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一所特殊學校的教室外面,每天都在窗臺上趴著一位70歲的老奶奶。起初大家以為她是不放心自家孩子,才在教室外面的。但是慢慢的發現,這位奶奶一直在用手不停地寫寫畫畫,記錄的就是上課老師講的內容。為什麼70歲的老人,要學習特殊兒童學習的內容呢?
記者了解後得知,老奶奶的孫子鑫鑫出生時因為缺氧,致使小腦萎縮,視力、智力都受到了影響,老奶奶就把鑫鑫送到了特殊學校。因為鑫鑫學習知識的能力較差,所以奶奶通過「偷課」的方式,企圖把孫子學的知識學會,然後在課間講給孫子。每天看到鑫鑫在進步,奶奶一點也不覺得辛苦。
每次說到孫子的進步時,奶奶都特別開心。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鑫鑫能夠學習一門手藝,未來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而且現在奶奶也在鑫鑫教室的旁邊來做手工,希望賺點錢給鑫鑫買個助聽器,滿足鑫鑫一直以來的願望。得知了這件事情的網友,都為奶奶的毅力和堅持所動容,稱奶奶為「最美奶奶」。
@藍鯨:不幸的孩子遇到了人美心更美的奶奶,願奶奶健康長壽陪伴你長大。
@魚丸妹:我就是一名特殊教育的老師,希望有更多的家長可以向奶奶這樣關心孩子的成長。而在我的班裡,更多的是一個月也不來看孩子一次的家長,以及在孩子學習吃力後直接讓孩子退學的家長。
@今天努力吧:希望孩子可以學習一門手藝,自己照顧好自己,善良的奶奶一定會教出優秀的孩子的。
有一些因為先天或後天的原因,造成部分缺陷的孩子,我們稱作特殊兒童。雖然為這些孩子辦了特殊學校,開了特殊教育,但是對於家長來說,依然不能忽視這些孩子的成長。
1.心態:對於特殊兒童的家長來說,首先要接受這個事實,最重要的是接受孩子。一方面對孩子進行特殊教育,另一方面把孩子看成普通孩子,用平常心來看待孩子,並且給予孩子關心、耐心以及愛。對普通兒童的家長來說,要用平常心看待身邊的特殊兒童以及家庭,不歧視、不冷漠,一是讓特殊兒童感覺到溫暖,二是給自己的孩子做個好的榜樣,讓孩子做一個善良的人。
2. 教育:無論是哪方面有缺陷的孩子,都是需要教育的。除了專業的特殊學校的教育,在家裡孩子依然需要教育,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是最基礎的家庭教育。
現在在教育界逐漸的提倡全納教育,就是所有的孩子都一起接受教育。所以近幾年,有些學校會將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安排到一個教室學習,當然也受到了很多家長的反對。但是特殊孩子是有接受教育的權利的,任何學校、任何老師都沒有權利去剝奪孩子的受教育權利。
特殊的孩子需要我們特殊的關心,但是不需要我們特殊的態度,像對待普通孩子一樣的去對待他們,去期待他們,去認識他們,去認可他們。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