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蘋果公司絕對要算得上其中之一了。蘋果產品無論是在外觀設計,工業設計還是用戶體驗等方面都能夠做到業界領先。外觀方面,我們當然喜歡漂亮的,功能方面,我們也當然喜歡好用的。就拿智慧型手機來說,蘋果的iOS系統獨霸半壁天下與整個安卓系統分庭抗禮足以可見蘋果的用戶體驗做的有多麼出色。
優秀的做工用料是產品質量的保障,這也是為什麼蘋果的產品非常耐用的原因。而良好的工業設計不但能讓產品的製造上更加巧妙和精密,還直接影響著產品的外觀。優雅漂亮的外觀也是蘋果產品最重要的屬性之一,無論男女老少都為其傾倒。
桌上的可不是原裝Mac mini,而是我們組裝的「Mac mini」!
筆者本人也是一個「果粉」,不但對iOS系統有著十足的好感,對蘋果產品的外觀設計也是非常稱讚。說來也巧,聽聞最近有一款和蘋果Mac mini外觀一模一樣的ITX機箱出現,筆者對其興趣頗大,儘管ITX主板非常之小,但能夠放進小巧的「Mac mini」也絕非易事。出於好奇,最終筆者成功搞到了這個「Mac mini」的機箱,看看它怎麼和PC DIY完美結合。
●竟和Mac mini一樣 這可是DIY機箱
要說這款「Mac mini」確實是貨真價實的真貨,因為它的的確確是蘋果公司出品。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它被「掏空」之後單獨做了機箱,極為有緣的和DIY結合到了一起。要知道外觀如此美麗,質量如此優秀,設計如此精密的鋁合金制機殼絕非小作坊和一般工廠所能夠製造出來的。
Mac mini機箱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機殼完全就是貨真價實的蘋果Mac mini,那還有什麼新鮮的呢?其實,每一個消費類電子產品都有著非常精密的內部設計,就拿iPhone來說,其內部零件一定會嚴絲合縫的被安裝在機殼內,即每一個產品只為其自己服務,這是同PC DIY可通用性最本質的區別。其實,能夠把一塊ITX主板及各類硬體放進Mac mini機殼中,內部結構才是該改裝得以成功的重頭戲。
DIY版本Mac mini成品3D建模圖
該Mac mini改裝版的內部設計出自國內知名DIY高手董建輝之手。專精DIY多年的董建輝既擁有大量的改造經驗,還擁有較強的MOD能力。能在如此精密的蘋果產品頭上「動土」,也足見作者強悍的設計及動手能力。
Mac mini內部改裝結構3D建模圖
從內部架構的3D建模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該機箱適用於ITX板型主板,而由於Mac mini的厚度很薄,因此超薄ITX(Thin-ITX)主板才是它的搭檔。在CPU散熱方面,設計者採用了專用的筆記本形熱管散熱,此外還支持一個7mm的SSD。
IceMan Cooler
說到作者DIY高手董建輝,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團隊IceMan Cooler。成立於2010年的IceMan Cooler服務於PC水冷玩家,精通於PC水冷散熱系統的設計和生產,以提升國內水冷散熱部件品質及打破國外水冷品牌圍攻局面為目的。
優秀的設計功底及良好的生產工藝,再加之DIY高手玩家創建團隊親力親為,使得Iceman Cooler擁有先天優勢。在發展產品的同時,Iceman Cooler還吸取了大量PC DIY玩家的建議,使得產品越來越優秀。
詳情請點擊:http://www.icemancooler.com
●「Mac mini」內部結構大揭秘
前文曾經提到,該「Mac mini」的的確確就是真的Mac mini。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及美觀程度,設計團隊並沒有尋找代工廠為其製作神似蘋果Mac mini機殼的解決方案,而是直接採用了回收廢棄的蘋果Mac mini機加以利用,讓機殼重獲新生。要知道,這一個鋁合金外殼的開模費也就已經是天價了。
這就是蘋果Mac mini……的外殼
蘋果Mac mini外殼採用了高強度輕質量的鋁合金材料製造,通體銀白色的機殼,正面的正中間黑色的蘋果LOGO,對比鮮明,簡潔美觀。
可旋轉後蓋設計
由於蘋果Mac mini機殼採用了一體式構造(無任何卡筍、螺絲),因此在機殼的背部擁有一個圓形可拆卸的後蓋。
內部大有乾坤
設計精密的蘋果Mac mini一體式機殼想要變為PC DIY機箱,那麼它的內部改造設計一定要非常精準。上圖為Iceman Cooler為Mac mini定製的全套內部改裝件。由於DIY主板與蘋果Mac mini原配主板的背部I/O接口並不一致,因此改裝件還包含一個自製I/O擋板。
主板託盤及絕緣紙
這個主板託盤可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內部一切硬體都是要安裝在它上面的。為了使得整臺主機牢固可靠,託盤必須嚴絲合縫的被安放在Mac mini的機殼內,這就對團隊的設計能力和製造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改裝件能否讓我們的「Mac mini」裝機計劃如願以償?來看下面的詳細裝機過程。
●Thin-ITX主板就緒 看小板有何乾坤
Iceman Cooler的Mac mini改裝套件需要使用Thin-ITX板型主板。那麼什麼是Thin-ITX主板呢?我們都知道主板板型分為E-ATX,ATX,MATX,u-MATX及ITX,ITX板型的大小為17cm*17cm,在面積上Thin-ITX與普通ITX是沒有區別的,而二者的不同之處就體現在這個「Thin」——厚度上。
為Mac mini找到的拍檔——Thin ITX主板
如此之纖薄的Mac mini
Thin-ITX主板在背部I/O接口的高度上相比普通主板要低,且內存插槽採用的筆記本內存插槽。這樣,準平臺搭建好後的高度要低於普通主板所搭建的平臺,適用於一些超薄機箱。不過Thin-ITX板型主板畢竟屬於小眾,因此產品數量也並不多。幸運的是我們找到了一款非常合適的Thin-ITX主板,它就是技嘉B75TN。
採用Thin-ITX設計的技嘉B75TN可供AIO裝機使用
技嘉B75TN主板可謂是專為超薄型機箱所設計,而隨著一體機的流行,組裝一體機也成為了它一個很好的選擇。
技嘉B75TN
技嘉B75TN主板基於Intel B75晶片組,採用ITX板型設計。PCB方面延續了技嘉經典的「技嘉藍」配色。小小的主板上堆滿了各種各種元器件和插槽,它們是質量和規格的保障。
LGA1155接口及內存插槽
基於Intel B75晶片組的技嘉B75TN採用了LGA1155底座設計,可支持SNB及IVB全系列CPU。內存插槽剛剛前文曾經提到,由於要照顧到平臺的高度,因此該主板採用了筆記本的DIMM DDR3內存插槽設計,支持雙通道。
磁碟接口及擴展插槽
磁碟接口方面該主板配備了4個SATA接口,其中一個為SATA3接口,另外3個為SATA2接口。擴展插槽方面,該主板提供了一個PCIE x4接口。不過考慮到該主板所服務的超薄型PC裝機,這個擴展插槽似乎並沒有什麼使用機會。
mPCIE及mSATA插槽
輕薄的主板就要有對應輕薄硬體的設計,因此mPCIE及mSATA插槽我們都可以在主板上找到。
背部I/O接口
從這個角度看,Thin-ITX主板究竟「Thin」在何處就一目了然了。背部I/O接口方面該主板配備了1個RJ45網絡接口,HDMI/DP視頻輸出接口,4個USB3.0接口以及模擬音頻接口,對於超薄PC來說過多的接口反而沒有意義,配備常用接口足以。此外,該主板採用了外置電源適配器供電,因此在背部I/O區域還用以一個電源適配器接口。
●Mac mini裝機實戰開始
組裝這臺PC我們需要以下一些硬體:CPU,筆記本內存及SSD。該平臺在顯示方面一定要通過集成顯卡來實現,因此CPU需要選擇內置集成顯卡的型號,而散熱方面Iceman Cooler的改裝套件已經提供了定製的散熱模塊,所以無需選擇。電源採用外置適配器實現,所以笨重的ATX電源也與這套平臺無緣。
Intel奔騰G840處理器
作為曾經SNB平臺最為受歡迎的入門處理器,Intel奔騰G840擁有高達2.8GHz的主頻,對於一般用戶來說它的性能算得上理想,而超小型PC對於性能的需求並不很大,因此這臺「Mac mini」搭配它完全不會出現性能不夠用的問題。
mSATA SSD及筆記本DDR3內存
Iceman Cooler所提供的改裝套件支持2.5吋的SSD,但恰巧我們手頭有一塊mSATA硬碟,所以本次裝機就採用了這枚小巧的mSATA SSD。
內存方面可謂高端大氣上檔次,筆記本內存條都有土豪金馬甲,宇瞻出品。
將CPU安裝至底座
筆記本內存的安裝與臺式機略有不同,那些為筆記本加裝或更換過內存的用戶有經驗,而有些用戶則沒有,因此筆者在此為大家講解一下內存的安裝方法。
筆記本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斜45°角插入到內存插槽中
筆記本內存條安裝好後的狀態是「平躺」在主板上,即與主板平行,這樣才保證了厚度夠薄。不過它的安裝並不是平行的插入到內存插槽中。首先我們拿起筆記本內存條,找準缺口方向,之後將內存條斜向45°插入到插槽中。但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進入後即可。
向下按內存,直到兩邊卡扣卡住內存條
內存條安裝完成
之後將插入到插槽的內存向下壓。此時可以看到插槽兩端的卡扣被內存條擠壓而產生向外的形變,再用力,卡扣則會反彈卡住內存條。至此,內存條的安裝就算完成了。
●小巧的mSATA SSD很省地兒
Mac mini改裝套裝照顧到了2.5吋SSD的安裝,不過由於我們手頭擁有一塊mSATA接口的SSD,因此趁此機會也想讓主板上的mSATA接口發揮用武之地。
Intel mSATA SSD
目前在市面上,mSATA接口的SSD並不鮮見,這也是因為小型化PC崛起的緣故。本次我們使用的是一塊Intel出品的SSD。
找準mSATA插槽
在這裡多說兩句:外觀上,mSATA同mPCIE插槽是一模一樣的。為了以示區別,一般情況下主板上都會標示出插槽的種類名稱。如若沒有,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比劃」——如上圖所示SSD擁有兩個螺絲孔位,mSATA插槽在相應位置同樣有兩個螺絲孔位,而mPCIE只有一個,且螺絲孔位與插槽間的距離較之mSATA要小,因此極易分辨。
和內存插槽一樣斜著插進去就好
同筆記本內存條的安裝相似,mSATA SSD同樣採取斜45°角插入插槽。
將螺絲擰好
之後找出主板附帶的小螺絲,將SSD固定在主板上就完成了安裝。
主板上硬體的安裝工作完成
CPU,內存及硬碟都已經搞定了,至此,主板上所有硬體的安裝工作就全部完成了。
●恰到好處 電源燈安裝示意
在安裝主板之前,我們先進行電源燈的安裝。由於結構較為巧妙,因此筆者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這個設計的。
改裝套件中的電源燈
在改裝套件中有兩條紅黑線,一條是開機開關線,另一條則是電源燈線。區分自然非常容易——開關線的一頭是開關,電源燈線的一頭是LED。
託架上的電源燈位
在主板託架的一角有一個微微翹起的小突起,它就是電源燈的安裝位置。在將託架放置進Mac mini機箱後,電源燈的光芒將通過機箱上的孔位散發出去。
先套入黑色塑膠圈
首先我們取下電源燈上的黑色塑膠圈,將塑膠圈單獨插入電源燈位。
將LED按入塑膠圈中,安裝完成
之後我們再將LED按入到黑色的塑膠圈中。由於塑膠圈有著一定的彈性,因此我們可以放心大膽的將LED按進去。聽到咔噠一聲後,電源燈的安裝就完成了。
●將主板安裝至金屬託架上
之後我們要進行主板的安裝了。拿出套件中最重要的部分——鋁合金託架,以及配套使用的絕緣墊紙。
將絕緣紙放置在託架上
將絕緣紙按照空缺位置放置在託架上,之後將主板以同樣方法放置在託架上。
用4顆螺絲將主板固定在託架上
SATA口位置
擴展插槽位
將主板安裝至託架後,不知大家有沒有這個感受,那就是這套改裝件簡直就像是為這塊主板所量身定做的。各種插槽位置的預留以及插針的空缺都恰到好處。
●散熱裝置及開機按鍵的安裝
對厚度要求極高的Mac mini想必一定讓Iceman Cooler在散熱系統的設計上費了些腦筋。不過多虧了團隊有之前的筆記本內部設計經驗,「拿來主義」在這裡變得非常可行。
為CPU表面塗抹好矽脂後安裝散熱裝置
在為CPU表面塗抹上矽脂後,我們將該散熱器以上圖方式對準安裝到主板的相應位置。
擰緊背面4顆螺絲
之後找出4顆螺絲,在背部將散熱器與主板固定。
散熱器出風口位置恰到好處
這是安裝完散熱器的平臺圖,可以看到散熱器的出風口坐落於背部音頻接口的上方,位置非常巧妙,恰到好處。同時厚度控制的也相當之好。
替換Mac mini原配的擋板
之後我們要進行的是開機按鍵的安裝。我們找出套件中的背部I/O接口擋板及開關按鍵線。
與主板完美匹配的擋板
將黑色塑膠組件與開關按照此種方式結合
套裝中還有一個體積很小的黑色塑膠組件,這個組件需要與開關按鍵結合到一起。具體方法如上圖所示。
用螺絲將結合好的開關固定至背部I/O擋板上
由於我們的開機動作需要外力作用,因此開關按鍵需要固定住。拿出剛才組裝好的開關按鍵,將其穿過背部I/O接口擋板如圖所示的位置,並用兩顆螺絲固定住。這樣,開關的安裝也完成了。
●大功告成 放入機殼完成安裝
在內部均安裝完成後,接下來就要進入最後一步的收官之戰了,那就是將這些硬體塞進Mac mini中去!
Mac mini背部旋轉式可拆卸的後蓋
拆下後蓋後的Mac mini機殼
拆下旋轉後蓋,Mac mini的內部就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了。要說蘋果產品的做工確實非常優秀,如此精密的設計及嚴謹的做工絕非一般廠商可比。
將內部硬體「推進」至Mac mini機殼內
接下來的事情就非常簡單了,只要將剛才我們裝好的硬體推進Mac mini的機殼,並將固定螺絲擰緊,整臺機器的安裝就算完成了。
PC被放進了Mac mini!
內部充實但不凌亂
安裝成功
好了,裝機過程就到此為止了。在安裝過程中筆者深深的體會到Iceman Cooler團隊在設計水平方面的強大能力,整個安裝過程較為順暢。不過我們依然要有一定的動手能力才可以完成安裝,很多小情況也需要應對。在製造工藝上,瑕疵多多少少會有,就比如本次裝機,CPU散熱器的一端稍稍高出,導致了放進Mac mini機殼受到了一定阻力。要知道蘋果產品的精密程度之高「令人髮指」,極其細微的突起都會影響安裝,也希望Iceman Cooler團隊能夠再接再厲。
●自己裝臺Mac mini:還可以這麼玩
本次PC改裝為Mac mini可算是大功告成了,沒想到我們還真的「跨界成功」了。下面就來一起看看裝機的成果吧!
如果我不說,誰知道它其實是一臺DIY電腦呢?
背面毫無破綻
嗯……也許懂行的人可以從背部I/O接口看出端倪
它的的確確就是「Mac mini」!
可DIY的小PC或許將成今後的發展趨勢
幾個愛好者,因為興趣匯聚在一起,為我們帶來了極為優秀的DIY改裝產品。本次我們所使用的Mac mini改裝套件正是他們成功的作品之一。沒想到具有很強兼容性及通用性的DIY硬體產品竟然能被安裝在消費類電子產品蘋果Mac mini的機箱內部,這充分說明PC DIY依舊有潛力可挖,而可玩性也絲毫不差。
好玩好看又便宜的「Mac mini」誰會不喜歡呢?
看了這一整個的改裝過程,各位是不是也心動了呢?是否覺得Mac mini的性能太弱?是否覺得蘋果Mac mini的售價太過昂貴?沒關係,有了這套改裝套件,平臺性能及價格我們完全可以自定義,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組裝「Mac mini」吧!
12技嘉GA-B75TN詳細參數
用ITX架構的主板和定製的小機箱做一個「Mac Mini」確實是非常有意思的創意,擁有臺式機性能的小小主機在美觀度方面同樣令人驚喜,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們不妨也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