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聽過這樣一個詞——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是要告訴我們,細節有時候會決定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反過來思考一下,是不是注意到了事物之中的細節,就能避免失敗了呢?這個的答案是肯定的,在春秋時期的《鬼谷子》之中,就提到了關於細節的問題,在書中寫的是: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覆,觀其所託。故用此者,己欲平靜以聽其辭,察其事,論萬物,別雄雌。雖非其事,見微知類。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符應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不論是舉止行為,還是語言,更或者是不說話,於此相關人的情緒都能在其中看見一定的端倪,鬼谷子在本節之中說出了細節的重要性。鬼谷子認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提前考慮好各種方面的細節,保證了細節才能保證事情的萬無一失,獲得最後的成功。雖然有時候,急中生智是一件非常難得的智慧,但是這不能作為人追求的智慧,獲得這個智慧的人也並不能過於依賴這個智慧。特別是在與他人交談的時候,我們不能想著急中生智,而是要努力做到交談之中的細節,通過一個細緻的準備和展現,就能在很大的限度之中,提升自己在交談之中說服對方的機率。

歷史上有名的人士,大都有著很高的自我修養,例如特別是他們對於細節的在意,並不是普通人可以想像得到的。我們往往只知道這個人的厲害之處,卻不知道這些人為了成功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少了對細節的把握,就會讓我們在計劃之中寸步難行;相反在平時之中更加注意細節,就能減少很多造成失敗的因素,這樣就能讓我們的成功來得更加踏實,這就是像如今世界上很多的百年企業,例如瑞士手錶,為什麼這些企業持續了一個世紀,依然存在與這個世界上,除了企業在與時俱進的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因素是這些企業非常在意細節,小到一絲一毫,都非常的細緻,這樣才造就一個個企業的成功和後期的穩固。

在春秋時期,也發生過關於細節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楚國,楚國國內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戲子,名叫優孟,楚莊王對這個戲子非常的寵愛。當時的楚國賢相孫叔敖剛剛去世,有一次,優孟在郊外遊玩的時候,遇見了孫叔敖的兒子,優孟發現他非常落魄,落魄到什麼地步?落魄到一個賢相的兒子終日砍柴而生。優孟的心中非常感慨,於是決定幫助他。優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考慮之後,決定為他製作一套孫叔敖生前經常穿的官服。不僅僅如此,優孟還細心地模仿孫叔敖生前的一舉一動。

之中的有一天,楚莊王在宮中宴請大臣,優孟抓住了這個機會,穿上了自己製作的孫叔敖官服,走進了宮宴之中。楚莊王看見這樣的情形之後,驚訝地站了起來,以為是孫叔敖復活了,連忙走進看看,走進了之後才看出來是優孟裝扮的。楚莊王並沒有對優孟做出責罰,反而想到了孫叔敖生前對楚國做出的貢獻,對優孟說:「你若是有著孫叔敖的才能,我願意拜你為相。」優孟面對楚莊王這樣的話,不以為然的說:「那又有什麼好處呢?我死後連我的後代都保證不了正常的生計!」楚莊王聽到了這句話之後感覺非常的困惑,就問優孟為什麼這樣說,於是優孟就將孫叔敖兒子的現狀告訴了楚莊王。楚莊王聽完之後才一下子醒悟了,馬上就下令將孫叔敖的兒子招入朝中,對他加以撫恤。就是這樣,優孟幫助了孫叔敖的兒子,幫助他擺脫了砍柴而生的生活。

為什麼優孟會想出裝扮孫叔敖這個計策來幫助孫叔敖的兒子呢?我們可以想想,如果優孟沒有用這個計策,而是直接的向楚莊王進言,這樣恐怕就不會獲得想上面一樣的效果了。優孟沒有選擇直接進言楚莊王,而是花了很多時間來模仿孫叔敖,通過細節的表現,來對楚莊王進行進諫,讓楚莊王明白孫叔敖已經去世的這件事情,也讓楚莊王清楚的明白孫叔敖對楚國做出的貢獻,這樣就能達到幫助到孫叔敖兒子的效果。這種做法不但能讓孫叔敖的兒子能夠過上平穩的生活,也能讓朝中的其他年級已經很高的人,心裡得到一定的慰藉。

由此可以看出,想要達到成功說服他人,首先就是要做到鬼谷子在書中所說的「己欲平靜」,做到了讓自己心裡平靜,就能不會被急躁的心情影響到自己的決定。優孟的成功主要是體現在他模仿孫叔敖的細節上,一個一個小小的細節,才會讓整個模仿的人物成真,正所謂,細節成就完美。決定一個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於細節的掌握上,離開了對細節的把握,就會讓之前做出的很多努力付諸東流,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