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中在籌備一項活動,如果幾個組織者把大家都拉進一個群,徵詢群眾的意見,我想大部分時候是沒有結果的,左聽一下右聽一下,很少能有統一意見,還耽誤時間。
這時候如果有一個有權威的人,直接定奪反而是個最明智和高效的方法,方案一旦定了,其他人也不會有啥意見,服從就行了。
在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書《這樣和世界相處》認為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其實都包括了自己的生存模式。他在書中總結了四種常見的生活風格
第一種 支配統治型
文中開頭的那位定奪者就是典型的支配型或領袖型的,他們是通過正當的方式,讓別人主動願意跟隨你,支持你。
這都是正向的,但還有一種支配性的就很可怕,喜歡支配和統治別人,會通過控制別人獲得滿足。這種支配統治型的人格和我們所說的領袖型的人格還不一樣,這種是強迫你、威脅你,用你不喜歡的方式來讓你服從。
就如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母,生前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人,家裡的一切都是由她負責的,不但把自己的老公蘇大強壓製得服服帖帖,甚至連女兒她都把控得非常嚴格,這樣的家庭裡造就出來的人,要麼表面服帖,要麼逆反;女兒明玉一直跟老媽對著幹,年紀輕輕就離開了家獨自闖天涯;而蘇大強像變了個人,從生活的奢侈、到追求小保姆、被壓抑多年的情緒反而在蘇母去世後似乎還有些竊喜和解放的意思。
第二種.索取型
這種人做什麼事情都很被動,希望有人給我啥都安排好。這種人在包辦的家庭中比較容易出現,等走出家庭之後還是會繼續用這種方式向別人索取。
反思自己有點兒這類型,比如一桌人在吃飯的時候,總有人幫你夾菜,斟茶倒水,很有眼力勁兒,有些時候我也想主動幫別人倒倒水,但是倒兩下之後又忘了。當然我這種「索取」並不嚴重,至少自己還是主動求變的。
有一些在家裡被寵溺慣了,平時什麼都被安排好了,到了社會上還是非常不主動,什麼都是聽從安排,坐等吃勝利果實的人,很明顯也不會很受大家的歡迎。
第三種 是迴避型
沒有信心,不敢面對生活中的問題,遇到點什麼問題就習慣性地選擇逃避還死要面子。
我想到最典型的就是我的父親。父親1米78的個子,高大威猛,小的時候總認為他是家裡的頂梁柱,無所不能,後來家裡有了一攤生意,母親負責對外銷售進貨,父親負責內部管理,但後期忙不過來,父親也幫著出去送貨、要帳。
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出差,發現一與人打交道他就怵頭,怕求人,擔心丟面子,而且別人稍微一為難,他就退宿,看到這些,出身牛肚不怕虎的我便挺身而出,甚至有了保護父親不讓他受委屈的想法。
原來父親也有另外一面。
第四種 社會利益型
這種風格的人能夠與別人合作,有著親社會行為。通常小時候家庭成員相互理解尊重,有著和諧家庭氛圍的人會有這樣的生活風格。這樣風格的人主要表現就是喜歡跟別人打交道、熱心、會為他人考慮,照顧別人的感受。
有一年北京市商務局組織轄區裡的高新企業出國考察,我代表公司參加,一行十人,到了機場後有一位個不高的男士,長得有點像李雪健,總是幫別人跑前跑後地,熱情地幫助這個幫助那個,後來熟絡了,他更是在別人吃飯的時候,幫大家沏茶倒水,後來我才知道他的強打背景:他是9個公司的老總。
如此能放下身段去幫助別人,真的讓人佩服。聽說他是從基層一步一步邁上來的,我想在成功的道路上,他的這種服務意識一定幫了不少大忙。
怎麼樣看看上面4種類型的人,是不是你在生活中經常能碰見,如果有也歡迎留言交流。
周末愉快哈!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