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二年級語文第一單元期末複習綜合測評卷,很多資深教師建議當作複習查漏補缺卷,題型針對性強,知識點全面,個別難題可以用排除法來解決。
第一題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考查學生正確拼讀生字拼音的能力,平時注意發音標準!
第二題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考查學生對多音字的辨析理解記憶能力,靠平時多仔細分析記憶和積累儲備。
第三題根據拼音寫詞語,考查學生對課文生字詞的拼讀理解和記憶書寫能力。
第四題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生活常識。可能個別小朋友不知道指南針,但其他的認識,這個排除法也能連對。
第五題考查學生的換位思考思維能力。換偏旁成新字,再組詞,需要平時對生字字意和結構的理解,以及對所學生字的一個歸納總結分類記憶的能力。
第六題考查學生對詞語搭配的理解應用能力。題1考查學生對量詞的搭配運用,題2考查學生對形容詞的搭配運用。
第七題讀句子,選填合適的動詞,考查學生靈活正確運用動詞寫句子的語言思維能力。
題1考查青蛙跳上荷葉的一系列動作的理解。題2考查學生對「穿衣服」和「披袍子」的理解運用。
第八題照樣子,寫句子。仿照樣句,創造新句,首先要弄明白兩個短句之間的關係。
如題1,前句的「溫和」與後句的「暴燥」是反義詞。那我們在造新句時,也儘可能的讓新句的前後有點相反的意思。準沒錯!
又如題2,這是一個排比句,各短句間是並列關係,即沒什麼關係,我們可以天馬行空,隨便編,隨便寫。
第九題選一選,考題極具代表性,考查學生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延伸能力。注意關鍵詞:「飄浮」,「傳播」,「野外觀察」。
第十題的文章特色與課文內容類似,都是在介紹植物的種子是如何傳播出去的。
題1,在閱讀短文時,每讀到一種植物,就用筆標記一下,以免漏記漏數。
題2,找到相關植物段落,然後通過相關句找出對應的動作詞,最後連線。
題3考查學生平時對大自然的細心觀察能力。這裡說一下,個別不知道植物傳播種子方法的,可以引用課文內容,即課文內的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也是可以的。
第十一題看圖寫話
認真觀圖,看看圖中有些什麼。
圖1,太陽底下,有一隻雞媽媽,一隻小雞,兩隻雞背向而行。
圖2,小雞在哭:「我要找媽媽」,天上有一隻燕子正飛向小雞。
圖3,天上的燕子在和雞媽媽在說些什麼。
圖4,雞媽媽一邊把小雞護在翅膀內,一邊在和燕子說些什麼。
結合四幅圖,會產生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想想圖1母雞和小雞的行走方向,以及圖2小雞的話,會不會是小雞跟雞媽媽走散了?
圖2的動物是小雞和燕子,圖3的動物是雞媽媽和燕子,而圖4出現了雞媽媽和小雞以及燕子,燕子分別出現到三隻小動物一起出現,什麼原因?想想圖Ⅰ,應該是燕子幫小雞找到了走散的媽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