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什麼要9月1日開學? 這是誰定的?!
今天就是9月1號
這意味著什麼?
熊孩紙們,終於要開!學!啦!
解放了自己,也解放了爸媽
這感覺果然太爽啦!
但對於另一些中小學生來說,這是個sad的日子,因為開學了……又要重回學校面對作業、補習了……
今年的開學恰逢遇上周末,正式開學為9月3日。
從小學到大學畢業,我們前前後後大概要經歷32次開學。
可為什麼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都默契的集體選在9月1號開學呢?要知道,每個國家的開學時間都不一樣。比如日本和德國都是10月份,澳大利亞則是8月初。
今天小海豚就來給你說一說,不算科普,純屬炫耀!
其實真相是:
早在1912年,孫中山政府就定下了9月1日的開學時間,20世紀初,清政府命張百熙、榮慶、張之洞以日本學制為藍本,重新擬訂學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頒布了《癸卯學制》,這是中國近代首部由國家頒布的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的系統學制,其中首次明確了全國中小學統一的開學時間,相當於公曆的9月初。但因為當時仍在使用農曆,所以9月1日開學的說法還不能確定。
等到1912年,孫中山先生宣布中國將農曆改為世界通用的公曆。當年9月至次年8月南京臨時政府又陸續頒布了各種學校規程,史稱《壬子癸丑學制》,這才確定了公曆的9月1日是全國統一的中小學開學的時間,並且延續至今。
此外,小海豚分析,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季節氣候原因
一般來說,陽曆的九月是中國農曆的初秋,暑期基本結束,天氣逐漸涼爽,人更能靜下心讀書,學生也經過了兩個月的休息調整,充滿活力,可謂開學的最好時間。而選擇一號開學,有重新開始的意思,也能更方便計算課時。
2
農閒農忙
開學時間在秋季,是為了配合農業生產周期,包括農忙勞作、收成完才能攢到學費等因素。這與許多節日選擇日期的原因是一致的。引進西曆以後,定在9月1日開學是對歷史習慣的沿襲,也是對農業生產周期的配合,畢竟咱們是個農業大國。
3
時間邏輯
萬年曆上通常會顯示宜忌習俗,九月一日那天剛好宜入學。再加上9月10號是教師節,如果學生9月11號才開學的話,教師節老師只能自己給自己過了。
4
計算邏輯
9月1號到1月10號,合約130天左右。這樣才能吻合課時的分配,上半學期130天左右,下半學期140天左右。2月份開課的時間段是上半學期,6月到8月就開課的話,一來完不成上半學期的課,二來身體弱的還可能會中暑。
最後,小海豚祝天下學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最後的最後,小海豚為大家推薦一個公眾號——幼升小家長通。
樣式、排版、編輯:小海豚
來源微信公眾號:幼升小家長通(ID:youshengxiao)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