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電影產業都因疫情影響而陷入低谷。
唯獨日本電影不退反進,祭出了一部爆款——
上映72天後,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成功斬獲317.2億日元,正式打破《千與千尋》創下的316.8億日元票房,成為日本影史最賣座的電影。
01
《鬼滅之刃》有多爆?
自去年10月上映以來,《無限列車篇》幾乎以爆炸式的票房增長速度,刷新了日本單日、單周的票房紀錄。
這部史詩級新作,不但以救市之姿拯救了日本的經濟低迷,還在全日本掀起了一股不容小覷的「鬼滅現象」。
影院裡熱映的電影,一共只分兩種:一種是《鬼滅之刃》,一種是其他作品。
其觀影人群,橫跨7~70歲各個年齡層。
成功做到了老少鹹宜,男女通吃。
幾乎每個年齡層的觀眾,都能透過這部作品,找到一定的情感共鳴:
青少年被獵奇故事所吸引,家長被熱血情懷所吸引,老人被日本大正時代的懷舊氣息所吸引……
與此同時,《鬼滅之刃》的影視周邊,也在日本賣到飛起。
幾乎每家便利店,都在賣鬼滅周邊。
很多自動販賣機,都只賣鬼滅產品。
從零食、日用品到家電全面覆蓋,仿佛只要和鬼滅沾邊,產品就一定可以穩賺不賠。
就連JR九州,都蹭熱度推出了《無限列車篇》專列。
很多公眾人物,都自發性地趕來撐場——
山下智久抱著《鬼滅之刃》的漫畫拍照,表示「太好哭惹」;
首相菅義偉在國會答辯,特意引用了《鬼滅之刃》中的名言:「我將全集中呼吸式地回答問題」;
73歲的北野武,直接在電視節目中cos了《鬼滅之刃》的男主。
走紅的同時,鬼滅還興起了諸多專有名詞。
比如,「鬼滅貧窮」,指的是因購買鬼滅周邊而陷入貧窮的狀態。
「鬼滅騷擾」,指的是因鬼滅引發的各類騷擾行為。
日本TBS電視臺,前段時間曾專門在報導中整理了「鬼滅騷擾」的三大套路:
「你居然還沒看過鬼滅嗎?」、「快去看啊」等強迫觀看的行為;
「原來還真有人不喜歡鬼滅啊」等對他人品味進行否定的行為;
製造出不能說「鬼滅很無聊、不感興趣」的氛圍。
就連出門撿垃圾的宮崎駿老爺子,都未能倖免,遭到了記者的「鬼滅騷擾」。
看到這裡,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滋生出這樣的疑問:
《鬼滅之刃》到底為什麼這麼火?
為了解開這重疑惑,下面我們就結合漫畫和劇版,來具體說說它。
02
《鬼滅之刃》憑什麼?
《鬼滅之刃》的廣泛傳播,主要由它的日漫基因所決定。
最近幾年,隨著《死神》《火影忍者》《銀魂》等連載十餘年的熱門作品相繼完結,很多漫迷都陷入了周期性的恐慌:誰來接班《少年JUMP》?
而《鬼滅之刃》的出現,則剛好對這種恐慌情緒做出了適時的安撫。
《鬼滅之刃》是日本漫畫家吾峠呼世晴創作的少年漫畫,自2016年2月15日至2020年5月11日在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現已完結。
作者吾峠呼世晴是一位低調的女性漫畫家。
由於名字比較拗口,所以粉絲一般以「鱷魚老師」稱呼她(她的自畫像是一隻鱷魚)。
到去年9月17號為止,該漫畫的單行本,已經累計突破1億本,是過去十年裡唯一一部能在銷量上和《海賊王》相抗衡的漫畫作品。
三大民工漫
日本漫畫銷量榜的前22名,曾一度被《鬼滅之刃》全部佔據。
而之所以只佔據前22名,是因為它一共只有22卷。
與傳統日漫相比,《鬼滅之刃》一共具有兩大優勢。
其一,是它短小精煉,用緊湊的劇情牢牢抓住了讀者(觀眾)的心。
傳統日漫大多拖沓冗長,常常靠「拉長戰線」來維持熱度。
而《鬼滅之刃》卻完美地規避了這項缺陷——
終極boss鬼舞辻無慘在動畫第 7 集就大大方方地登場,毫不遮遮掩掩。
如此設計,在升級打怪的少年漫畫中是相當罕見的。
其二,是它擁有細膩的情感感染力。
在傳統少年漫裡,女性角色總會被男性凝視所裹挾。
而《鬼滅之刃》卻對女性角色表現出了少見的友好。
一如漫畫家前田久志所評價:
「這是一部女性角色沒有過多性表達的作品,她們很少穿性感暴露的服裝,也沒有過時的『女性應受到保護和退到男人身後』的觀念。她們和主人公一樣需要接受測試和訓練,和其他人一起戰鬥。」
而且,由於鱷魚老師本身是一位女性,所以她還在漫畫中滲透了細膩的人文關懷。
這些人文關懷,在很大程度上,中和了戰鬥場面的血腥氣息。
自去年B站引進劇版之後,《鬼滅之刃》便在我國培養了大量的粉絲。
截止目前,它已經是B站所有番劇裡播放量最高的一部——5.5億。
豆瓣上,有近12萬人為它打出9.1的高分。
就算你沒看過這部動畫,也大概對它有所耳聞。
03
逆天的動畫製作
《鬼滅之刃》的故事以大正時代為背景,發生在一個人鬼共存的架空世界裡。
惡鬼橫行於世,靠食人為生。
只有兩種方法,能夠消除鬼:用陽光照射或用日輪刀砍斷脖頸。
男主炭治郎和家人一起生活在山上。
某天,他下山賣炭,第二天回到家,看到了地獄般的場景:
鬼襲擊了他們家,全家人都橫死在血泊裡。
唯有妹妹禰豆子,雖然異變為鬼,卻保留了人的意識和理智。
為了替家人報仇,炭治郎想方設法地加入了鬼殺隊。
一面用血肉之軀守護人類,一面尋找讓妹妹變回人類的方法。
此後,在各式各樣的冒險中,炭治郎遇到了強勁的對手,也結識了志同道合的夥伴。
而《無限列車篇》所講述的故事,就承接在劇版之後,繼續展開講述。
在設定方面,《鬼滅之刃》依舊遵循了經典的王道熱血漫模式。
很多習以為常的故事設定,都穿插其間:
比如,天賦異稟的主角、在打怪升級中提升能力、正邪之間的二元對立……
不過,它又在很多方面跳出了王道熱血漫的既有套路。
雖然「熱血」依然是作品的精神內核,但它承載的內容卻被大幅縮減。
作者用「親情」元素取而代之,串聯起了整個故事。
如此設置,既可以對動作戲與情感戲做出平衡,又可以狠戳淚點,讓觀眾對角色產生強烈的共情。
此外,動作上的精彩鋪排,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鬼滅之刃》的可看性。
《鬼滅之刃》由動畫製作公司ufotable(飛碟社)親自操刀。
ufotable以華麗的特效、精緻的CG和流暢的攝影運鏡所見長。
很多耳熟能詳的精品番劇,都出自ufotable之手:
《命運之夜》《空之境界》《噬神者》《刀劍亂舞》等等。
《命運之夜》劇場版
在ufotable的加持下,《鬼滅之刃》的魅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比如,劇版的第19集,就曾一戰封神,把一集20多分鐘的動畫,拍出了好萊塢大片的質感——
炭治郎和義勇使用的「水之呼吸」,大量參考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裡的波浪浮世繪。
既有美學依託,又有絢麗的視覺享受,不愧是網友口中的「經費之呼吸」!
如果說,《千與千尋》是一部極具個人風格的作者電影,那《鬼滅之刃》就是一部將各方面做到滿分的商業電影。
《鬼滅之刃》取代《千與千尋》成為「日本影史票房冠軍」,顯然從側面宣誓了日漫的工業化進步。
和《千與千尋》一樣,《無限列車篇》勢必將緊隨其後,成為一部引領時代的電影作品。
據悉,該片目前已確定引進國內。如果順利的話,估計很快就會在國內展開宣傳。
但願接下來,我們能早日與它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