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要學習怎樣處理好自己與外界的關係。外界環境的的變化,自己沒辦法掌控。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揚長避短,與劇烈變化的外界和諧相處。
早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把「認識你自己」,當作自省的哲學準則。不僅如此,這句話還被刻在希臘聖城德爾斐神殿,提醒後人要將「認識自己」當作一生的準則。
也許你會說,認識自己有什麼難的?性別、身高、長相,甚至愛吃甜還是愛吃鹹,每個人介紹起來都會頭頭是道。但是我說的認識自己,遠非如此簡單。
為什麼你自認性格隨和,但總是和有的人處不來?為什麼在討論問題時,你喜歡把結論都捋得清清楚楚,但是同事就說你小題大做?為什麼你總會愛上同一種人,哪怕對方的外表毫不相似?
別納悶,你並不是一個人!
因為認識自己,不僅是生理屬性,更多的則是心理屬性和個性特徵等。
如果你在認識自己的道路上,屢屢碰壁。那麼,我推薦你看這本書《九型人格:職場指南》,擁有茅塞頓開的全新體驗。
本書作者比特麗絲切斯納特,是國際九型人格協會主席,從事九型人格研究工作三十餘年。她既是持證精神治療師、心理諮詢師、商業顧問,也是擁有傳播學博士學位和臨床心理學碩士學位的專業人士。
因為兼具理論學習和實踐經驗的背景,比特麗絲在這本書中,除了介紹基礎信息外,分別用多個角度,告訴你如何與不同類型的「人格」相處。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九型人格:職場指南》雖然以職場為切入點,但又不囿於職場,而是可以運用到人生不同場景。所以,這本書可以當作個人的「修煉手冊」,也可以成為你和他人互動的路線圖。
九型人格的前生今世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九型人格並不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它是古老東方智慧的衍生品,早在2000年前,就有先賢利用它知人善任,也被認為是古希臘哲學的基礎。
人們根據古老圖騰的九個角,衍生出了九種不同的性格特質,即為九型人格。
「根據九型人格地圖,每個人都有三個「大腦」或者說是「智力中心」:頭腦、心靈和身體。頭腦是思考和分析的中心;心靈是感知情緒的中心,並能通過移情與他人相聯繫;身體則是通過「直覺認知」和本能反應來感知事物外在的中心。身體也包含「運動」中心,引導人們採取或不採取行動。」
雖然世界上的人何止千萬,但幸運的是,我們都可以通過學習九型人格,了解自己與生俱來的優勢和劣勢,並通過「有意為之」讓自己身心得到平衡。
也正因為如此,「九型人格」也成為美國史丹福大學等國際著名大學倍加推崇的熱門課程,並在全球500強企業中被廣泛運用,藉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執行力。
九型人格「簡版」解析
第一型:高度正直的理想者
內心獨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喜歡追求完美,但總被人嫌棄過於挑剔。
如何與他們相處:勇於承擔責任,對待問題清晰準確,給予他們耐心和支持。
第二型:友好樂觀的給予者
內心獨白:我想獲得所有人的喜歡!可是付出太多,是不是就被當作理所當然?
如何與他們相處:肯定他們的努力,提供樂觀、及時的反饋。
第三型:結果導向的實幹者
內心獨白:我就是最優秀的!世上就沒有我辦不成的事。可是內心深處,我也害怕失敗。失敗了,我就沒價值了。
如何與他們相處:工作出色的同時,不要浪費他們的時間。如果你想吸引他們的主義,就拿出勁頭配合吧。
第四型:注重內在的浪漫主義者
內心獨白:我感覺自己與眾不同,不懂我的人,不配得到我的喜歡。
如何與他們相處:試著理解他們,讓對方知道你很重視TA。
第五型:高度敏感的觀察者
內心獨白:我不想打擾別人,別人也最好別來打擾我。
如何與他們相處:尊重他們的個人隱私,如果要交流,就切入主題,別兜兜轉轉。
第六型:忠誠的懷疑論者
內心獨白:為什麼外界如此危險?為什麼他人都不值得信任?
如何與他們相處:接納和安撫他們的不安情緒,而不是嘲笑與否定。
第七型:精力充沛的享樂主義者
內心獨白:人生在世,吃喝玩樂,別那麼認真啦!
如何與他們相處:用同理心傾聽他們,給對方空間。
第八型:強大果斷的推動者
內心獨白:我要變強,讓世界為我顫抖!
如何與他們相處:不能拐彎抹角,讓他們第一時間了解情況。
第九型:建立共識的調節者
內心獨白:和為貴,大家別為了一點小事,傷了和氣。
如何與他們相處:做友善之人,重視他們的個人意見,理解他們的內心掙扎。
寫在最後:
學習九型人格理論,並非僅為了認識自我,或者在人際關係中「左右逢源」,讓老闆、同事和愛人乖乖聽話。而是我們要順應自己的人格特點,在其他人身上取長補短,發揮自己內心潛力,不斷擴展舒適圈。
更重要的是,性格並非一成不變。即便你通過學習,了解到自己的性格特點,也不要忘記,終身學習和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人生破局的利器。
從這個角度來說,九型人格,其實更多的是讓我們探索自我,向內求的過程。
願你每一次的艱難蛻變,都能飛得更遠。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