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更多血型 基因組測序下的輸血新時代來臨

2020-11-30 健康界

據FDA報導,每年有多達16人死於與ABO血型不同的紅細胞抗原不匹配。目前尚無任何方法可以測定所有的血液抗原。近日,來自哈佛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個電腦程式,可以全面、經濟、高效地確定個體血型差異,準確率超過99 %。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輸血是醫學上最常見的程序之一,美國每年輸血量超過1100萬單位。但是,如果血型不適配,輸血引起的併發症可能會危及生命。供體細胞上攜帶的外來抗原會刺激抗體的產生,從而破壞輸注的供體細胞。從出生起,人們就有ABO血型特有的抗體,但在懷孕期間,當接受多次輸血時,接觸胎兒細胞或供體細胞可刺激針對特定血液抗原的其他抗體。

目前,對獻血者和患者的大多數檢測僅包括ABO血型系統和Rh血型系統匹配,但已知的紅細胞抗原有300多種,此外還有33種血小板抗原。為了創造一種經濟高效地抗原檢測方法,William J Lane博士與指導MedSeq項目(健康成人全基因組測序的第一個隨機試驗)的科學家以及紐約血液中心的血型遺傳學專家合作,建立了一個資料庫,並開發了一種稱為血型鑑定器(bloodTyper)的計算機軟體算法,該算法可以從基因組序列中快速準確地預測一個人的血型抗原譜。

這項研究結果於5月17日以「Automated typing of red blood cell and platelet antigens: a whole-genome sequencing study」為題發表在《The Lancet Haematology》雜誌上。

「這種方法有可能成為基因組學的第一個常規臨床應用,為需要輸血的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第一作者、紐約血液中心的Connie m . Westhoff博士說,「它可以防止嚴重甚至致命的併發症,因為如果在緊急情況下需要輸血,一旦患者過敏,他們就有發生溶血性輸血反應的終身風險。」

Lane、Westhoff和同事們通過與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的方法進行比較,進一步驗證了該軟體。當從MedSeq項目參與者的基因組中進行錄入時,血型鑑定的準確率超過99%。

該研究資深作者之一、哈佛醫學院Green教授說:「隨著全基因組測序成為醫療保健的常規組成部分,這份報告展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益處,即利用基因組測序可以確定需要稀有血型的潛在輸血接受者和能夠安全提供血型的個體。」

原標題:解鎖更多血型,準確率超99% !基因組測序下的輸血新時代來臨

相關焦點

  • 生命數位化時代來臨!人類全基因組測序成本從300萬降至500美元
    6月21日,在「2019測序技術和應用高峰論壇」上,華大智造營運長、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蔣慧發布了《華大智造2019測序技術白皮書》,著重介紹了在基因測序領域更高通量、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高準確性的技術實現路徑,描繪出邁向「人人基因組」的生命數位化藍圖。
  •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稱不同血型都可轉為O型,用於輸血可拯救更多人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於6月10日在期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文章稱,在人體腸道中發現一種酶,能將不同血型都轉化為O型,用於輸血可拯救更多人。研究人員正在將這種酶進行臨床試驗。通過血型基因測序,進一步發現方先生的血型基因是正常的O01/O01,袁女士的基因是A102/Bw11。袁女士的血型基因除了正常的A基因外,還有一條發生了突變的B基因,即Bw11基因。因此,夫妻倆的兩個女兒的基因型都是Bw11/O01,其中Bw11來自母親,O01來自父親。這種發生突變的Bw11基因極為少見。
  • 「抹掉」血型 隨意輸血
    人類血型有29種組合的可能。就血型系統而言,人們最熟的是ABO血型,此外科學家還發現了羅猴血型系統、MNS血型系統、凱爾血型系統(Kell)、劉易斯血型系統(Lewis)和RH陽性/陰性血型系統。
  • 江西省兒童醫院發現RH血型新基因型,刷新全球血型資料庫
    10月15日,江西省兒童醫院發布消息稱,該院近日發現了RH血型系統的一種新型D等位基因型,並已通過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專家審核,刷新了全球血型資料庫。2019年,江西省兒童醫院輸血科在一名2歲患兒及其家屬血液紅細胞上發現了人類RH血型系統的一種新型D等位基因型。
  • 科學家用 CRISPR 剪切冠狀病毒基因組;通用「熊貓血」問世
    ),用於有效降解人肺上皮細胞中的 SARS-CoV-2 序列和活的甲型流感病毒(IAV)基因組,從而實現有效的病毒抑制。 通用「熊貓血」問世 浙江大學研究團隊通過細胞膜錨定分子在紅細胞表面構建三維凝膠網絡,實現了「通用熊貓血」的人工構建和安全輸血,首次成功地將工程化 RhD 陽性 RBC 成功地輸給 RhD 陰性受體(小鼠及兔)而無免疫原性。
  • 江西一醫院發現RH血型新基因型,刷新全球血型資料庫
    近日,江西省兒童醫院輸血科在一名2歲患兒及其家屬血液紅細胞上發現了人類RH血型系統的一種新型D等位基因型2019年,江西省兒童醫院輸血科在一名2歲患兒及其家屬血液紅細胞上發現了人類RH血型系統的一種新型D等位基因型。經調查,上述患兒及其父親、叔叔、奶奶都擁有這種RhD變異等位基因,表現出家族遺傳性。院方稱,在常規血清學檢查中,該患兒RhD血型檢測結果呈現弱陽性(1+),遠弱於普通的RhD血型陽性結果(4+),易誤檢為RhD陰性。
  • 江西一醫院發現RH血型新基因型 刷新全球血型資料庫
    江西省兒童醫院15日發布消息稱,該院近日發現了RH血型系統的一種新型D等位基因型,並已通過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專家審核,刷新了全球血型資料庫。今年9月26日,江西省兒童醫院所提交的該變異基因特異性核酸序列在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的「GenBank資料庫」進行了公布,核酸序列號為MN845955。
  • 江西省兒童醫院發現RH血型新基因型 刷新全球血型資料庫
    中新網南昌10月15日電 (徐秀雲 劉昕 舒錦 吳鵬泉)江西省兒童醫院15日發布消息稱,該院近日發現了RH血型系統的一種新型D等位基因型,並已通過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專家審核,刷新了全球血型資料庫。
  • 血型相同就可以互相輸血?關於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你get了嗎?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輸血科醫生陳瓊通過辨析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科普關於輸血的小知識。誤區之一:失血就應該補血?錯!毋庸置疑,輸血是臨床的一種急救措施,人體若大量失血(即失血量佔全身血量的1/3以上)則可能休克。
  • ab血型為什麼不能獻血 ab血型輸血需要注意什麼?
    ab血型為什麼不能獻血 ab血型輸血需要注意什麼?時間:2017-07-29 13:14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ab血型為什麼不能獻血 ab血型輸血需要注意什麼? 現在獻血都要檢測是何種血型,然而ab型血的人有的時候不能獻血,為什麼呢?
  • 一個人竟有兩種血型 市中心醫院輸血科發現首例嵌合體血型
    天中晚報客戶端 2020-11-25 21:30:15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高琳琳 通訊員 劉康 近日,晏先生到市中心醫院就診,入院後常規血型檢測發現他血型結果有些異常,血型卡顯示該患者血型鑑定正定型出現了陽性與陰性並存的現象。
  • 六院東院檢測出比熊貓血還稀有的血型
    類孟買血型全國所佔的比率僅為十萬分之一,至今全國僅發現百例,且國內分布不均,南方人群相對北方檢出頻率高一些,特別是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地的比率相對高些。正因為「類孟買血型」非常珍稀,因此對手術輸血的要求難度就非常大。血液檢查難確認血型,二胎孕媽媽竟首次查血!
  • 血型相同就可以互相輸血嗎?
    血型相同就可以互相輸血嗎? 錯!輸血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ABO血型系統跟輸血關係最為密切,但臨床上在輸血前除鑑定ABO血型外,還要進行抗體篩查檢測,並且根據凝集反應原理,將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做交叉配血實驗,在體外確證兩者其他紅細胞血型系統也相容,方可進行輸血以確保輸血安全。在輸注血漿、機採血小板、冷沉澱等血液製品時可以相同血型互輸,因為它們當中不含紅細胞,無凝集原。
  • 雲計算、基因測序和精準醫療——基於技術洞見的新經濟引擎
    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中提出「精準醫學計劃」,希望精準醫學可以引領一個醫學新時代。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第二十三章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生物技術、精準醫療名列其中。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近600億美元,預計2015年至2020年期間增速達15%,是醫藥行業增速的3至4倍。
  • 《DayZ》輸血血型注意事項分享
    《DayZ》中輸血加血一定要注意血型,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輸血的血型要怎麼注意,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站住白跑」分享的輸血血型注意事項,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DayZ》中輸血加血一定要注意血型,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輸血的血型要怎麼注意,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血型非同型 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如何輸血?
    移植成功後輸血策略是什麼?該患者應該輸注什麼血型的血漿呢?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是治療惡性和難治性血液病、某些實體瘤、免疫性缺陷病、先天性和代謝性等疾病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原理是:用正常造血幹細胞取代病人的異常造血幹細胞以根治疾病,或對正常造血幹細胞進行保護,採用高劑量化療或放療,提高療效並防止造血和免疫功能衰竭。
  • 還有比「熊貓血」更稀有的血型!徐州出現了
    罕見「特殊血型」現徐州2020年底,徐州和平婦產醫院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產婦,醫生在進行常規血型鑑定時發現,她的血型竟是比「熊貓血」更為罕見的……2020年11月,徐州和平婦產醫院病房醫生王微微正像往常一樣值夜班,當她翻閱患者報告單的時候,突然被一條奇怪的血型檢驗結果吸引了注意。
  • 基因測序「黑科技」 給生命來完整「數位化解讀」
    視覺中國「測序技術抓住了生命科學技術的龍頭,基因組測序成本從最初的3000萬美元下降到1000美元甚至更低,使得每個人都可能為自己進行基因組測序,這將加速生命數位化的進程。」華大智造營運長蔣慧表示,隨著這些年測序技術的普及,測序的門檻越來越低,人們越來越容易對自己的基因進行部分測序。但並不是所有的測序都是獲得完整的基因組序列。蔣慧介紹,大部分此類的測序是對特定區域的測序,而並不是整個基因組序列的測序。
  • 4次宮內輸血,「超稀有血型」孕婦平安產女!
    近日,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產科接診了一位特殊的準媽媽,因為擁有極為罕見的血型為該患者的孕育過程帶來很大麻煩。患者是一位37歲的準媽媽,來自新鄉,她的血型是Rh缺失型D--。
  • 【重磅】ABO血型真的與長壽相關嗎?
    在所有的血型系統中,ABO血型系統是最熟為人知的,因為它與輸血密切相關。在生物學和醫學創立發展前,人類對血液的認識僅限於在打獵和戰爭中傷員會因傷口流出大量血液而迅速死亡。一直以來,血液象徵著生命的源泉,被認為是神秘而無所不能的。古時候飲血療法曾在世界上風靡一時。血液被認為包含著靈魂,古羅馬角鬥士勝利後喝下對手的血以增長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