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願,在道教來說叫做拜神,在佛教來說叫做拜佛,無非就是圖一個美好的願景,這已經是一個流傳了千年的民俗文化了,從古至今,許願者不計其數,從長命鎖到愛情樹再到道觀和佛堂,許願真的有那麼靈驗嗎?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
我想許個願
因為我一直有爬泰山的習慣,所以前段時間也去了一趟泰山,這次是一個朋友陪著我過去的,去的路上我就納悶,我記得上一年他也去過,難道他也有著爬泰山的習慣嗎?詢問了一下才知道,原來他是來還願的;因為有人說泰山是座靈山,如果許願成功的話就要回去還願,具體的還願方法就是連去三年,我一想這個挺有意思的,我就問他:「相不相信許願?」結果他說不相信,這次分明就是胡亂碰上的,後來我覺得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就查詢了很多資料,出現了個挺有意思的事,如果我們查詢「許願真的靈嗎?」得到的大部分說法都是不靈的,如果你查詢「佛教燒香許願真的靈嗎?」得到的大部分說法都是靈的。
這個問題就像是西方人一直在研究的一個問題,如果問信仰上帝的人:「上帝存不存在?」他肯定會說存在,如果問一個無神論者,他肯定會說不存在,那到底存不存在呢?一直到今天也沒有爭論出來,如果按照不靈這個邏輯來思考的話,明代文學家徐文長曾經說過一句話:「經懺可超生,難道閻王怕和尚?紙錢能贖命,分明菩薩是贓官!」這段話意思就是說,如果念經就可以超度亡靈,難道閻王怕和尚嗎?如果紙錢就能夠許願,菩薩還不就是愛財嗎?所以這樣看的話,顯然是沒有道理的,如果許願真的那麼靈驗的話,每個人都去許願了,誰還那麼努力的奮鬥呢?
近幾年,道教的香火越來越不旺盛,我倒覺得是個好事,旺盛了好像就不是清淨之門了,佛教的好壞不說,但是有多少人靠著香火這一點來謀利?我前段時間去過一趟五臺山,在山下的時候朋友告訴我說,如果上香的話從山下面買香要比山上面買香便宜,聽了這句話之後我就沒再上過山,這完全是已經被市場化了,離著佛越近的地方貢品就越貴?這還有道理嗎?可能這不是佛家本意,但是卻被人肆意利用了,很多往寺廟裡捐贈的大企業家許的是什麼願呢?買個心安理得罷了。
我們再來理解一下「燒香拜佛」四個字,按照書本來看,燒香無非就是打開與神靈互通的通道,但是自古以來這條通道都在被人肆意利用,所以這樣的通道我感覺沒有任何意義,不管是哪個宗教,都會提倡「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所以燒香拜佛有沒有用,這不就一目了然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