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瘋狂肉食者」,名叫弗蘭克·巴克蘭(Frank Buckland),出生於1826年,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瘋狂的博物學家之一。
在現代人的觀念裡,保護野生動物,已經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但是對於200年前的人們來說,所有動物都是可以吃的,區別只是好不好吃。至少到了19世紀初,英國人依然喜歡吃一些「野味」,比如海豹、海豚,以及各種各樣的鳥類。人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直到一些「精英階層」提出反對意見。
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每個英國人似乎都充滿了「文明人」的自豪感。實際上,為了讓自己更好地體會這種自豪,不僅是英國人,很多歐洲國家都不約而同地舉辦各種展覽——尤其是來自被殖民的「落後地區」的展品,格外受歡迎。
正因為如此,很多精英人士認為,要和「野蠻人」區別開來,就一定要更加文明才行。比如在飲食上,不能再亂吃各種動物了。於是,很多英國人開始自覺地拋棄亂吃野生動物的習慣。
凡事都有例外,尤其是那些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人。
弗蘭克·巴克蘭的父親威廉·巴克蘭,就是一位「動物愛好者」。他在家中飼養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比如刺蝟、蛇、老鼠、龜、猴子、變色龍,以及其他各種飛禽走獸。雖然他的動物們給鄰居帶來了無數麻煩,但是威廉·巴克蘭一直無動於衷,沉浸在自己的樂趣中。
這種對動物的好奇心,成功傳染給了自己的兒子弗蘭克·巴克蘭。青出於藍勝於藍,弗蘭克比他父親更加誇張,他開始用吃掉各種動物的方式,展現自己的好奇心。
馬、鴕鳥、老鼠、蛙、蝸牛、野兔、果蝠、袋鼠……你能想到的很多動物,都曾經在弗蘭克的餐桌上出現過。
對於他來說,吃這些動物不僅僅是為了品嘗味道,更是一種樂趣。弗蘭克還把這種樂趣分享給別人,他的朋友經常被邀請過來,嘗試各種肉類。曾經有一位客人抱怨,說「早餐吃鱷魚實在是吃不來」。
弗蘭克和幾個志同道合者,創辦了英國動物環境適應協會,他自己任協會秘書。不要認為這個協會是個保護動物的組織,恰恰相反,該協會的宗旨就是鼓勵人們嘗試各種動物,讓英國人能享受美食。
據說,該協會創辦後的第一次正式晚宴,會員們在一起嘗試了各種特別的菜品。其中最先上來的是中國的三道「高湯」。英國人的評價顯然不高,他們認為燕窩湯「黏稠如糨糊,風味獨特」,海參湯和鹿筋湯也被認為像膠水一樣。
協會會員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嘗試世界各地的奇特美食,所以偶爾吃到不合口味的,很正常。他們還舉辦了一次馬肉宴會,其中的每一道菜的主料都是來自馬。結果可能是吃得太多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廚師水平不行——弗蘭克第二天噁心了一整天,感覺吃馬肉在英國是不可能推廣開來了。
弗蘭克和動物園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因為他不僅有外科醫生執照,還是著名的博物學家。動物園很願意有這樣的專家幫忙,即便僅僅是幫忙驗屍。而弗蘭克最著名的事跡,也正和動物園有關。
他的一位朋友在動物園工作,有一次弗蘭克聽說動物園的一隻豹子死了,於是他趕緊去找朋友,希望能拿到一些樣品研究。動物園的負責人非常激動,一位專家前來過問動物的死亡情況,一定是為了驗屍——如果能找到豹子的死亡原因,動物園就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結果,工作人員就把早已掩埋的豹子挖出來,送到了弗蘭克家中。很快,已經開始腐爛的美洲豹,被端上了弗蘭克的餐桌,他吃完之後的評價是:「那味道不是很好。」
除此之外,野牛、長頸鹿、蝰蛇、犀牛……甚至是已經腐爛的熊,弗蘭克都嘗試過。
弗蘭克致力於改變英國人的飲食習慣,讓更多的肉類被端上老百姓的餐桌。但他也承認,有些動物確實不適合人類吃。比如燉鼴鼠、麗蠅、蠼螋,弗蘭克認為吃起來太苦了……吃鼴鼠倒是還能理解,吃麗蠅是什麼心態?又要用什麼樣的烹飪手法呢?
什麼動物都要嘗一嘗這種心態,並非弗蘭克獨有,當時的大多數冒險家都這樣。
比如達爾文就曾經參加了一個「饕餮俱樂部」,每周都和大家一起嘗試一下各種奇怪的食物。另一位名叫高爾頓的探險家,還專門進行相關科普,告訴人們在荒野中走投無路之時,可以吃什麼救命。比如他認為「腐爛的肉對快要餓死的人來說是沒有毒的」,而且只要跟著胡狼、烏鴉,或者禿鷲,就能尋找到這些「美味」。那些諸如蝗蟲的昆蟲,更是含有高蛋白的優秀食物,而且到處都能遇到,在高爾頓眼中也是探險家的美食。
庫克船長在太平洋島嶼冒險的時候,曾經嘗試過河豚。這種鼎鼎大名的美食毒性很強,處理不乾淨肯定會讓人送命,而庫克船長那個時代的隨船廚師,應該水平不咋地。幸好,他只吃了一點點,之後僅僅是大病了一場。
對於滿世界亂跑的英國探險家而言,嘗試各種奇異動物,不僅是出於好奇,更是保住性命的手段。和曾經的水手們只能吃生滿蛆蟲的餅乾相比,鴕鳥和土撥鼠絕對算得上是美味了。
這種伴隨著殖民步伐的冒險心理,其實早已經深入了歐洲人的骨髓。弗蘭克·巴克蘭對各種食物的嘗試,還真不僅僅是好奇心的問題。就像他自己所說的,要豐富英國人的餐桌——雖然這種想法沒有成功,但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確實有意無意間把把自己當成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爭取讓全球的奇異美食擺上英國人的餐桌,也是很正常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