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癌症晚期男子感染新冠後腫瘤緩解,這意味著什麼?

2021-01-15 界面新聞

記者 | 原禕鳴

編輯 | 許悅

1月2日,英國特魯羅皇家康沃爾醫院血液科的Sarah Challenor和David Tucker在《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英國血液學雜誌》)上發布了一篇題為「SARS‐CoV‐2‐induced remission of Hodgkin lymphoma」(《SARS-CoV-2誘導的霍奇金淋巴瘤緩解》)的文章。該文章一經刊登便迅速引起了海內外各界的關注。

文章中寫到,一位61歲的嚴重腎病患者接受腎移植手術失敗後,三年來一直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他在發現淋巴結腫大後到血液科就診,經PET-CT檢查被確診為晚期霍奇金淋巴瘤。在尚未來得及治療之際,就因呼吸困難被診斷為新冠肺炎,住院進行了11天的新冠的支持治療,治療後回家休息。

在沒有接受淋巴瘤治療的情況下,該患者身上的淋巴結腫瘤在結束新冠治療四個月後,再次經PET-CT檢測發現,他體內的腫瘤大部分都消失了,與腫瘤相關的生物標誌物水平下降90%以上。

結束新冠治療四個月前(左),結束新冠治療四個月後(後)

該文章推論,可能是由於新冠病毒的感染,患者體內產生了抗腫瘤免疫反應。這一過程的作用機制為:

T細胞與腫瘤抗原的交叉反應以及感染時產生的炎性細胞因子,活化了抗癌的免疫細胞,從而導致新冠病毒對患者身體裡的經典霍奇金淋巴瘤進行殺傷。

《英國血液學雜誌》屬於專業醫學期刊,其SCI影響因子為5分,具備權威性。在確診為經典霍奇金淋巴瘤的時候,該男子的檢查方法為PET-CT,這是一種昂貴的,可以比較靈敏、準確、特異及精確定位的檢查方法,被稱為「查癌神器」。在新冠治療結束後,也是採用同樣的PET-CT的檢查方式。

但有專家分析道,這種病例仍然是非常罕見的,畢竟這是新冠肆虐一年以來的第一例,這樣極端的例子並不能說明新冠病毒可以被廣泛用來治療癌症。

這位患者稱得上極其幸運,因為此前已經有多名專家研究稱,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比普通人更危險。

2020年6月,一篇同樣發表在《英國血液學雜誌》上的文章回顧了迄今為止有關血液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發生併發症的證據,並提出由於免疫力下降,血液癌患者可能會在感染新冠後遭受更嚴重的臨床結局。

2020年11月,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臨床腫瘤學會(RUSSCO)理事會成員尼古拉·菇科夫表示,感染新冠病毒會使患者的病情惡化。如果感染者還患有慢性疾病的話,原發性疾病會進一步加重。

另有研究數據稱,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轉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極高,其中血液腫瘤和肺癌患者感染新冠的死亡率分別高達33.3%和18%。

現今疫苗已研發,可癌症患者卻因缺乏臨床試驗數據而暫時被排除在了適合接種的人群範圍之外,因此眼下的階段來看,新冠肺炎對癌症患者的威脅更大。

據1月8日央廣網報導,湖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吳輝菁在回應新冠疫苗的接種人群範圍時稱,惡性腫瘤患者不適合接種疫苗的人群中。

「目前癌症患者不能接種疫苗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缺乏明確的臨床實驗數據。另外,此次獲批使用的為滅活疫苗,對於機體的免疫水平有著一定的要求,如果免疫水平異常,貿然接種就有可能導致疫苗無法發揮其防疫作用,出現接種失敗的情況。」吳輝菁說到。

然而,這次的研究雖然不能證明新冠病毒可以治療癌症,但也是人體免疫系統抵抗腫瘤的另一個案例,對日後的癌症治療方法研究有著積極的作用。

此前,在2012年,《Clinical Lymphoma, Myeloma & Leukemia》(臨床淋巴瘤、骨髓瘤和白血病)發布的一篇文章稱,一名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在患肺炎和結腸炎後,腫瘤自發消失。研究者推測,是抗腫瘤免疫反應導致了腫瘤的自發緩解。

這可以說明,通過激發人體免疫反應來治療癌症和其它疾病已經在試驗中得到了證實。

其實,上世紀80年代,卡介苗(BCG)取代手術切除,成為治療早期原位膀胱癌的首選療法也是源於此理念,科學家們認為卡介苗通過感染腫瘤細胞,激發了人體的免疫反應。

如今新興的「溶瘤病毒」領域的機理也正是如此,即通過使溶瘤病毒同時感染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溶瘤病毒先是選擇性在腫瘤細胞內複製,導致腫瘤裂解,再通過腫瘤細胞的壞死來破壞腫瘤微環境,從而通過生物體的免疫系統介導,來誘導全身抗腫瘤免疫反應。

因此該文章的意義並非說明直接用新冠病毒來廣泛治療癌症的可能性,而是提出了在未來對其進行改造,使其在消除毒性的前提下保留激活免疫系統的能力,從而變成一種新型「溶瘤病毒」的可能性。這一案例進一步證實人體免疫系統在抵抗腫瘤方面具備著巨大潛力,尤其對於抵抗霍奇金淋巴瘤這種免疫治療效果較佳的腫瘤來講。

因此,新冠病毒在未來經「改造」的情況下,的確有可能誘導免疫反應造成癌細胞衰退,但這並不意味著為癌症患者注射新冠病毒是治療癌細胞的手段之一。並且就現階段來看,新冠對癌症患者整體威脅更大,感染新冠弊遠大於利。

相關焦點

  • 【特稿】英國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感染新冠後死亡
    英國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感染新冠後死亡惠曉霜英國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之一彼得·薩克利夫13日在醫院死亡。英國媒體報導,薩克利夫感染新冠病毒,但拒絕接受治療。薩克利夫74歲,1975年至1980年在英國約克郡等地殺害至少13名女性,多為妓女和年輕女性。
  • 輝瑞新冠疫苗可抗癌?新型癌症疫苗有效率高達90%
    莫多那公司相隔三周後,再次宣布了另外一項更具爆炸性的新聞,他們在最新提交的一項二期臨床研究中,公布了其開發的新型癌症疫苗mRNA-4157,在10例晚期頭頸癌患者中,總緩解率為50%,疾病控制率(DCR)達到90%。對多種實體瘤有效。這意味著在新冠疫苗之外,人類更具創造性的癌症疫苗,也已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
  • 有良性的腫瘤,卻沒有良性的癌症?癌症和腫瘤都有哪些區別?
    在我的工作中,經常遇到病人來問自己患的是癌症還是腫瘤?我給的答案幾乎是「某某某腫瘤」,哪怕是癌症晚期,也儘量告知「腫瘤」。很多人內心深處不願意接受癌症這個事實,反而更容易接受「腫瘤」這個詞。所以,請原諒我這樣的「行為」。那麼癌症和腫瘤有區別嗎?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專家:有三大原因!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而根據中國抗癌協會公布的《2012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數據,我國癌症發病年齡提前了15-20年,原來50-80歲才容易患上的癌症,已經提早到了35-55歲。 所以,不看病並不代表沒病,認識到自己身體存在什麼問題,積極治療,才是真正有效的對策。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①所以,不看病並不代表沒病,認識到自己身體存在什麼問題,積極治療,才是真正有效的對策。原因二:防——忽視癌症早期預警信號發現癌症早期症狀也是治療癌症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不幸的是很多早期的症狀,都被大家忽視了。
  • 武漢非新冠肺炎患者求醫路:癌症晚期、尿毒症、心梗等重症病人與...
    他們是需要化療的癌症患者,是需要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是急需手術的突發心梗病人……無法保障即時治療,對他們而言也意味著死亡的威脅,甚至比新冠肺炎來得更快。「肺炎病人要治,其他病人也不能不顧,是不是?」面對這個問題,不僅是武漢的決策者、學者、醫生犯了難,疫情大局中非新冠重症病人的境遇也前所未有地牽動著公眾的神經。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全文共 3907 字 , 閱讀需 10 分鐘▼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 為什麼有人得癌症,化療過後很快離世?醫生毫不隱瞞,說出了答案
    癌症是目前治癒率比較低的疾病,發展迅速死亡率高,目前針對癌症的治療方法大多還是化療,但也有人稱患者得癌症,化療過後卻很快離世,具體是什麼原因呢?醫生毫不隱瞞,說出了答案。為什麼確診癌症後,化療過後很快離世?
  • 為何很多癌症患者確診就是晚期?為何不能早發現?
    癌症對於我們來說早就不再陌生了,或許確診癌症以後,我們很多人都會覺得難過,而且很不知所措。更讓人頭疼的是,很多患者在確診癌症的時候就是晚期。 2020年1月16日,知名主持人趙忠祥之子趙方在社交網絡上公布,趙忠祥先生於2020年1月16日7:30因癌症在北京去世,享年78歲。
  • 全國腫瘤醫院哪家更好,全國腫瘤醫院排名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下面的案例吧   在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有很多癌症患者積極抗擊癌症並恢復健康的案例。例如,馬來西亞晚期胰腺癌患者林英謙在廣州富達醫院接受治療後康復。她曾經鼓勵醫院的癌症患者對抗擊癌症持樂觀態度,並為患者帶來陽光。  馬來西亞患有2期乳腺癌的患者朱太太一經診斷就選擇了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 癌症晚期,他們吞下為狗驅蟲的藥
    消息迅速炸開,這仿佛是一個能擊退癌症的武俠世界:他的「秘笈」充滿奇幻色彩,你不知道他怎麼打敗了對手,但他就是贏了。中國患者稱他為「喬幫主」,不但口口相傳這個神奇的故事,且積極跟隨效仿。晚期癌症的治療非常艱難,行之有效的藥物和療法太匱乏了。他們幾乎是在刻意忽視風險,同時放大故事中滿懷希望的那個部分。
  • 八成癌症確診時已是中晚期,為什麼?可能是自己「害了」自己
    核心提示:癌症發生時,到底有沒有提示症狀? 相信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據了解,大部分癌症患者確診時,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有些患者甚至已經發展到中晚期,大大增加了治療難度。而癌症防治最重要的原則便是「早發現早診 「癌症發生時,到底有沒有提示症狀?」
  • 雲頂新耀Sacituzumab Govitecan治療晚期尿路上皮癌3期臨床試驗...
    研究結果顯示,對經過多線治療的mUC患者,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達到了27%的總體緩解率(ORR),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達5.9個月。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該適應症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快速通道資格認定。
  • 夢見醫生說自己得了癌症晚期 夢見醫生說自己得了癌症晚期是什麼意思
    夢見醫生說自己得了癌症夢見癌症,預示健康長壽,通常也提醒你要更加注意身體健康,生活規律節制。夢見自己得癌症,自己身體會健康強壯。打算出門的人夢見自己得癌症了,建議另選日期再出外。準備考試的人夢見自己得癌症了,意味著成績不理想,難達到錄取標準。
  • 49歲男子經常肚脹腹痛!一查竟是肝癌晚期!保命3招快收好
    近日,一名49歲的男子因腹痛到醫院檢查,竟發現肝臟長了個巨大腫瘤!藏在身體裡的巨大腫瘤這個腫瘤的體積超過了一個正常肝臟的大小,外圍一圈都是腫瘤。這個腫瘤直徑有18釐米,(臨床上將直徑超過10cm的肝臟腫瘤稱為「巨大腫瘤」)已經向上頂入胸腔,相當誇張。
  • 解密基因「算命」:癌症早篩並非人人都適合
    但不明白這是什麼,自己也沒有什麼不適症狀。在醫生的眼裡,CA19-9這項腫瘤標誌物有些尷尬——良性、惡性疾病都有可能引發CA19-9數值升高;也有一部分人該數值較高,但無法查出任何疾病。沈安詢問後,醫生給出的建議是,若無症狀就可忽略此項。這顯示出目前癌症篩查的無奈。
  • 得了癌症就是宣判死刑?不,這5種癌症的治癒率已高達90%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在所有癌症類型中,以下五種癌症的治癒機率較大: 一、前列腺癌 5年生存率(美國):99% 許多前列腺腫瘤生長緩慢或根本不生長,一般來說這種腫瘤對生命的危害不大。
  • 繪製癌症轉移圖譜,癌晚期的轉移與什麼相關?
    繪製癌症轉移圖譜,癌晚期的轉移與什麼相關?我們的身體由超過一億(100,000,000)個細胞組成,而癌症則始於一個細胞或一小組細胞的變化。癌細胞從出現到擴增,再到轉移,它們為了獲得生存空間爭奪養分,選擇了許多生命體無法實現的演化策略。其中,癌症轉移(metastasis)是各種癌症導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 無冕之王陳列平:他為癌症治療帶來的,遠比一座諾貝爾獎盃更重要
    癌症免疫治療:持續一個世紀的探索100多年前,免疫治療先驅者-威廉·科利發現:極少數癌症患者,在被細菌或病毒意外感染的時候,腫瘤會縮小甚至消失。為此,他製作了最早的癌症疫苗——「科利毒素」,期望通過「主動感染」的方式治療癌症。
  • 最全腫瘤科普:腫瘤預防、早診篩查、治療 一文全包括
    一、什麼是癌症?癌症是什麼?老百姓似乎不知道,又似乎知道那麼一丁點,半懂不懂,似懂非懂,真要認真問起來,壓根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知道癌症到底是個什麼東東,不然也不會一談癌就色變。談癌色變正是這兩方面因素導致的:一方面是因為癌症確實有讓人害怕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們對癌症缺乏最基本的認識。人們往往只知道癌症的可怕之處,卻並不知道癌症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可怕。想要談癌不色變,要從認識「什麼是癌症」開始。到底什麼是「癌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