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指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也被稱為「新曆年」、「陽曆年」,在古代指陰曆的正月初一。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正式確立公曆1月 。
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據史料記載,作為一個很重要的節日。
元旦,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但其含義已經沿用4000多年。關於元旦的小知識,家長可以講給孩子哦~
元旦的起源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了元旦慶賀的情景。
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關於:「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的記載。
在多種稱呼並列的漫長歷史時期裡,「元旦」的使用頻率並不高。到了清朝的時候,以「元旦」作為新年第一天的記錄才漸漸多了起來,並且成為了正式的用法。
「元旦朝賀,凡三品以上之大臣年逾七十者,不必隨班行禮,俟百官朝賀後,朕回乾清宮,伊等至乾清門請旨。欽此。」
——《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
古代「元旦」到底是哪天?
古代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曆(農曆、陰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
夏朝的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
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
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
從漢武帝起,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關於古代「元旦」的神話故事
傳說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
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
歷代王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
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 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當代的「元旦」又是怎麼來的?
我們現在的「元旦」其實只有百年的歷史,它的產生還得從辛亥革命說起。
/1911年12月31日「誕生」於南京/
「 經議決:自陰曆十一月十三日起,即陽曆元旦,改用陽曆,以中華民國紀元,稱中華民國元年正月一日。」
——《組織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會紀事》
公曆1911年12月31日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曆,把農曆的1月1日叫做「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不過當時並沒有正式公布。
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
/1949年:「元旦」正式成為我們的節日/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曆。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
為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 「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陽曆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並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
元旦的風俗習慣
「 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
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等。
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
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
元旦吃什麼
魚-年年有餘。
最好是吃糖醋鯉魚,魚昭示新年財源廣進,糖醋鯉魚吃起來甜而不膩,滑而不澀,昭示著日子甜甜蜜蜜,平平穩穩。作為元旦的壓軸菜最是適合不過了。
餃子
對於北方人來說,冬至過年吃餃子,為什么元旦要吃餃子呢?餃子舊稱角子,又稱扁食,遠在2000年前三國時代就已經誕生了。餃子的含義取辭舊迎新之意。新曆年吃頓餃子,也算是辭舊迎新吧,來年學業有成,生意興隆,團團圓圓保平安。
餈粑、年糕炸
對於南方人來說,餈粑、年糕炸等小吃。烤炸出來的餈粑是最飽眼福的,顏色金黃,然後又是圓圓的。試想一下,冬天在燃得正旺的火爐上放一個小壺,裡面熱著甜酒,甜酒裡有一塊一塊的餈粑。家人就圍在火爐邊,端著甜酒,吃著餈粑,談著白天發生的事情。煮出來的餈粑是溫馨的。烤著吃也別有一番風味。
元旦詩詞
如夢令·元旦
毛澤東
寧化、清流、歸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元旦口佔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譁,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祝延安景物華。
元旦手抄報模板
結語
總而言之,當代的元旦是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即1月1日)。自西曆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曆年則稱春節。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曆歲首第一天的。
-END-
關注中國幼教 關注中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