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乾》裡有一句話:「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說的是同類的事物會相互感應。
若是用現代物理學來解釋,即為「共鳴」,它指的是物體因共振而發聲的現象,比如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個振動發聲時,另一個也會發聲。
不管是在易經還是現代物理學,兩者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當某件事情發生前,該事件的陰陽五行屬性所產生的場力,與周圍的一些看似無關的現象產生共振,而在預測時便提前顯示出該事件的吉兇成敗,此即為外應。
所以在諸多術數中,不管是奇門遁甲、梅花易數、大六壬還是拆字等,外應都是預測師非常重視的一種能力,對外應的把握、領悟和運用,甚至可以讓預測師做到不起局也能鐵口直斷。
現實中很多人都有過類似或者聽說過這樣的經歷,比如某人某天突然心神不靈,做飯不小心弄傷自己,沒過多久就會有自己親人出事的消息傳來;
再比如,某天要出門辦事,但一出門就遇到堵車,一路上又總是遇到紅燈,那麼要去辦的事情,不會順利處處受堵。
再有見著喜鵲,喜事來臨,烏鴉報喪一類。
這些事情,有的是巧合,有的卻是冥冥之中那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提前做出預示。
對於預測師來說,不僅要把握運用好外應,還需要正確區分是巧合還是真正的外應。在事情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外應,其實是宇宙中提前透露出的事情發展的吉兇,捕捉到了它,我們就能提前看出事情發展的吉兇禍福了。
而外應最常用的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外應所顯示的象數來判斷吉兇,一種是以外應出現的時機起局來斷事。不過,此文主要探討的是第一種形式的外應判斷。
下面便以一個測字先生的故事來感悟下外應的神奇之處。
話說有一個測字先生測字的本事非常高明,有兄弟三人故意去踢場子,三兄弟都以一個「豬」字讓先生測自身將要發生的事情。先生告訴老大,有人請吃飯;告訴老二,有人送衣服;告訴老三,會挨頓揍。過了不久,便一一應驗。兄弟三人不解,回來找先生問原因。先生給他們解釋測字的原理。三人在問字的同時,旁邊恰巧有一個豬圈,先生便以通過這個「豬」字,將三人要問的事情,與豬圈裡豬的表現關聯起來。豬第一次叫喚,主人以為它餓了,給它餵食;第二次再叫喚,主人以為它是冷了,給它鋪了稻草;第三次豬又叫喚,主人生氣了,抄起棍子揍了它一頓。三兄弟問事的時間,恰巧與豬叫的時間相吻合,於是,先生便以豬的遭遇來給三兄弟下結論。
下面說一個本人曾使用外應進行預測的案例。
有次我朋友請客吃飯,理由是想麻煩我為他預測下這次是否能成功升職。
約好時間,約好地點,見面後便往飯店裡走,我朋友穿過一樓徑直往二樓走,到了二樓靠窗位置坐下,我們便聊起他是否能升職一事。
剛要起局預測,此時飯店服務員前來打斷我們,不好意思說道此桌已有客戶提前預定,讓我們換個雅座就餐。
服務員說僅一樓有空桌,於是我們來到一樓某空桌位置坐下,我朋友便接起剛才讓我預測一事的話題。
於是我跟他說了四個字:不升反降。
他驚訝道:你不是還沒起局嗎?
於是我就跟他解釋了此次斷語的根據,外應的原理。
後面果然如我所說,不但沒有升職反而降職。至於因何降至,這裡就不說了。
所以說只要掌握好外應,運用得當,即使不起局也是可以預測神準。
不過真想在外應出現的那一刻有所感應,需要自己平時多加練習,細心會悟才能真正做到得心應手,而不是把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不管是常事還是異事都當作外應作為判斷的依據。
如果對外應非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梅花易數》的外應篇。
另附上秘傳奇門外應歌訣:
遁甲玄妙,應知三要,耳之於聽,寂聞其音,目之於視,祥察其形,心之於思,澄慮感悟,融會妙用,可通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