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田偲妮 實習生張馨心)由北京市文化局主辦,寬友文化承辦的2018年「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將於8月1日正式拉開帷幕。展演從來自全國各地60個演出單位的75臺申報劇目中遴選出20臺優秀入圍作品,涵蓋話劇、戲曲、形體劇、舞蹈、新雜藝實驗劇等多種舞臺樣式,8月1日起,這些作品將在北京各劇場陸續上演。
據了解,今年參演的小劇場劇目作品主要為四類。關注百姓生存狀態的現實題材作品有《將軍裡》、《十年》、《我去哪兒了》、《Hi,米克》、《家醜外揚》等劇目;歷史題材的劇目含《丁西林民國喜劇三則》、《鵝籠書生》、《五脊六獸》、《竇娥》、《奮不顧身的愛情》;戲曲類為《流光歌闋》、《思·凡》、《長安雪》、《喜榮歸?》、《僧繇》、《曇花證》;而創新融合類劇目則將視頻、雜技、老遊戲等形式融入到舞臺表演中。跨界、創新、融合是當下中國小劇場戲劇的風潮之一,也是「北京故事」包容性的最好體現。在該類別中,形體劇《失歌》沒有臺詞,劇中六位演員用「擊鼓傳花」的遊戲方式輪番作為主演扮演老人,引出九個關於老人和離去的故事。舞劇《青春之歌》裡每一個舞者各自用一段視頻記錄下自己眼中的北京,每位舞者的視頻播放結束後則開始他們的舞蹈,視頻與舞臺的對話完成一場舞蹈訴求。新雜藝實驗劇《Touch-奇遇之旅》則引入歐洲「新馬戲」創作理念,在傳統柔術表演中加入哲學裡「自我」和「本我」的對話,讓雜技從單純的肢體層面走向更詩意的藝術層面。
此外,本屆「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主題為「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為能與全國觀眾有更好的互動,組委會將郵筒「搬進」劇場,觀眾能在劇場裡將明信片快遞給其它巡演城市的朋友,同時展演將徵集北京觀眾自己的故事,未來將與更多導演合作,把屬於北京觀眾的故事搬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