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棄婦張瓊華:5天的相處,用68年的等待來償還

2021-01-09 蘇琊看世界

清末民國年間,大批的青年男女衝破封建社會的枷鎖,追求自由戀愛,男女平等,一段段愛情佳話廣流人間。也正是因為如此,一大批傳統女性淪為這場鬥爭的犧牲品。大文豪郭沫若的原配張瓊華便是其中一位。

張瓊華

015天的新娘

談起郭沫若,他的才華是眾所周知的,可他的品性卻令人嗤之以鼻。

胡適曾說,「郭沫若這個人反覆善變,我是一向不佩服的。」

魯迅更是直接罵他是「才子加流氓「。

尤其是在感情問題上,郭沫若更是把「渣」這個字展現的淋漓盡致。

1912年,當時在成都讀書的郭沫若,收到了母親寄來的一封家書。母親在信中寫道,已為他訂了婚,女方是蘇稽場的張家,和自家門當戶對。女子人品好,在讀書,又是天足。

那時的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郭沫若便趁著年假回家時舉辦了婚禮。

那日,正值1912年農曆正月十五,一頂簇新的花轎把22歲的張瓊華抬到了郭家。這一去,她就再也沒能從郭家的深淵裡爬出來。

婚禮是傳統的中式婚禮,大褂配繡服,喜慶的大紅蓋頭。「哪個少年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在掀開蓋頭之前,郭沫若和張瓊華都是心懷憧憬的。

蓋頭掀開的那一剎那,新娘羞紅了臉,新郎卻大失所望。郭沫若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妻子那猶如「大猩猩」一般的面孔,其次便是藏在喜服下的三寸金蓮。

郭沫若知道是母親騙了他。後來,他在自敘傳《黑貓》中如此形容這場婚姻:「好比隔著口袋買貓,說好是白的,帶回來打開一看,卻是黑的!」

郭沫若

郭沫若的失望是無以言表的,他怨氣衝天地走出洞房。面對丈夫的氣憤,初為人婦的張瓊華內心一片惶恐。

那夜,郭沫若拿著一本《莊子》在廂房裡度過了一夜。張瓊華坐在床上空等了一夜。

而這一夜,似乎也象徵著未來許多年兩人的生活縮影。

婚後第五天,郭沫若便坐船返回了學校。次年,更是不顧母親囑託,遠渡重洋。

自此,張瓊華便只能隔著一條海,思念丈夫。

若說張瓊華對郭沫若的感情有多深,其實也並沒有許多。只是那時的她,恪守著「出嫁從夫」的本分,滿心滿眼只有那個棄她如敝履的郭沫若。

0226年的別離

張瓊華和郭母

郭沫若在日本留學期間,張瓊華一肩擔起了侍奉公婆的責任。對於張瓊華的付出,郭沫若並未有所感動,只是輕描淡寫的在信中寫道。

「父母不願意離她,盡可以把她養在家中做個老女,她也樂得做一世的貞姑。」

「……我們都是舊禮制的犧牲者,我絲毫不怨恨你,請你也別要怨恨我罷,可憐你只能在我家中做一世的客,我也不能解救你……」

如今讀來,這簡直就是典型的渣男語錄。我娶你,只是因為父母喜歡,我是不愛你的。既然我們都是受害者,那就請你不要怪我。

郭沫若初到日本時,張瓊華也曾隨著家人一起寄信給郭沫若。可惜郭沫若從未給她寫過回信,只是在給別人的回信中,提到:「不能另函,也不必另函,尚望好為我侍奉父母也。」

在郭沫若的心裡,張瓊華從來就不是他的妻子,更像是照顧父母的僕人。

那時的男人,以反抗封建傳統為由,毫無愧疚地把父母留給妻子,自己則去尋求所謂的幸福,象徵著「封建傳統」的女人們別無他法,只能獨自咽下苦楚。

當張瓊華被禁錮在郭家的方寸之地時,郭沫若早已投入了日本女人佐藤富子的溫柔鄉,品嘗著愛情的甜蜜。

佐藤富子、郭沫若和孩子們

03

1915年,郭沫若和佐藤富子同居了。家中的兄長知道此事後,不恥弟弟所為,寫信與他商議婚姻問題。

當時,兄長提出了兩個方案,一是和張瓊華離婚,二是讓張瓊華去日本和他們同住。

這兩個方案,無論是哪一種,對於張瓊華都是好的選擇。前者,從此雙方互不相干。後者,張瓊華不必在老家獨守空房。

按照常理,受過新式教育的郭沫若應該會選擇前者。這大概是張瓊華離自由最近的一次,可是這個渣男卻不願意放她走。

「離掉張氏,我思想沒有那麼新;二女同居,我思想沒有那麼舊。不新不舊,只好這麼過下去。」

多麼冠冕堂皇的一句話,多麼自私的一個人。既不放張瓊華走,也不願和她朝夕相處。

想來,他只是不捨得放棄一個免費保姆罷了。就好像現在好多出軌男人,既不願和妻子離婚,又不願和小三分手一般。

張瓊華就這樣被這場包辦婚姻所束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等待著那個只相處了5天的丈夫。只是她沒想到這場等待會那麼久。

久到她已經忘記了他的樣貌,只能靠照片依稀回憶。

久到她都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歲。

久到當年做主把她娶進門的家婆也已經去世七載。

042首詩的恩賜

1937年戰爭爆發,郭沫若拋棄為他生下四子一女的第二任妻子佐藤富子,回國投入革命事業。隔年,便與新歡於立群同居了,這也是他的最後一任妻子。

於立群

1939年2月,時任國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廳廳長的郭沫若,知道父親病重,回鄉探親。

時隔26年,張瓊華終於再次見到了她的丈夫。

她所有的期待,在看到丈夫身邊姿色秀麗的於立群時瞬間破滅了。她像個陌生人一般,遠遠地注視著自己生命中唯一的男人。

家裡人告訴郭沫若,母親臨終前曾留下遺言;「他日八兒歸來,必善視吾張氏媳,毋令失所。」

張瓊華辛辛苦苦二十餘年,最終也只能求一個「毋令失所」。郭母知道兒子給不了張瓊華愛情,也無力改變這一點,只能為這個可憐的女人求一份生活保障。

張瓊華婚房

當郭沫若走進他記憶中噩夢一般的婚房時,眼前的景象直擊他的內心。結婚時用的家具擺放得整整齊齊,擦拭得乾乾淨淨。

他遺留在房間裡的書籍、文具、作業本和詩文稿,張瓊華都視若珍寶。那些從日本寄回來的家信,她也都珍藏著。

這些信中,到底有幾句和她相關,沒有人比郭沫若更清楚。再看看房間正中間自己的照片,郭沫若無法想像,這麼些年張瓊華是如何睹物思人的?

這個自私的男人,心裡終於有了一絲感動與愧疚。他說:「我的一生如果有應該要懺悔的事,這要算是最重大的一件。」

說完這句話,郭沫若突然當著眾人之面對她深深鞠躬致歉。

張瓊華驚慌失措地後退了半步,這個為郭家操勞了二十六年的女人,卻連丈夫的一句致歉都不敢接受。

郭沫若這次回鄉,在給兄弟姐妹題畫留詩的時候,還特意給張瓊華寫了兩首。

其中一首寫道:

雷霆轟炸後,睡起意謙衝。

庭草搖風綠,樨花映日紅。

江山無限好,戎馬萬夫雄。

國運升恆際,清朝在此躬。

詩後有短跋:「民國廿六年九月赴崑山訪辭修,遇敵機轟炸,在明遠室中小臥片時後作此,距今一年將半,望清新之意無問今昔。書付瓊華。」

郭沫若書法作品

郭沫若遞給她時,還曾打趣地說:「日後如果你沒有錢用,可以拿它去賣幾十個大洋。」

她激動地語無倫次地說:「這咋個賣得嘛!就是餓死了,我也不得賣它!」

張瓊華怎麼捨得會賣掉,這是郭沫若此生送她唯一的禮物。與其說禮物,倒不如說是,他對這個不為他所愛的髮妻的「恩賜」。

郭沫若就用短短的兩首詩,還有一個深深的鞠躬,表達了自己對張瓊華的愧疚。而也就是這為數不多的愧疚,撫慰了張瓊華絕望的心,帶走了26年的痛苦和等待。

在張瓊華「以夫為天」的思想裡,她侍奉公婆,恪守婦道都是本分。她從未有過關於自己的考慮,也從未奢求過平等和自由。這是源於封建社會思想對於女性的戕害,歸根結底就是時代所造就的「奴性思想」。

0568年的活寡

張瓊華是善良的,她也許曾嫉妒過於立群,但卻從未想過傷害她。

於立群和郭沫若

四個月後,郭沫若的父親病逝,郭沫若帶著妻子於立群和剛生下三個月的郭漢英回家奔喪。

張瓊華主動把自己居住多年的婚房讓給了郭沫若和於立群。於立群要給郭漢英餵奶。她便買來活雞鮮魚,親自下廚,為於立群催奶。從未生過孩子的她對郭漢英尤為喜愛,時常把他抱在懷裡逗弄。

同時,張瓊華也是堅強、自尊的,她不希望自己給郭沫若造成困擾。

解放後,郭沫若最初靠典當維持生計,最後實在沒有東西可當了,便做「葉兒耙」到街上賣。但是忠厚老實的她,用料太足,做了賠本買賣。

無兒無女,日漸蒼老的張瓊華,日子過得很是艱難。侄兒們看不下去了,勸她找郭沫若要錢。說了幾次張瓊華都不同意,她怕給郭沫若添麻煩。

最後實在過不下去了,張瓊華在紙上算了半天,才說了一句:「讓他一月寄十五元來吧。」

這十五元無法讓她富足的生活,只是剛剛好可以保證她的生活所需,她始終不願多麻煩他一分。

這是張瓊華第一次向他的丈夫求助,也是唯一的一次。

郭沫若這才記起遠在家鄉的張瓊華,記起母親臨終時的遺言,擔負起了張瓊華的供養責任。他每月給張瓊華寄去人民幣十五元,以後隨著生活費用的提高,逐步增加到二十元、二十五元、三十元。

張瓊華每次收到匯款後,都遵照郭沫若的要求寄去回箋。這是他們結婚多年唯一的聯繫。

1963年,已經73歲的張瓊華在親戚的鼓動下去北京見了郭沫若。這是張瓊華最後一次見她的丈夫,也是她為兩個人的感情踏出的最勇敢的一步。

可惜,郭沫若這一生愛過許多人,但卻唯獨不愛張瓊華。他對她最多的也只是一點愧疚。

1978年,郭沫若逝世,家人怕刺激到年事已高的張瓊華,並未告知於她。那個四川小院裡的老嫗並不知道,她的丈夫已經去世了,她還在習慣地等待著。

郭沫若、於立群和孩子們

次年6月,郭沫若的兩個女兒郭庶英、郭平英,在參加四川樂山首屆郭沫若學術討論會時,特意去看望了年近九十的張瓊華。

當二人湊在在張瓊華耳畔呼喊著「媽媽、媽媽」時,張瓊華先是一愣,後來知曉是郭沫若的兩個女兒在呼喊她,頓時雙眼模糊,泣不成聲。

自她嫁到郭家那天,到如今已經67個春秋,她從未想過可以聽到有人叫她「媽媽」。這一刻的淚水似乎衝洗了她這一路的艱辛和委屈。

1980年,張瓊華在守了68年活寡溘然長逝,享年90歲。

06結語

張瓊華用自己的一生,守護了她的信仰。她恪守婦道、孝敬公婆,用一輩子的等待成全了封建社會女人的本分。

用5天的相處,去換68年的等待,而且等的還是一個不愛她的男人,讓人感慨於張瓊華的「愚蠢」。

我們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時候,又不免為她感到悲傷。

這是時代所賦予的悲劇,張瓊華是其中一個,但卻不是唯一一個。

相關焦點

  • 民國女子 張瓊華:空有一世名分,獨守68年婚姻
    張瓊華,這個嫁給郭沫若68年的女子,卻獨守了68男的空房,一生只見過郭沫若4次面。一生都在孝敬公婆、恪守婦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無盡的等待中消耗著那僅僅的希望,用一生的等待成就了一個舊時女人婦道。張瓊華,1890年生於四川,雖然沒有出生書香世家、官宦人家,但是他們家在當地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張瓊華纏裹腳、上過私塾。
  • 民國著名4大棄婦:有一個守活寡68年,丈夫們卻個個名聞天下
    民國著名4大棄婦:有一個守活寡68年,丈夫們卻個個名聞天下民國初期,是一個很特殊的年代,此時正處在古老的封建思想往新式的民主思想過度,作為最先接觸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和文人們,他們以往的到的觀念也正在發生著轉變。
  • 民國最著名四大棄婦,她們的丈夫大名鼎鼎,其中一個守活寡68年
    民國時期是一個人們思想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在這段時間裡,有無數的才子湧現,更有無數的佳人在他們的身邊相陪。正是因為他們的思想的變遷,他們更願意接受的是自由戀愛,而不是父母之令。如此一來,那些父母之令造就的婚姻就會瓦解,而女子則往往是被拋棄的一方,她們被稱為「棄婦」。
  • 結婚5天,守68年活寡,90歲去世,她是郭沫若髮妻,民國最慘原配
    這是野史君全新的一個系列——民國大佬們的原配。 我想,沒有一個時代的女人們,會比民國過得更慘,更不幸。 5天,才5天,婚後才5天,郭沫若就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張瓊華,離開了自己的新婚妻子,離開了老家,去尋找自己的自由。
  • 民國:她苦等68年,名人丈夫竟然娶了另外兩個女人,一個是日本人
    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的發現真理,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歷史的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先人通過歷史記載,向後人傳承了寶貴的社會科學知識。後人在閱讀這些歷史文獻的同時,可以深刻的總結前人失敗的教訓。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張瓊華的故事。
  • 她聽父母之命嫁給郭沫若,只過了5天夫妻生活,卻獨守了68年空房
    她聽父母之命嫁給郭沫若,只過了5天夫妻生活,卻獨守了68年空房說到郭沫若,我們經常在初中課本裡看到這個名字,在文學領域他確實是一個非常專業的人,寫下了很多經典的篇章。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張瓊華。不過這一段婚姻卻是十足的不幸,因為在當時是在父母之命下結合的。當時這個姑娘就是聽了父母之命嫁給了當時還不出名的郭沫若,但是他對這樁婚姻非常的不滿意,只留在家裡和原配妻子過了五天的夫妻生活,就逃離了這個家。此後68年,這個妻子就一直獨守空房,在他晚年回到家鄉的時候,覺得自己很對不起這位原配,向她鄭重的道歉。
  • 國新健康:連續5日融資淨償還累計1997.68萬元(11-27)
    摘要 2020年11月27日國新健康連續5日融資淨償還累計1997.68萬元
  • 民國最濫情男人郭沫若 原配苦等67年換來兩首短詩
    核心提示:今天的節目討論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和他們的原配妻子:魯迅和朱安,徐志摩和張幼儀,郭沫若和張瓊華等。他們都是奉父母之命成婚的,並非自由戀愛,但對這些女人的態度卻不盡相同。魯迅從未和朱安圓房,並稱「她不是我的妻子,她是我媽媽的媳婦。」
  • 1年的總冠軍要用10年時間來償還?1勝5負,猛龍隊跌倒了谷底
    今日的一場比賽,猛龍隊在主場以114-127不敵綠衫軍,戰績也來到了慘澹無比的1勝5負,整個東部賽區位列倒數第二,僅比活塞隊少輸了一場。要知道他們可是18-19賽季的總冠軍球隊,也是上賽季的常規賽次席和季後賽二輪級別的球隊,現如今,已經在戰績方面看不到任何的前景,甚至未來5年,10年,他們都很難再次成為聯盟當中的頂級球隊了。
  • 郭沫若:民國渣男之首,沾花惹草從不負責,魯迅稱他天才加流氓
    民國渣男之首,他稱第二沒人敢當第一,到處沾花惹草卻從不負責,魯迅說他是天才加流氓。1912年,郭沫若剛新婚不久,就因嫌棄新娘張瓊華外貌醜陋,且毫無氣質可言,於是偷偷前往日本,丟下妻子一人在家照顧自己的父母。
  • 她剛剛產下四子丈夫卻要另娶,獨自養大子女吃齋念佛58年
    民國的名人界也是相當有趣,看客們評了四大才子、四大才女、四大美男還不夠過癮,還排了四大棄婦。魯迅先生的髮妻朱安,郭沫若的髮妻張瓊華,徐志摩的髮妻張幼儀,鬱達夫的髮妻孫荃,完全是那個時代包辦婚姻的悲慘縮影。
  • 冰輪環境:融資淨償還1347.17萬元,融資餘額5.23億元(01-15)
    摘要 2021年1月15日冰輪環境融資淨償還1347.17萬元,融資餘額5.23億元
  • 結婚五天就離家,妻子等了他幾十年,他卻說:你只是我家一個客人
    張瓊華,郭沫若的原配妻子,估計絕大數人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因為可以說兩人根本就不存在婚姻,更別說愛情,他們的所謂婚姻只是父母的堅決維護豎立的,這個女子,一生沒有得到郭沫若半分愛,卻為他守了一生,她為了他獨守空房幾十年,卻只得到這麼一句寒心的話:「你只能在我家當一輩子的客人。」
  • 民國奇女子!51年有過4任丈夫,如今93歲依舊健在,還渴望黃昏戀
    民國奇女子!51年有過4任丈夫,如今93歲依舊健在,還渴望黃昏戀 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的思想也都發生了根本上的變化,就比如先輩們都是生活在封建思想下的,很多想法都是很傳統的,而現在大家追求的自由平等的思想。
  • 郭沫若原配:守活寡67年,他官至副國級後,每月給她多少錢?
    新婚之夜,郭沫若並沒有與張瓊華同房,而是一個人躲進廂房手捧《莊子》度過了花燭夜。婚後第五天,郭沫若便隻身一人離開了家鄉,繼續前往成都讀書,中間也陸續回來幾回,但都拒絕與張瓊華同房。 1914年1月,郭沫若在大哥的資助下前往日本求學,在長達26年的時間裡都再未回過家。
  • 民國四大「風流才子」,誰是「渣男」榜首?徐志摩僅排第二
    民國四大風流才子,他們在文學方面都有相當的造詣和地位,但是在道德方面卻很難講述,按照現在的看法,簡直就是「渣男」,那麼這些渣男有誰上榜呢? 第四名:郭沫若 郭沫若是民國時期非常有才華的一名才子
  • 天準科技:融資淨償還583.15萬元,融資餘額1.23億元(11-05)
    摘要 2020年11月5日天準科技融資淨償還583.15萬元,融資餘額1.23億元
  • 聚龍股份:融資淨償還799.04萬元,融資餘額4.28億元(01-05)
    摘要 2021年1月5日聚龍股份融資淨償還799.04萬元,融資餘額4.28億元
  • 63歲女兒收藏父母1945年婚書民國結婚證長這樣
    「我看了時報2月16日焦點版刊發的民國婚書故事,這種婚書我家也有。」近日,讀者趙福良致電時報,稱其妻子保存著嶽父母的「結婚證」。 張健鵬、鄭寶玲婚紗照和「結婚證」  本報訊 (見習記者李 娜)「我看了時報2月16日焦點版刊發的民國婚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