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似無序的菜市場裡,流動的是四季的模樣

2021-01-09 瀟湘晨報

臘小腸是新寧的特色,這些小腸一般用來燒烤。 圖/李艾

卷首語

解憂雜貨鋪

失去至親後,兩個月時間都沒能從悲情的泥淖中拔出來,麻木的軀體不由自主地去逛了幾趟菜市場。冬月,在湘西南邊陲的家鄉,粗糙生猛的菜市場竟慢慢讓我復甦起來。

晨光微露,菜市場裡各種角色陸續登場,像一場流動的生活盛宴。住近郊的菜農佔據馬路兩邊的有利位置,或蹲或站,大聲叫賣自家新鮮農產品;菜販推著板車從四面八方趕來,尋空隙擠進菜攤,批發時鮮菜品;牛肉攤攤主正用鐵鉤吊起還未除毛的牛腳,挖冬筍的老人背著冬筍走了四十裡山路趕上早市;販雞鴨的大叔將雞鴨裝進鏽跡斑斑的鐵籠,雞鴨窩在一角,並不知曉即將宰殺的命運。在這裡,似乎每個攤位,每輛板車,每一個行人都將潑辣的生活真相赤裸裸地呈現在你面前。

黴豆腐渣。

繼續往前走,賣豆芽菜的大姐還沒扯開袋子就哈欠連連;剛把豆腐擺上攤位的老爺爺坐在火箱上睡著了;選雞的老奶奶猶豫不決而被老闆嗔怪;久未見面的熟人為生活的辛酸互述衷腸。市場裡,生活被扒開光鮮的外衣,毫無保留地露出奔波忙碌的本來質地,沒人在意你是否疲憊不堪、心情欠佳,它只是盡情鋪陳各自生活原色,鮮有精緻可言。

古龍在《多情劍客無情劍》裡寫:「走投無路的鐵傳甲無意中走到了菜市場,抱著孩子的婦人,帶著拐杖的老嫗,滿身油膩的廚子,各式各樣的人提著菜籃在他身旁擠來擠去,和賣菜的村婦、賣肉的屠夫為了一文錢爭得面紅耳赤,鮮明而生動,他的心情突然明朗開來。」

逛菜市場,就像一場還俗之旅,在喧囂的鬧市敞開心扉,把緊繃的情緒卸下,接受柴米油鹽的生活本質。原來,逛菜市場真的可以療愈悲傷。文/伍婷婷

新鮮的豬血丸子,顏色很鮮豔。圖/李艾

逛菜市場是件正經事

隱沒在高樓大廈背面或底下的菜市場,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掩飾,沒有精緻有序的鋪陳,有的是繁忙和嘈雜。在被城市的有序裹挾向前時,我還是不自覺惦記起菜市場,甚至對它心生迷戀。

有人說菜市場是「解憂雜貨鋪」,有人說它是「城市微縮版」,也有人稱它為「草莽江湖」。大概因為一座城市的菜市場是城市的「收容所」,它既能裝下各色人等的生活日常,又安放大家潛藏心底的隱痛。菜市場裡還留著最地道的方言,最土的貨,最正宗的本土生活方式,最傳統的飲食文化,去逛菜市場可以找到成為「當地人」的捷徑。又或許,人們逛菜市場,是希望從這種無序中找到靈感和勇氣,重啟有序生活。

不管怎樣,城市需要菜市場,而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也同樣需要逛菜市場。

熙熙攘攘的菜市場,滿是煙火氣息。

城市本土素材博物館

菜市場有種魔力,只要你置身其中留意觀察,便能分辨出你所在城市仰仗什麼生活,是靠山吃山、靠水滋潤還是靠土地給予恩賜。很多時候,它扮演的角色更像一座城市的本土素材博物館。

穿行在菜品繁雜多樣的菜市場,若發現菜市場裡除了日常蔬果,更多的是腊味、乾貨、山貨、罈子菜,那這個城市很大程度上靠山供養。這是一種古老的山居智慧,因為山地遙遠分散,靠山吃山,風物雖多,但不可控。只有在風物有盈餘的時候做成各種乾貨,通過煙燻火烤、入壇酸制來保存食物,這種飲食方式一直傳承下來。如若一個菜市場裡除了日常所需外,更多的是生猛海鮮、水產魚蝦,那這座城市一定是靠水滋潤的,因為它溼漉漉的氣質太明顯。而靠土地給予恩賜的城市,它的菜市場並沒有山居和臨水那般鮮明,它時常保持不溫不火,像土地一樣深沉。

人聲嘈雜的菜市場,也是一個天然的語言收集庫。隔老遠傳出的吆喝聲,菜販們的叫賣聲,顧客的討價還價聲,攤主之間的爭執聲,還有熟人之間的寒暄聲……林林總總的聲音濾掉雜質,憑藉方言部分,甚至可以拼出一副城市人口流動地圖。菜市場也是方言保存較好的地方,來自郊野的菜農,大多操本地方言溝通交流,而在方言式微的今天,這是難得一見的。有時候菜市場裡這種不自覺的語言互動,還給大家提供認老鄉和搭訕的機會。

捆成一紮一紮的芥菜杆子,在當地人的餐桌上一般製成酸菜後上桌。

菜市場也是一座城市地道飲食文化的保存所。在這裡,那些即將消失的傳統手藝、食譜都能不經意間獲得。我曾在長沙的菜市場裡學會了製作最地道的肉蒸蛋,在邵陽市的一家菜市場裡學會了做蛋餃,在廣州一家菜市場裡拿到地道的豬肚包雞食譜和蘿蔔糕製作方法,甚至在去上海時,菜市場一阿姨告訴我們做烤麩。而這次逛新寧縣城菜市場,又遇見了即將失傳的「沉粑」手藝,還有豬肉鋪老闆教會的鍋灰豬肝,他甚至還告訴一外地遊客怎樣用紙包著新鮮豬肉放在炭火上燒著吃。這些聚集民間智慧的飲食文化也只有在菜市場才能輕易找尋。

在菜市場的一隅,同樣還保留著即將失傳的民間技藝。活雞攤的閹雞手藝,賣鍋處的打鐵補鍋技藝,還有手工糖鋪的熬糖術,這些看似過時的技藝仍在無形中影響我們的生活。偶然碰見,瞧上一眼,也會心生小歡喜。

有時候,若想快速融入這座城市,成為「當地人」,打開這個「本土素材博物館」也是一種捷徑。

用來泡酒的刺梨。組圖/記者伍婷婷

裝著四季的模樣

沒有哪個地方能比菜市場更快更準地報時,提醒人們季節更迭。菜市場裡裝著四季的模樣,它是治癒系的,永遠生動鮮活。

當春天來臨時,沉寂一冬天的野菜瘋長,蒲公英、薺菜、馬齒莧、水芹、藜蒿、胡蔥……它們帶著田野的氣息,沾著泥土和露水進入菜市場,為蕭條一個冬天的菜市注入新意。這時候,只需隨意買上一把野菜,直接用水焯熟,用生抽和鹽調味,這種樸素的吃法最能喚醒疲乏的胃。緊接著,一場大雨過後,春筍陸續探出頭,雞婆筍、雷筍、蘆筍、楠竹筍等陸續在菜市場登場。走進菜市場,你無需猶豫,挑選出你最想吃的筍,拿出從家裡帶的風味臘肉合炒,鮮香四溢。或直接用筍子燉湯,把鮮味發揮到極致,絕不辜負自然的好意。

菜市場裡的本地紅薯幹,色與味都俱佳。

進入夏季,萬物豐盈,五顏六色的蔬菜瓜果將菜市場裝扮成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枇杷、水蜜桃、桑葚、西瓜……徜徉於這些水果之間,讓人生出糾結症來。若恰逢雨季,菜市場又是各種菌類的「T臺」秀。這些鮮掉眉毛的菌類種類複雜,基本叫不出名字,這時候一路逛過去,掏出手機識物,簡直就是在菜市場上一堂博物課。這時,挑幾種認識的菌子回家,隨意整個菌類火鍋,一切煩惱拋諸腦後。秋日的菜市場就更不用說了,除了陸生的各色蔬果碼進菜市場,江河湖海的各種魚類也進駐菜市場,這時候吃肉還是吃魚,吃花還是吃瓜,吃葉還是吃莖,吃根還是吃果,讓「選擇困難症」抓狂。進入冬天,萬物再次沉寂,但菜市場裡並不缺熱鬧,水塘裡的藕、山野間的冬筍、田地裡的香芋還有各種煙燻火燎的腊味撐場。季節的輪迴在菜市場裡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它像生活的時間刻度,衡量著你這一年生活的幸福指數。

更有趣的是每個城市的菜市場都有不同的四季,若菜籃裡裝著洞庭湖的藜蒿,你一定走在春日湖湘的菜市場;如果見到一個菌類的世界,你可能置身在夏日的雲南菜市場;若看到腳上戴著二維碼的陽澄湖大閘蟹,你可能在秋日的華東菜市場。等到你看到到處掛滿腊味,這時就到了一年的尾聲,甭管哪個城市的菜市場都應如此。

菜市場裡的四季還裝著人們生活的四季故事。人們提著菜籃子進入菜市場,遇見熟悉的街坊,或者認識新朋友,有時候獲悉一則悲傷的故事,有時候看見一個鮮活的人倒下,這些生動的聊天素材也以菜市場為中心發散,傳出一則則故事。

在看似無序的菜市場裡,四時有序,我們的人生也有序。

撰文/瀟湘晨報記者伍婷婷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襄陽劃清部門職責邊界、捋順菜市場建管體制
    遇到基礎設施老化、市場髒亂差、流動攤販難管理等問題,看似這個部門能管、那個部門也能管,實際上卻是這個部門不管、那個部門也不管。組織制定轄區內菜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具體方案並組織實施;配合做好菜市場布局選址工作。各鎮、辦負責指導、督促菜市場經營管理者落實經營管理職責。
  • 菜市場裡的衣服也能穿出時尚感?(多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1月16日訊(記者 羅珊珊 韋幸文 實習生 覃芊芊 曹藝馨)平日裡,你會去菜市場買衣服嗎?在你的印象中,菜市場裡的服裝店是怎樣的?是價格低廉,檔次太低,還是款式陳舊,質量堪憂,亦或是只有中、老年人才會去逛?最近,菜市場裡的衣服突然「火」了,抖音、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的一些博主,掀起了一股在菜市場淘時裝的潮流。
  • 願你六時吉祥 四季歡喜
    四季是一件神秘的事。清早上班,路上已是一團濃鬱的霧氣,冬天已然到了。臨海的城市,唯一的缺憾是冬季濃重的霧氣,幾乎遮擋了一切,交通出行也是難題。每年到了初冬,心裡就漫上一層愁緒——常常公交也不能跑,總是拖到太陽出來以後才正常始發。
  • 邵陽人有多野,那必須去菜市場才能見分曉
    我的家鄉,湘西南的新寧,那個遠離大都市的小城,過年的氣氛從菜市場瀰漫開來。大家見慣了大城市的菜市場,來自各地形形色色的蔬果、琳琅滿目的菜品、擺放有序的貨架等,看似鮮活,卻千篇一律,少了些許個性。大家甚少留意一座縣城的菜市場,沒想到踏入其中,一切都是新奇的。它匯集了我們平日見不到的地方風物,藏著當地最隱秘的生活,有種野生的氣質。
  • 菜市場有擺攤免費「掏耳朵」的都是騙子,有老人被騙
    家住福州倉山區城門鎮的方婆婆打來電話爆料稱,在城門菜市場入口處,有一伙人借著免費掏耳朵為幌子來詐騙。由於那夥人演戲太逼真,成功的騙取了方婆婆1200元。那麼這夥人到底是怎麼行騙的呢?我們接著往下看。這次看到菜市場門口有這樣的手藝人,就想要去嘗試一下。這個掏耳朵的師傅說,掏耳朵是不收費的,主要是檢查耳朵裡面有沒有耳結石,自己有祖傳的手藝可以手工將這結石取出來,如果去醫院,拿出這個結石需要好幾千塊錢呢。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三十來歲的婦女走過來,讓這名師傅替她掏耳朵。掏了一分鐘左右,這名師傅就從這個婦女的耳朵裡面掏出了一個黃色的小石子。
  • 小城新寧的菜市場年貨戰爭:在湘西南找到最野的味道
    我的家鄉,湘西南的新寧,那個遠離大都市的小城,過年的氣氛從菜市場瀰漫開來。 大家見慣了大城市的菜市場,來自各地形形色色的蔬果、琳琅滿目的菜品、擺放有序的貨架等,看似鮮活,卻千篇一律,少了些許個性。大家甚少留意一座縣城的菜市場,沒想到踏入其中,一切都是新奇的。
  • 為什麼需要菜市場?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回答
    不禁也想問:你認為菜市場會消失嗎?沒有菜市場,我們的生活會改變什麼嗎? 菜市場裡,混淆著青菜的泥土味兒、海鮮的腥味,燒臘滷味的香氣;響徹著人們的方言,各種攀談聲、砍價聲、吆喝聲……
  • 武漢的菜市場會告訴你答案
    那會兒的菜市場上,攤販的泡沫盒和塑料筐裡都是滿滿當當的小龍蝦,根據蝦體大小分類,價格不等。武漢一堆館子名兒裡都帶「蝦」字,哪怕吃蝦旺季也就那麼幾個月,他們依舊能夠自信滿滿地以「蝦」為名。活蝦跋扈,讓人生恐,但做熟的蝦卻是讓人難以抗拒,無論麻辣還是蒜蓉,都是美味。
  • 非洲日記,在非洲菜市場買菜是什麼體驗?
    在非洲奈及利亞的期間,我經常和手下小黑一起去採購配件,有時候也會去菜市場採購蔬菜。在我們宿舍附近,有一家大超市,具體名字記不清了,算是購物城了,和國內購物城不同的是,這裡的店鋪少些,賣的都是國際品牌。來這裡購物的,多為當地有錢人,路人穿著光鮮,談吐也相對文雅。
  • 你的吃相,就是你最美的模樣
    你的吃相,就是你最美的模樣>原創:三三麻辣辣麼棒三月春風拂過柳梢驚擾起漣漪圈圈亂了一池春水六月細雨灑落房簷裝綴成珠簾串串醒了一人午眠九月紅楓點染大地飄舞起彩蝶只只豔了遊人的眼臘月白雪輕壓枝頭素裹著紅妝墨墨沁了臘梅芳香月份更迭四季輪迴的最美的模樣
  • 北京舊影1973年,彼時的東單菜市場
    【東單菜市場】早期的東單菜市場開業於清朝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位置靠近外僑居住區(崇文門外、東交民巷)。民國五年(1916年),北洋政府投資將菜市場改建成鐵棚式;棚內按月售票招商,無租票、頂租票均不得擺攤營業。【東單菜市場附近】場內各攤主要經營幹鮮果品、雞鴨魚肉等。
  • 石家莊菜市場:紮緊防控籬,大敞網購門
    13日,記者探訪了石家莊市部分農貿市場發現,菜市場進門「規矩」增多,銷售方式也與平時有所不同,採取了線上線下多渠道的銷售方式,方便了市民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惠家菜市場進入前必須測溫。燕都融媒體記者李春煒攝探訪菜市場進門「規矩」多 戴口罩、量體溫是標配13日8時,書香園菜市場開門迎客,前來買菜的附近市民張女士戴著口罩,先是走過一條鋪著紅地毯的通道到達「測溫點」,在這裡,工作人員用紅外線體溫計為她測量體溫。「36.3℃。」測溫合格後,工作人員示意張女士到下一個「消毒點」。
  • 你所不了解的巨蟹座,看似曖昧其實痴情無疑!
    導語:你所不了解的巨蟹座,看似曖昧其實痴情無疑!巨蟹座給人的第一種感覺一定都是溫文儒雅的。讓人覺得特別心曠神怡的暖心。然後醉倒在他們的溫柔鄉裡,無法自拔。被稱之為大眾情人的他們,因為把握不好友好的程度而被人冠上花心的罪名。其實曖昧是別人看來不該逾越的界限。
  • 義烏菜市場為啥沒豬尾巴了? 原來從出生就剪掉了
    總價300元不到的菜,一小份作為冷盤的豬尾巴就要48塊錢,而這份冷盤裡的豬尾巴也就六七條,還短得可憐。只有六七釐米長。  「菜單上,黃刺魚一份也才48元,而且分量挺多的,這豬尾巴,一家人估計每個人才兩口。」吳先生也覺得這錢會不會賺得太狠了。  聞訊趕來的經理解釋:「現在的豬都沒尾巴了,而且市場的豬尾巴要30塊錢一斤,實在是貴。」
  • 城東大發融悅東方菜市場何時啟用?官方回復...
    舉報   近日  有網友諮詢  城東大發融悅東方菜市場何時啟用
  • 巨蟹座:愛情老了,就是親情的模樣
    愛情的真諦,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巨蟹分泌的多巴胺和血清胺在為你準備的每一餐裡。巨蟹座的家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那裡裝了他們最重要的人,如果他們對你的愛,在慢慢轉移變化,讓你感覺變得平淡,沒有了之前的溫言軟語,那麼恭喜你,你已經贏得了他們的心,他們把你裝進了「家」裡。
  • 四季風物節 在撫仙湖星空小鎮的四季中回歸原生質樸
    是湖畔熱鬧卻不喧鬧的度假氛圍,是田野裡質樸卻不粗糲的生活質感。褪去都市生活的過度精緻,在向自然挺進的分寸中,回歸每個人的心理原點。撫仙湖溫和的氣候造就了這裡四季皆宜的度假屬性,四季輪迴,每個季節都帶來不同的感受。到了撫仙湖,如何親近嚮往已久的原生態生活,是每個旅人都會遇到的難題。
  • 北京十二時辰:巳時(9時-11時) 菜市場升起人間煙火
    伴著胡同內一聲聲稀鬆平常的問候,街坊鄰裡間親切地打了個照面,而後各自奔向夢想;從居民樓裡走出的跟兒鞋一下下敲擊著路面,職業裝扮的女士們在早餐攤兒買一份雞蛋灌餅,邊走邊吃還要小心著剛抹上的口紅不會被蹭掉;快遞公司的「使者」與外賣平臺的「騎士」穿城而過,並肩奔跑,每個路口的紅綠燈秒數都能化作他們體內的心跳;在這些人的頭頂上方,是一片淡淡的、不見顏色的人間煙火,這煙火氣自各個菜市場慢慢升起
  • 逛日本菜市場:當一回真正的大阪人,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海鮮!
    逛日本菜市場:當一回真正的大阪人,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海鮮!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逛一個地方的菜市場,就可以最直接體驗當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到了日本,很多人都會選擇去日本有名的黑門市場逛一逛,在這裡可以感受到物美價廉的美食,最新鮮的海鮮、最完美的水果、乾淨舒心的日本小食、還有各種和風飾品店,一站式購物的夢想竟然在菜市場裡就能輕鬆實現了。想當一回真正的大阪人,網上並沒有我想要的信息。來大阪,就一定不要錯過「黑門市場」,這裡是吃貨的天堂。
  • 一年四次特殊佔卜四季牌陣—秋分來了
    文|青衣四季牌陣,是作為一種季節佔卜特殊牌陣,分別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這四個季節轉換的時間節點,傳說能量流動很強。很巧的是這二分二至對應四個開創星座。分別是白羊—春分、夏至—巨蟹、秋分—天秤、摩羯—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