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蘇蘇
都在談演員困境,為什麼沒人關注網絡電影演員?
本質真實而殘酷:現階段的網絡電影造星能力弱,以至於99.5%的網絡電影演員都是零關注、零緋聞狀態——因為零關注,所以「零緋聞」。
來自於傳統電影電視劇跟組特約、表演科班、非科班跨行、網紅、跑組群演,甚至劇組工作人員、演員助理都有可能演個網絡電影男三女三。眾所周知的入行門檻低,退圈成本小,群體流動性大,「來去自如」,事實上,還沒有一個大概數字量化統計到這個群體究竟有多大。何況,有多少演員會一生堅守網絡電影陣地?
隨著近年網絡電影投資體量增加,一些偏頭部的演員片酬十幾、幾十萬,「一哥」能上百萬,還有更多的跑組群演,一個項目拿一兩萬,甚至幾千塊。這些沉默的大多數苦熬著「青春飯」、通宵沒條件,他們是踐行理想,還是為生活掙扎?
其次,相對片酬的「接地氣」,更大的偏見來自於「網絡電影演員也需要演技嗎?」
當自帶星光的「演員」二字與似乎有著製作粗劣低端「原罪」的網絡電影相遇,網絡電影演員這個群體真實的生存境遇是怎樣的?當時間、資金、環境受限,導演現場講戲嗎?我們選取了幾位演員代表,非科班入行的、「網紅」轉型演員的、網絡&院線均有涉獵的、經紀籤約給內容製作公司的幾個成型樣本,一窺網絡電影演員真實生態。
當然真實的片場環境、演技說,首先需要導演親自發聲:
演員演技之導演見
黃河:代表作《狄仁傑之幽冥道》《大雪怪》
造星能力弱歸根結底是作品影響力問題,所以解決問題的核心就是要提高網絡電影的影響力。
演員也需要好劇本和好製作。再好的演員,也無法在一個爛作品裡被人熟知和喜愛。或許,把網絡電影演員介紹給外界,最好的月老就是一部好作品。
每個項目拍攝周期不充裕,資金成本受限在所難免。院線電影也總覺得預算不夠。但就演員而言,沒有壞演員,只有差導演。好的導演,總能挖掘出演員的內在潛力。這也是我在不斷學習的課題。
表達有千萬種,如果預想的表演方式演員表現得不夠完美,是否可以換個方式呢?一個人死了爹就非得要哭嗎?如果哭不出來,是不是可以設計為這個人在悲傷時會暴躁狂吃?亦或者難受時就喜歡咬自己的手指。看著眼前死去的親人,手都咬出血了仍不見一滴淚,或許會更動人。所以當演員沒那麼貼近自己的預想表現方式,就果斷換方法。畢竟,再好的演員都不可能什麼都能演。前期選角合適很重要。
回宇:代表作《大漢十三將》《魔國志》
當片場條件受限,演員演技不達標,這個一部分是可以在選角階段規避的問題,通常演員本身貼合角色,就會提高一些拍攝製作階段的效率,所以一些casting團隊會參與網絡電影選角。
而所謂「演員」,就不會太區分是否是網絡電影演員,因為幾乎沒有隻演網絡電影的演員,他們的上升需求很旺盛。目前最大的困境就是演技和綜合素質不夠好。
富貴:代表作《巨鱷》
導演對演技肯定有要求,條件允許下演不好就一遍遍來,實在不行就改戲,或者後期剪輯。我接觸的演員不只演網絡電影,院線、電視劇、網劇、廣告都會拍——只拍網絡電影的演員我沒接觸過,只做網絡電影的導演編劇好像有的是。
當然目前演員和其他部門都面臨一樣的問題:提升能力、有戲拍。
在每部戲之前,演員進組有一兩天圍讀,一兩天試妝海報,套招的時間有多有少,一般也都三五天左右。要說體驗生活,目前基本沒有,當然這也跟題材有關。其他影響演技和表現的,就靠演員自覺性,臺詞背熟現場調整了。
「希望我演的電影能和我的vlog一樣
受到大家期待和喜歡」
「復古國風女神」寫真之後,#南笙vlog#是她第二個在微博掀起聲浪,有強烈辨識度的作品。出道以來出演、參演各種影視劇,2019年,南笙主演了4部網絡電影,並為這些作品演唱了主題曲。
「我接的戲都預留出了前期的準備時間,包括劇本的討論,人物的定調,還有造型的設計。」
當下,她主演的《辛棄疾1162》在愛奇藝熱映,南笙理解李霜花這個角色「野蠻生長又純粹深情」,她是陪伴在豪將辛棄疾身邊徵戰沙場,出生入死的一抹女性亮色。為此在進組之前,南笙控制飲食,健身,以及射箭訓練了將近一個月。
她還是8月份上映的女性向網絡電影《雙世青蛇》中的「青蛇」。為此做了比較多的案頭工作,人物心理分析,形體調整控制等。「這個角色有蛇一樣的姿態,身中寒毒很虛弱,經常趴著或者是躺著,所以她的形體是有些慵懶又靈活的。」
2018年初上映的《大夢西遊4伏妖記》是南笙參與的第一部網絡電影,片中那個「很女人的角色」春三娘算是南笙一次角色和形象的突破,區別於之前演的小女孩兒,反派等,「這個角色後勁非常大,到現在還有人給我私信說喜歡春三娘,我很開心」。
她介紹,這兩年都是一半生活一半在劇組,網絡電影有時候要提前進組一周去做準備。有圍讀與定妝,剛拍完的《緊箍咒之不法山》,劇本圍讀了好幾天,導演也會給演員們看分鏡,製片人,編劇等都一直在片場工作。
「現在一些院線的班底也在做網絡電影,平臺也歡迎優秀的作品去為這個市場定調」。
「戲有的拍就不錯了」
事實上,知名如迪麗熱巴七八個月沒戲拍,某種程度是雙向選擇的結果。網絡電影演員腦門額爾德尼不一樣,非科班,蒙古族,摔跤拳擊運動員出身,做過健身教練,從特約演員被發掘,一路演到《大蛇2》主演,又身處如今寒潮,他直言「戲有的拍就不錯了」。
身高180cm,體重85kg,魁梧壯實的身板讓腦門額爾德尼有類型演員的優勢。2015年在央六《弓馬嘯西風》中以特約演員身份出道,由此喜歡上演員這份職業,2017年開始,以特約演員參演了《南方有喬木》《疾風正勁》等,但經濟壓力也來了。「17年一年特別難,有段時間3、4個月沒有任何片子,差點放棄。」
轉折點在於認識了導演林珍釗,後者算是「伯樂」。從《大蛇》中最早下線的那一撥特約演員,此後陸續主演參演眾樂樂影視的《狄仁傑之幽冥道》《齊天大聖之火焰山》《霍元甲之精武天下》《大鯊魚》,到《大蛇2》中出彩的「斧頭哥」。經歷有些勵志。
腦門額爾德尼今年拍了6、7部戲,目前的3部戲前後一起連拍,中間無休。當下,他不太敢拒絕找來的項目,「現在有片子拍就不錯了,去年年底到今年年中幾乎沒什麼戲,拍完這個還有一部戲在聊,沒有定。」
他屬於對角色認真付出那一類演員。拍《霍元甲之精武天下》演一個反一號的日本武士,腦門提前一個多月去上海的道館裡學習日本劍道、禮節等文化習俗和身體機能訓練,費用自己承擔。《大蛇2》中有大量逃避怪獸的追逐戲,他在每次開機前的鏡頭外都提前跑動,讓身體、氣息、情緒都準備好,包活汗水、妝發都適應好角色狀態。
「我是提前半小時醞釀,自己調整狀態等待進入角色,等導演去調是不太專業的表現。」腦門表示。
腦門額爾德尼還通過上海一個casting團隊,得到了在綜藝《幻樂之城》、徐崢《囧媽》中出演的機會。只有,他對自己的規劃是希望找到專業的經紀公司,自己在努力進步的同時,公司能幫忙做一些深入宣傳,能跟大的戲去對接,「想往上走,不想僅僅停留在網絡電影這一塊」。
腦門說,作為演員,自己平時也會注意面對鏡子多練習,記住表情,通過拍戲磨練演技,讓合作過的導演喜歡,之後可以繼續合作,「儘量多拍、多掙錢、多積攢經驗。」
「相比院線,網絡電影的容錯率高」
劉頔2019年拍了17部戲,橫跨院線電影、網絡電影、網絡劇等。他將自己主演的《哀樂女子天團》看作網絡電影中平臺全力扶持的特例,算是一張特殊名片。
「我出道以來大小拍過120多個戲,網絡電影有30—40部,沒有一部跟《哀樂女子天團》一樣的情況。」
《哀樂》在網絡視聽節目中獲獎無數,2019年10月,劉頔也憑藉在其中的表演獲得首屆中國網絡電影周的矚目演員推薦。頒獎典禮回來的第二天,30多個網絡電影劇本齊齊找來,價錢任開。劉頔說,(他們的心理)都是因為覺得平臺推薦,一定是和平臺關係好。(這樣對於影片的發行有利)
「你一點都不覺得興奮,甚至有點悲涼」。最後他接了其中一個香港中生代導演的網絡電影,劉頔說,後者是今年合作過最愉快的一個導演。
2019年,劉頔還拒絕了一個關於「一幫人搶著怎麼上廁所」的戲,儘管對方開了今年網絡電影的最高片酬。現今,對於一些劇本、角色,他有自己的選擇標準。「捉妖的、古裝小屌絲莫名逆襲的,片名、角色傻到沒有邏輯的,這些我都不想再拍了,除非給我多一倍的價錢。」他笑笑說。
「但接完之後因為要對自己負責,就想去改本子,改人物,就會成為別人口中的『戲霸』」。
作為最早試水網絡電影的那撥演員,劉頔見識過最蠻荒、最踴躍、最亂象的網路電影劇組,有隻想掙製作費,對作品完全不負責任的團隊,有懷抱一腔熱忱專注內容,結果被市場一頓教育再也起不來的藝術家。他說,一些亂象在2019年的網絡電影劇組還在發生。「雖說講起網絡電影,大家永遠只關心掙錢,但我更怕這種戲掙錢。」
網絡電影大門長開,劉頔也參演了《親愛的》《解救吾先生》《冬去冬又來》《被光抓走的人》等高口碑院線電影,他說在那些劇組裡聽導演講戲,完全是享受。
但劉頔同時也感受到,在目前的一些網絡電影劇組,即便演員有對於角色的自我表達創作,大概率也很難實現。一些古裝戲劇組,大多數還沒輪到導演說戲,武術指導在執導打戲的時候就要求,「你把反應做出來」。劉頔自言這是自己最受不了的方式——「我作為一個演員努力了十幾年才把好多多餘的反應給去掉,現在又讓我撿起來。」
即便如此,劉頔也認為網絡電影最有意義的是,表演容錯率高。
「在院線電影裡,我可以把自己最好、最擅長的表演狀態表現出來,機會只有一個。我在網絡電影裡也可以嘗試別人想不到我會演出的角色類型,所以網絡電影不光給新人機會,也給成熟演員調試修正表演,更多嘗試角色的機會。如果有演得好,能駕馭得住的,院線那邊也還可以找我。」
他也直言更多的片酬收入是來自於網絡電影,在院線做一個身價提升,在網絡電影體現。
對於目前正熱的演技類綜藝,劉頔清醒認知到能不能上那個舞臺,決定在於自身所屬的經紀公司能拿什麼跟平臺交換資源,以及演員本身帶的流量有多少。「總編劇是我同班同學,但還是得有公司資源加持。」
「網絡電影演員沒有演技?用作品告訴大家就好了」
鄭拓疆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導演系,大學時認識了導演麥田,幾次默契合作後,籤約麥田映畫。除了主演公司最早的一批網絡電影,近年麥田映畫發力網絡劇,他又在《花落宮廷錯流年》《等到煙暖雨收》《水墨人生》中有了多種不同類型角色的嘗試,順利圈得一批演技粉。
「無論做導演還是演員,都在積累,只能說目前積累還沒夠吧。」就像坦然面對自己導演科班出身選擇當演員的交錯一樣,鄭拓疆也並不羞澀談自己網絡電影演員這一身份,和熒幕上那些或歡脫、或瀟灑、或痴情的角色都不一樣,他本人有著穩重、自如而淡定的氣質。
「演技這個東西,實際上跟現場能不能出東西比較重要,跟演員出身沒關係」,他表示,說網絡電影不需要演技,製作粗糙,現今早已不是那個年代了。而網絡電影演員沒有關注度,那就用作品告訴大家就好,也並不是接受一個採訪,強調自己演技有多好就可以的。
在鄭拓疆看來,所謂的網絡電影演員不需要演技,其實是早期的認識誤區,一個角色的呈現,不光是演員表達本身,還有現場燈光、環境、時間、預算等綜合環境的加成。隨著現今項目投資體量較之以前大幅增加,最近自己主演的一個的網絡電影,大大超過原本預期。
他介紹,劇組首先是在籌備時間、周期,動作戲前期訓練,都嚴謹很多,不僅主演需要訓練,群演、配角,特約,武行都會前期訓練,對待製作更用心;其次在製作的精良度上更上層樓;再者劇組人員之間多了深入的溝通交流、明確且全面,對待一個角色,演員不僅跟導演聊,和編劇、服裝、化妝都會仔細探討。
而整個2019年,鄭拓疆拍了2個網絡劇,3個網絡電影,總共8個月時間在橫店,還因此在12月推了兩個片約,「需要喘息,也需要沉澱一下這段時間的收穫」。
由於還在高中就有群演經歷,他深深理解那些為夢堅持的網絡電影跑組演員,「還是踐行理想的成分更多一些吧,畢竟傳統影視門檻太高了。」
事實上,目前網絡電影公司中,有成熟藝人經紀經驗的並不多。作為內容創作型公司的麥田映畫,對於籤約藝人的規劃,副總經理蕭天任表示,除了繼續深耕製作,注重演員和角色的匹配合適度,讓內容品質凸顯角色形象,公司也會將藝人宣傳做得更深入,並以角色為依託,逐漸養成成熟的藝人上升培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