也能夠得到更多的經濟回報。
因為傳統的山水畫的水墨作用,總是會顯得不夠高調與喜慶,所以遇到那些不懂得欣賞的非專業觀眾,就很不受待見有的時候甚至還可能遭其當眾惡評。為了迎合現在的書畫消費市場,就有些專業畫師也開始所謂的私人訂製服務,為非專業人士的指揮來作畫,只為博得消費者的歡心。而且有的時候為了滿足某些人群的消費需求,就會去重複「生產」那些程式化的所謂風水畫、招財畫。人們以為這可以給自己帶來好兆頭,其實這種粗製濫造終究只是一種譁眾取寵的表現。這種做法雖然在短期內會帶來一定的經濟回報,但是對於中國山水畫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藝術不應該為了逢迎消費市場而深陷於商業利益不可自拔。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也是不可能為了利益偏離專業去畫畫。當前市場千篇一律的風水畫,並算不上是真正的中國山水畫。每個偉大的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都是孤獨的,他們為了完成一件心儀的作品會付出很多努力與汗水。而現在市場上為了金錢而作畫的行為根本算不上是藝術創作,只能算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商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