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點我們就擦肩而過了!
有趣、有用、有態度,花兒讓生活更有激情!
--
生活在大千世界的人對花鮮花有著全方位的接觸,全方位的匯合交融構成了鮮花的基本花語,花語的構成主要來自季節、人格、宗教、觀賞、色彩、典故等。
(1)花語與觀賞
花語,是鮮花與觀賞者心靈溝通的產物。
李漁曾談到他眼中的玉蘭花,他說:「玉蘭只需一宿微雨,盡皆變色。」又說:「群花開謝以時,謝者既謝,開者猶開,此則一敗俱敗,半瓣不留」。在充分發掘鮮花之美時,又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有所發現,花語正是在這種發現的基礎上,鑄造而成。
花語是多樣的,又是統一的。
所謂多樣,即一種鮮花,如牡丹花,它的花語可以是「國色天香」,也可以是「管領春風」,也可以是「榮華富貴」。
所謂統一,這些不同著眼點所得出的花語,都出自牡丹是「花王」的地位。
(2)花語與時節
春播秋實,所有花卉樹木都是依順四季時令生長,開花結實的。對於常見的鮮花,古人曾不斷觀察其生長規律,並總結出了《二十四番花信風候》。
古時小寒至穀雨為八個節氣四個月,共120日,應24種花期,謂有24花信風,24花候,每5日一候。
小寒三候:梅花、山茶、水仙
大寒三候:瑞香、蘭花、山礬
立春三候:迎春、櫻花、望春
雨水三候:菜花、杏花、李花
驚蟄三候:桃花、棣棠、薔薇
春分三候:海棠、梨花、木蘭
清明三候:桐花、麥花、柳花
穀雨三候:牡丹、荼蘼、楝花
不少季節以鮮花為名,如彝族的傳統節日:農曆二月八日馬櫻花節。馬櫻花為彝人的聖花,保佑幸福;滿族農曆五月有「年息花節」,年息花即杜鵑花。
如今以花興市、以花命名的活動就更多了,揚州的「瓊花節」,上海南匯的「桃花節」,上海徐匯的「桂花節」,洛陽的「牡丹節」等。
(3)花語與典故
古代的許多故事典故,又正是許多花語的出處,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語出司馬遷)、「連理枝」、「出水芙蓉」等。如「連理枝」,所表達的就是恩愛夫妻的花語,自古以來一直是家庭追求的境界。
(4)花語與色彩
色彩是有感情的,不同色彩的鮮花,可以讓人們產生微妙的感情變化,產生豐富的聯想。
紅色的鮮花,可以使人興奮,很多紅色鮮花的花語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如「希望」、「活力」、「激情」、「歡樂」等。
黃色是富貴的象徵(也有其歷史原因)。黃色鮮花如向日葵、康乃馨、萱草、美人蕉、大麗菊、臘梅等。
黃色傾近紅色,則是橙色,橙色能體現光輝、溫暖、歡樂、熱烈的情緒,也是一種尊嚴、高貴、權勢、富裕的象徵,這是橙色鮮花花語的基調。
白色鮮花象徵純潔無暇、高尚、神聖、清淨、素雅善良。百合花、梔子花、茉莉花等都是著名的白色花卉。
紫色鮮花主要見於紫羅蘭、蝴蝶花、辛夷、紫藤。這些花的花語可以與高貴莊嚴、權威、清雅深遠、幽邃等結合起來。紫色能使人產生一種超越自然的安靜感,是一種神秘色彩。
黑色的花卉是鮮花中最少見的品種。可使人產生神秘、莊重的感覺。實際上純黑色花卉是沒有的,只是濃鬱的紫色產生黑色的感覺。主要的黑色鮮花有黑牡丹、黑鬱金香及黑菊花。
綠色象徵和平,綠色鮮花品種較少,如菊花中有「碧綠」、「油綠」等,都是鮮花中的珍品。
花的顏色選擇也大有學問。
一般在喜慶吉祥的場面,花色以紅為主,烘託熱鬧;
悼念活動,宜選黃、白、藍、紫色的花,常用菊花、松柏枝,以示哀思。
(5)花語與宗教
人類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孕育宗教。
聖誕節裡隨處可見的塔形的聖誕樹和豔紅的聖誕花,是基督教的恩物和標誌。
「曇花一現」其實是佛教用語。「如優曇缽華,時一見耳」,優曇缽花就是曇花;與佛教最密切的鮮花是蓮花,佛門弟子專心念佛,被稱為「口吐蓮花」。
(6)花語與人品
一種偏愛,正是一個人情趣的顯示;一種花木的性情,即是人的寄情產物。
周恩來總理最愛海棠花,當年總理在南京與國民黨談判的時候,梅園新村的住地種有許多貼梗海棠,周總理會在海棠花下,思考國家的前途命運;1954年周總理赴日內瓦開會,鄧穎超剪下一枝海棠花製成標本,壓夾在書中託人捎給周總理。在周總理心中,海棠花凝聚了祖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
花匠說 - 用花妝點生活
分享養花護花乾貨,讓花匠君陪你一起裝飾多彩的家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