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以色列的戰機上周轟炸她在約旦河西岸城市圖斯凱爾姆的故鄉時,約旦王后拉尼亞·阿卜杜拉正置身於千裡之外。
拉尼亞,這位魅力四射的王后,至今仍被外界認為是世界上打扮最靚的女人。就在幾天前,拉尼亞飛赴英國的桑德赫斯特,為紀念死去的公公———海珊國王修建的一個運動館奠基。
30歲的拉尼亞和39歲的丈夫阿卜杜拉國王一樣,在桑德赫斯特接受過教育,夫婦二人都喜歡一年抽出幾周的時間,在這裡悠閒地度假,遠離中東的戰火和硝煙。
但是,國王和王后選擇在目前這個巴以局勢緊張之際「抽身而去」顯然不合時宜———佔約旦人口大多數的巴勒斯坦人因此被激怒。
約旦與以色列籤署過和平條約,而巴勒斯坦人對他的表現感到憤怒,阿卜杜拉被緊緊地牽扯進巴以衝突之中。如何尋求平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拉尼亞更難以解決這個問題。拉尼亞的親生父母都是巴勒斯坦人,儘管出生在科威特,自1991年海灣戰爭後,拉尼亞就一直生活在約旦。
阿曼(約旦的首都)的居民習慣於用敬仰的目光關注他們的「手袋王后」————拉尼亞常常拿著名貴的手袋、開著寶馬穿梭於塵土飛揚的大街小巷。拉尼亞繼承了已故國王海珊的傳統,她是5萬名巴勒斯坦人在約旦Wahdat難民營的常客。除此之外,人們未能發現她過多「親近」巴勒斯坦人。
「難民營的人並不歡迎王后」,生活在此的巴勒斯坦人阿塔拉如是說。但就在兩年前,阿卜杜拉繼承王位時,情形大相逕庭。其時,生活在約旦的巴勒斯坦人希望拉尼亞(拉尼亞與阿卜杜拉1993年成婚)能利用她的影響力,結束當地土著人對他們的歧視。
「王后非常優雅、學識淵博而且聰穎智慧」,一名巴勒斯坦商人說,「但是她未能改善種族歧視的現實。」
然而,也有部分巴勒斯坦人讚賞她消除陋習的勇氣。值得一提的是,拉尼亞大力反對「光榮殺戮」————一名婚前的女子若未有生育能力就應當被處死,對不忠的婦人同樣如此。
噩夢在繼續。土著居民中的激進者越來越仇恨在他們生活圈內的巴勒斯坦人,在Wahdat舉辦的一場足球比賽成了「角鬥場」————比賽的雙方正是巴勒斯坦人和約旦人。比賽在進行,約旦球隊的支持者在叫囂:「國王與她(拉尼亞)離婚吧,我們會為您獻上兩個約旦的漂亮小妞。」
阿里王子———國王的親弟,正是約旦足球聯合會主席,據稱當場撥通了國王的手機,以便國王能聽到比賽現場排山倒海的呼聲。
阿卜杜拉的麻煩遠不止一場足球賽中遇到的尷尬。巴勒斯坦有人正密切關注約旦河西岸的劇變,企圖統一約旦河兩岸進入巴勒斯坦國。
約旦國內的消息說,伊斯蘭激進組織真主黨的旗幟在Wahdat難民營上空已經飄揚了數日。
本周的未來幾日,拉尼亞將返回阿曼,但,她可能仍如以往般不會過份「親近」巴勒斯坦人。(泰晤士報 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