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在家裡活潑開朗,出了門就變得害羞內斂,更害怕主動去結交朋友。
台州椒江管女士的孩子菁婧今年六歲了,正在幼兒園裡讀大班。菁婧平時活潑可愛,可是媽媽管女士卻說,其實不全是這樣的。
原來,菁婧在家總是聰明開朗、伶牙俐齒,但一走出家門就變成了內斂害羞。平時,管女士帶著菁婧參加親戚和朋友的聚會,別家孩子都能很快熟悉起來,聚在一起玩耍、做遊戲。
而菁婧卻喜歡繞著媽媽轉,時不時催促說:「媽媽,我們回家吧。」管女士說,看到女兒這樣,真不知道她平時的機靈勁兒去哪裡了?
以遊戲和童書溝通
「孩子這麼怕交往,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性格。」溫嶺依米書院楊老師介紹,父母了解和觀察到孩子平時的表現後,可以從身邊做起,幫助和鼓勵孩子多融入一些群體環境,像是和小區的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去看一些表演、去公園等,讓孩子體會到交往的樂趣,在這些互動中增強人際交往的能力。
「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家長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讓孩子熟練掌握他喜歡的遊戲方式,這樣可以讓他在和其他小朋友玩時更容易親近,方便一起玩遊戲。」楊老師說。
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讀童話書,以親子閱讀來改變孩子內斂的性格。
「《小公主蘇菲亞》裡蘇菲亞有很多好朋友,《白雪公主》也有七個小矮人,孩子讀多了也會萌生交朋友的想法。」楊老師說。
孩子怕老師,多鼓勵
除了怕和別的小朋友交往外,還有的孩子對老師很難親近起來。
「我班裡一個小學生,平時在父母和同學面前都很活躍,也很機靈。但是看到老師就說不出話來,上課也是常常出神。」溫嶺高橋小學科學老師馬聽聽介紹說,這麼活潑的孩子,就是怕老師,我也覺得好奇怪。
「一開始我都是對他很嚴厲,結果他的成績反而越發差,而且根本不敢再和我講話。」馬老師說,後來她換了一種教學方法,在他做得好的時候,就在同學面前表揚他,讓大家給他鼓掌,這麼做了之後果然有了不少改善,這位學生不再那麼怕她了,成績也有所起步。
「對這種學生別老採取批評的方式,要以鼓勵為主。他們對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很在意。」馬老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