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據網絡。
「這電梯一上一下收費兩元錢,比坐達州的公交還貴!」昨日,外地來達州出差的孟先生打電話向華西城市讀本反映,他到達州市通川區荷葉街江州大廈辦事,坐電梯上樓辦事,結果上下一次被收取了兩元錢,而且沒票據。「這在其他方從來沒遇到過。」
目擊:電梯專人收費
孟先生所說的收費電梯位於荷葉街323號。昨日上午,記者前往現場看到,該樓屬於20層的商建樓,共2部電梯,住了上百戶居民。
在兩部電梯門口,都寫著收費字樣,「各位來客注意,坐電梯上下每人每次要交一元錢,請自覺繳納」。
記者進入2號電梯,電梯中坐著一位年逾7旬的老人,專門幫乘坐人員按樓層號碼,並向外來人員收取費用。據這位自稱姓陳的奶奶介紹,自己就住在該樓裡,從去年開始,閒著沒事,就一直在電梯裡協助收費。「每天早上從8點一直到晚上10點,中間吃飯時間休息一下。一個月大概收取1500元左右。」
答疑:收費維持運營
據了解,該樓層於1997年建成後投入使用,剛開始是由開發商收取電梯費用,後因開發商離走,電梯停運半年。又因高層居民出行不方便,才又投入使用。
據陳奶奶介紹,以前是從外面請的人收取,由於工資低,工作枯燥,幹一段時間就走了。「對於收費我們也表示很無奈。」老人算了一筆帳,總共兩部電梯,每部電梯的開銷包括,維護費用一年5000元,電費每月400元,安全員工資每月150元,收費員每月工資400元,
這些支出都只能依靠電梯每月收費得來的1500多元來支付。「一上一下各收取一元,都是業主們商量的結果。包括業主們每戶每個月也交26元。」老人介紹說,由於是單體樓,沒有物業管理,全靠業主商量著辦。當然也不是所有外來客人都收費,學生從來不收費,經常出入裡面辦事的人,一天也只收取兩元錢。「收費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個別人員甚至惡語相加。」
老人表示,由於家人反對,加之電梯空間狹小單調,她每個月只上1號到15號,下半月其他人做。「每天的工作除了幫客人按電梯,記錄收費情況,每季度還要向居民公布電梯收支費用,貼在電梯中以便居民監督。」
建議:收費應該合理
一上一下收費兩元,是否涉嫌亂收費呢?記者採訪達州市價格監督檢查局。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說,還從沒有接到過類似電梯收費的投訴,建議記者向收費科進一步了解。
收費科的肖先生介紹,之前還從沒有涉及到關於電梯運行要收費的事情,它既不是政府定價,也沒有納入政府指導價,應該算市場行為。但這作為小區物業的部分,可以根據去年出臺的新的物業管理條例來解釋。該條例明確由各區(市)縣價格主管部門和房管部門制定指導性意見,然後由縣級政府發布。跟其他各地一樣,目前達州各區(市)縣都還沒有出臺具體的指導意見,如果小區業主認可,並且大家達成了一致意見,就應該說合理了。「價格主管部門可以指導協調,但不能收得太離譜,否則就亂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