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間
新聞提示:
如果有人問你,這個世界上誰是你最親的人,很多人都會說是自己的媽媽,可是王秀然卻說世界上最好的媽媽是自己的婆婆,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就是這位婆婆,已近花甲之年的李紹鈞老人。
老人說自己一生中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但是她用自己對生活的不屈和抗爭換回了一個年輕的生命,換回了醫學上的一份奇蹟,更換回了一份千金難買的真情。
花甲老人為病兒媳四處求醫
李紹鈞老人今年66歲,1992年丈夫去世,18歲的兒子就成了她在這世界上唯一的親人。
1998年,李大媽當上了婆婆,兒媳王秀然是個性格內向但討人喜歡的姑娘,從進門那天起,老人就把兒媳當成了自己的閨女,一年後,小孫子的誕生更是讓這個四口之家處處充盈著笑聲。老人兩歲失去母親,經歷過兩次婚姻,他把這一切看作是上天對她前半生的一種補償,所以對現在的生活老人也是倍加珍惜。
然而一紙血液檢測報告打碎了老人內心的好夢。
2004年10月中旬,細心的李大媽發現兒媳突然不愛活動,吃飯也少了。沒過幾天兒媳王秀然突然流鼻血不止,原來只在腿上有的紅斑也瀰漫全身。李媽媽著急就趕緊把兒媳送進醫院。在醫院的確診下老人得知兒媳是的了一種叫血小板減少的疾病。正常人都10萬,她才2000。
王秀然住院了,原本平靜的生活一下變得支離破碎,而住院才35天,就花光了老人所有的積蓄,4萬多塊錢,而病情卻絲毫不見好轉,老人內心充滿了焦急,迫於無奈,兒媳最後決定出院吃中藥治療。出院那天半夜11點到的家,一家人抱頭痛哭。
那段時間,王秀然並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在痛苦中備受煎熬的是婆婆李紹鈞和丈夫付小平,絕望中的老人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中藥能夠能夠起到作用。
第一個月中藥吃下來,血小板升到了35000,第二個月升到了90000,就在一家人看到希望為此高興時,2005年2月22日再次化驗時,血小板又下降了許多。
而此時無論是醫院的權威還是鄰居朋友,傳給李大媽的都是:這個病很難治癒,最好的辦法是找配型進行骨髓移植,不然,花多少錢都是希望渺茫,絕望中,李大媽幾乎整夜失眠,一邊含淚為兒媳準備後事,一邊思量著如何把握這九死一生的希望,李大媽那種摯愛的親情和信念受到生活壓力的第一次挑戰。
八方援助 治病救人
家徒四壁的現實、九死一生的希望、也許是人財兩空的結果,面對這一切老人該何去何從?那段時間老人承受著生活的層層重壓,一顆做母親的心時時在受著煎熬,兒子沒有固定工作,每個月跑業務只能掙到3、400塊錢,可是兒媳每月的藥費要三千多元,兒媳的娘家在無極農村也不富裕,老人知道兒媳的命只能靠自己,這時不知有多少人勸她,兒媳終究不是自家人,還可以再找,何況像她這種病,九死一生,一般都是幾十萬的花費,最後落個人財兩空,都已經快70了,應該現實點,但是老人並不這麼想,老人只有一個樸素的想法,兒媳還年輕,她應該有享受生活的權利,她這個做母親的一定不會放棄任何一絲希望。
因為病情,醫生叮囑兒媳必須臥床休息,整整一年半的時間,每天清晨5點半,睡了才三四個小時的李大媽都會準時醒來,還來不及揉散臉上的倦意,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做好早飯,給兒媳洗臉、擦身、端水、餵飯。7點鐘,老人把4歲的小孫子送到幼兒園,然後回到家,給兒媳把水、花生、大棗準備到床邊,自己匆忙吃點早飯,老人就開始了為兒媳四處奔波尋藥的過程。老人患骨質增生已經有20年了,這輛40塊錢買來的三輪車就是老人出門的拐杖。
躺在病床上的兒媳每天都黯然落淚,有對生的渴望,也有對婆婆的感激而她並不知道每天婆婆都出去具體做什麼,直到有一天,婆婆實在抑制不住心中那份感受,一進門就說,秀然我又給你掙了200元錢。
原來老人實在是沒有辦法,最後想到了下跪乞討的方式,那是冬天,7、8級大風,路上熟人特別多,老人跪在那裡不吭聲,就那麼跪著,那滋味簡直沒法說。
此時的王秀然內心百感交集,有時候自己甚至想到放棄治療,看看每日操勞的婆婆,看看為了掙錢每日奔波的丈夫,她實在不忍心,在床上輾轉反側,她總在想,自己何德何能修來的福分,也在想,自己該拿什麼來回報他們對自己的這份恩情,而婆婆似乎能看出她的心思。
老人把內心的那份焦慮埋在了心底,她和兒子一直繃緊了一根弦,因為每個月都會面臨著無錢拿藥的窘境
老人經常催兒子跑業務,多去賣點黃瓜,老人自己也總是在街上把撿到的垃圾瓶子帶回家,把自己治心臟病的藥偷偷的停掉,老人一門心思都撲在了為兒媳婦治病上。
鄰居們知道這件事都紛紛幫助李大媽一家,老人內心對於這份幫助充滿了感激,她也知道這些錢可能她無法回報。過年的時候老人一大早就去感謝街坊鄰居,進門就磕頭,那天他磕了100多個。
幾個月過去了,兒媳的病一天天好轉,老人說這樣即使再苦再難她都願意。
2005年2月18日上午,一場小雪降落省會,並迅速在路面結成一層薄冰,不少人因怕摔跤不敢出門,而患骨質增生行動不便的婆婆卻步履蹣跚的來到河北日報編輯部,為她的兒媳求助,工作人員當時委婉的回絕了她。
晚上老人回到家,接到居委會一個電話,而這個電話給兒媳帶來了生的希望,也為她創造了一個奇蹟。居委會告訴李大媽,河北日報願意給登稿子了。
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看到這個消息就聯繫了無極血康醫院,希望醫院可以免費治療。無極血康醫院對老人舉動也是深表感動,欣然答應為兒媳免費治病。現在,兒媳的病基本恢復了正常。
一波三折痛失愛子
老人用自己執著的母愛給了兒媳第二次生命,可是意外的打擊卻讓老人經歷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重生的喜悅,生死離別的打擊。
老人的兒子付小平是在保定出差時心臟病突發去世的。付小平一直說胃疼,也沒檢查過,實際上是心臟病。就這樣,走的時候,沒有來得及給年邁的母親,病中的妻子,年幼的孩子留下哪怕隻言片語,66歲的老人怎麼也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兒子才只有32歲,兩個月來,老人每晚都是在沙發上恍恍惚惚睡上一個小時,而白天老人會把各項事情給自己排的滿滿當當,孫子才6歲,兒媳的病剛剛有所好轉,這個家現在她就是頂梁柱,老人有時也想不通,兒子怎麼能就這樣離開他們。
這種含笑帶淚給我們一種震撼,我們能體會到的是人,我們那種抗爭的力量,體會到那份真情的溫暖,祝願………
《非常幫助》播出時間:河北電視臺農民頻道 每周六 晚8:00
非常幫助熱線:0311-85662166 簡訊平臺:發任意內容至95009295
(河北電視臺農民頻道《非常幫助》記者:晚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