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在全國部署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三年來,浙江各地各有關部門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積極探索、創新實踐,取得了不俗的戰果——三年來,我省共打掉黑惡犯罪團夥3400餘個,其中「套路貸」犯罪團夥1310個,破獲各類刑事案件4.79萬起,查扣涉黑涉惡非法資產284.26億元。
在推進專項鬥爭的過程中,浙江堅持邊推進邊總結邊提高,積累了寶貴經驗,完善破案攻堅機制、固本強基機制、考核評價機制,真正做到打防並舉、標本兼治,提高了專項鬥爭專業化、法制化水平。
眼下,在進入「長效常治」開局起步的階段,浙江將重點落在健全完善涉黑涉惡違法犯罪防範打擊長效機制上,確保掃黑除惡工作常態化,從源頭上防範黑惡勢力滋生蔓延。
抓得住、捕得了、訴得出、判得下
完善破案攻堅機制確保蹄疾步穩
衡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效如何,重要檢驗標準之一就是,是否依法打掉一批人民深惡痛絕的黑惡勢力。
三年來,我省公安機關先後組織開展10次「錢潮」系列集中統一行動,聚焦建築工程、農村基層、信息網絡等重點領域,分重點、有步驟、持續性地推進黑惡勢力犯罪打擊工作,形成波浪式、疊加式的打擊高潮,對黑惡勢力展開強大攻勢。
省公安廳還籌建了部級網絡「套路貸」犯罪研判中心,開展網絡「套路貸」犯罪大數據偵查研究和全鏈條打擊,研判發現了貴州、雲南、河南等外省活躍「套路貸」APP20餘款,為全國整體打擊提供支撐。
既要打得狠,又要打得準。省級政法機關先後出臺辦理「套路貸」案件指導意見等10餘個規範性指導文件,組建法律政策專家組,常態化運行提前介入、疑難案件會商等機制,確保犯罪嫌疑人「抓得住、捕得了、訴得出、判得下」。三年來,全省審結涉黑案件460件、涉惡案件1995件。
在推進專項鬥爭的過程中,我省還建立完善了涉黑惡財產處置工作機制,精準「打財斷血」,推動形成了黨委領導、法院主導、各部門協調配合的涉黑惡案件財產執行攻堅大格局。省法院創造性實行的「一元拍」,截至12月20日已成交金額8.25億元,大幅提升了涉案財物處置效能。
辦理一案、警示一片、淨化一方
完善固本強基機制確保動真除患
如何鞏固和深化專項鬥爭成果?我省不斷在源頭治理上下功夫,將社會治安、金融放貸、工程建設、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納入全省「十大專項行動」,切實消除行業亂象。全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共立案查處各類市場監管行政違法案件12.94餘萬件,其中查處各類網絡違法案件2.09萬餘件。
我省在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時,並不是一打了之,而是邊治邊建。全省各地各部門開展了「一案一整治」,起到了辦理一案、警示一片、淨化一方的效果。
台州緊緊抓住「三書一函」這一牛鼻子,以此撬動行業領域部門主管力量,構建行業領域亂點亂象整治新格局。截至今年12月初,全市公檢法紀部門共發送「三書一函」165件,已經全部完成整改。
比如,臨海市公安局在偵辦朱某利等涉黑惡案件時,發現犯罪嫌疑人存在利用無證經營的公司長時間從事高利貸、「套路貸」等違法犯罪行為,行業主管部門存在監督管理不到位等問題。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金融辦收到「公安建議函」後,立即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利用金融系統監測防控平臺,找準重點、分析研判,及時反饋整治進展,經監管部門整治,該市金融系統基本實現行業清源。
為了切實剷除黑惡勢力土壤,我省還大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統籌基層資源力量,構建完善「一中心四平臺一網格」上下聯動、左右協調的縣域社會治理新模式,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防止黑惡勢力邊打擊邊滋生。
反映民意、匯聚民智、保護民利
完善考核評價機制確保人民滿意
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專項鬥爭評價體系的重要導向,我省在平安浙江建設考核體系大框架下,就建立完善了以此為標準的考核評價體系。
我省每年制定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考評辦法,將線索核查、案件辦理、打財斷血、打傘破網等掃黑除惡各項工作,細分成10餘個大項20餘個小項,科學反映各市工作優勢和弱點,綜合考評各市工作成績,實行過程性考核,每季度考評一次,營造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
溫州公安在全省率先推出「掃黑除惡綜合指數」,代替「一刀切」「扁平式」的考核機制,主要評估黑惡打擊、涉網黑惡打擊、打財斷血等6大板塊。實行每周更新通報、設置公安網專欄飄窗,營造「找差距、補短板、爭先進」的工作氛圍,今年以來已經發布20餘期。
寧波公安則連續2年將掃黑除惡作為月度考評的獨立榜單項目,及時調整評估內容,形成了重點突出、動態靈活、導向明確的工作引導機制。
與此同時,我省還選擇第三方測評機構,每年對全省90個縣(市、區)開展調查測評,將群眾滿意度納入考評範圍,切實體現專項鬥爭的人民屬性,確保掃黑除惡始終反映民意、匯聚民智、保護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