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朝代的更迭,都是在血雨腥風之上的, 功臣可謂是功不可沒。但是,功大了,是非就多了,皇帝看你不順眼,給你定個無名罪也就把你殺了,誰又曉得虛實,但是他們的功績不可磨滅,歷史將會銘記。
四、秦國名將白起
白起可謂為秦國的統一做出過巨大貢獻,只靠範雎的智慧計謀,沒有具體的實施者,秦就不可能完成統一,範雎固然為秦國做出很多改變國策的決定,比如,遠交近攻,長平之戰,使用反間計用趙括代替廉頗,在才有了白起的用武之地。但白起一生大小戰役共70多次,未嘗敗績,可以說是戰神,據統計,戰國時期,總共戰死200萬人,其中白起就佔一般,就因為功勞太大,得到範雎的嫉妒,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殺。一代戰神終落下帷幕。但因殺戮過多,只能排在第五。
三、伍子胥
吳王闔廬能成為春秋五霸霸主,主要是因為他擁有伍子胥,在吳王闔廬去世之後,太子夫差即位。在伍子胥的輔佐下,夫差帶兵攻打越國,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入吳為囚作為求和的條件。三年之後,夫差被勾踐的偽裝矇騙,聽信小人之言把勾踐放回了越國。勾踐的謀臣範蠡開始不斷離間夫差和伍子胥的關係,伍子胥因為剛毅耿直而被夫差猜忌,最終被賜死。我們所熟悉的臥薪嘗膽的典故就出自於此,怎奈何,昔日輔佐夫差繼位的功臣,今日竟然被賜死,在伍子胥死後的第九年,吳國被越國偷襲所滅。
二、蘭陵王高長恭
被世人所熟知的是《蘭陵王入陣曲》,這是士兵為了紀念他在邙山大捷中所作的貢獻。在邙山之戰後,北齊後主高緯對高長恭說:"這樣衝進敵陣之中,如果不小心發生意外怎麼辦?"高長恭回答說:"國事就是我們的家事,在戰場上我不會想到這個。"而後主高緯因為他說的"家事",又聽到士兵們唱的《蘭陵王入陣曲》,便開始猜忌高長恭。武平四年(573年)五月,後主高緯派遣使者徐之範送毒酒給高長恭。蘭陵王貌美、勇猛、愛兵如子、私生活嚴謹,近乎完美,但就是這樣一個絕世美男居然落了個冤死的結局。蘭陵王英年早逝,北齊失去了軍事支柱。四年後,北齊被北周所滅,北齊王室成員幾乎全被屠殺。亂世的殺戮之中,人心如火海,蘭陵王的美,如血中飄蕩的一縷白梅香,令人腸斷神傷。可以說是一人在則國在,一人亡而國亡。
一、嶽飛
靖康之恥後,趙構繼位,誓要中興宋朝,贏回二帝。嶽飛一路勢如破竹,金人聞嶽喪膽,但趙構有自己的小算盤,眼看勝利就在眼前,卻被九道聖旨追回,功虧一簣。在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達命令:「嶽飛特賜死。張憲、嶽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嶽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時年39歲。世人皆知嶽飛一生精忠報國,無可挑剔,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殺害。但嶽飛的功績不可磨滅,是他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宋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展的中國經濟和文化,並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嶽飛成為我們現在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所以嶽飛排第一無可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