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申花迎來了自己的27歲生日。作為一名「90後」,他陪伴了不止一代人成長,帶給球迷們許許多多來自足球的快樂和記憶。今天,發布君為您講述 「關於申花的27件事」,我們一起祝他生日快樂!
1.1993年,申花誕生
27年前的今天,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正式成立。這是全中國第一家完全脫離體委、足協等行政機構的職業足球俱樂部,標誌著中國足球運動開始邁向職業化。「申花」二字最初由上海申花集團出資創立得名,經歷時代變遷,商業元素逐漸淡去,「申花」二字與球隊合二為一,成為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印記。
2.根寶上任後的工資單
申花創建後,球隊也迎來了第一位主教練徐根寶。在主教練徐根寶上任之後,他的工資才確定為每月3000元。隨後他為隊員擬訂了工資單,將工資分高中低三檔,範志毅和李龍海為高檔的2500元;成耀東、劉軍等六名隊員中檔,為2000元;吳承瑛、謝暉等年輕隊員是低檔的1000元。另外每場比賽有贏球獎金,主力隊員為3000元,替補隊員為500元。
3.根寶和他的誓言
在申花成立大會上,徐根寶直接提出了要將隊伍帶進聯賽前六名的目標,「如果打不進前六,我就自炒魷魚」,引來了會場內的鬨笑聲。那一年,申花獲得季軍。1995年甲A聯賽,徐根寶帶領上海申花繼續高舉「搶逼圍」戰術打法,在北京國安、大連萬達、廣東宏遠等眾多強隊中脫穎而出,一舉獲得了甲A聯賽的冠軍。離開申花後,徐根寶駐紮崇明,在「十年磨一劍」後為申花持續輸送人才,曹贇定、柏佳駿、朱辰傑、蔣聖龍、劉若釩、周俊辰等人先後加盟申花,創造更好的成績。
4.範志毅,申花的象徵
在申花球迷心中,「範大將軍」範志毅一直是申花的象徵。人們欣賞他的球技,更為讚嘆的是他敢搶敢拼的性格。1997年甲A聯賽最後一輪,申花隊遭遇55場聯賽不敗的大連萬達。那場比賽中,範志毅因為吃到紅牌被罰下場,但是在離場之前,他鼓勵隊友們繼續戰鬥,這一幕也成為了甲A聯賽上的一個經典時刻。那場比賽,主場作戰的申花最終4比2戰勝對手,終結了對手的不敗神話。
5.第一進球和第一外援
一直以來,申花都以「領先一步」為球隊的口號。在外援方面,上海申花同樣是中國足球的先驅。1994年,20歲的瓦洛嘉加盟申花,在此之前,他只是一名聖彼得堡輕工紡織學院的大學生,帶著休學一年為自己賺點學費的想法,這個俄羅斯小夥陰差陽錯地成為了上海申花,也是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的第一批外援。聯賽首輪,首發出場的瓦洛嘉首開紀錄,為申花打進甲A聯賽歷史上第一個進球,整個賽季,瓦洛嘉以11個進球成為申花隊內的頭號射手,並且當選首屆甲A聯賽的「最佳外援」。當時,瓦洛嘉的月薪只有500美元。
6.江灣體育場,曾天天都是公開日
江灣基地曾經是上海足球隊的訓練基地,這座體育場隨著申花綻放聞名全國。當時,球隊沒有什麼封閉訓練,天天都是「公開日」。只有一塊訓練場,訓練場周圍只有鐵欄杆,隔著欄杆可以看到全部訓練。每次訓練結束返回宿舍,一路上都會有球迷過來要求球員籤名合影,在體育場大院裡可以看到洗完澡的範志毅光著膀子、騎著自行車,一邊大聲說笑,一邊遊來蕩去。在體育場附近的一個賣衣服的自由市場裡,也會經常看到申花球員和你擦肩而過。距離感,在那個時代還沒有存在。
7.小白樓的室友們
1993年底,隨著申花俱樂部的成立,江灣基地的設施條件有所改善,例如宿舍樓用白漆重新粉刷過,「小白樓」也因此得名。宿舍區門口有一扇常年上鎖的大門,二樓樓道口是球隊開準備會的會議室,緊挨著的是一間大的桌球房,那是祁宏和謝暉最喜歡的地方,經常能撞見二人打撞球的場景。那時的隊員都是兩人一個房間,而他們的室友經常都是幾年不變。範志毅和吳兵一個房間,吳承瑛和成耀東也住過一段時間,申思和朱琪這對室友從來沒有被拆散過。
8.京滬大戰從不缺火爆
作為最先進入職業化的足球俱樂部,申花與國安是兩塊中國足球的金字招牌,而「京滬大戰」永遠是每年中超比賽的看點。有過「9比1」的誇張比分,有過老闆親自上場指揮球隊,有過毛劍卿絕殺脫衣慶祝,韋世豪的詭異烏龍,每年兩座城市的足球對決從不缺乏話題性。
此時此刻,兩支球隊正身處千裡之外的卡達,因為疫情原因,本賽季上海申花和北京國安沒有一次交手,這也讓人們總覺得這個賽季缺點什麼,同時也展望著下賽季兩隊會貢獻怎樣的表現。
9.冠軍是為這座城市取得的榮譽
在申花官方發布的生日賀圖中,聯賽冠軍獎盃、足協杯冠軍獎盃、超霸杯冠軍獎盃和A3聯賽冠軍位列27歲的字樣下。這些是申花成立以來,球隊為這座城市取得的榮譽。
縱觀申花近幾年所取得的冠軍獎盃,大多都是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取得的。2017年對陣同城對手上海上港,球隊上下一心,最終在八萬人舉起了冠軍獎盃;2019年申花剛從保級的動蕩中恢復平穩,面對強敵山東魯能的挑戰,球隊以一場精彩的3比0拿下決賽次回合勝利再度加冕。
10.第一位外教:斯託伊科夫
與尋找外援時一心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同,在外籍教練的使用上面,在很多方面引領甲A潮流的申花卻「小心謹慎」了許多,一直到1997年,才從保加利亞引進了算不上大牌教練的斯託伊科夫。在此之後,申花引進過拉扎羅尼、「紅星大帥」彼德洛維奇、巴蒂斯塔、曼薩諾、吉洛、波耶特以及崔康熙等外教。但是除了墨裡西和崔康熙之外,外教執教下的申花並未有太多冠軍斬獲。而在今年年中,曾經執教過上海申花的塞爾維亞足球名宿伊利亞·佩特科維奇去世,享年75歲。老佩特的去世勾起了不少申花人的懷念。
11.康橋基地,申花夢工廠
1993年到2018年這25年間,俱樂部的地址不斷變更,從最早的山東中路,到隨後的魯迅公園後面一幢別墅,到西藏路上的申花總會,再到漢口路,「千禧年」之後,俱樂部搬進了康橋基地,開啟了嶄新的職業生涯。隨著綠地集團入主後,申花重新拾起了青訓,而康橋也成為了申花的夢工廠,U15、 U17、U19三支梯隊在這裡訓練和生活。隨著近幾年俱樂部的投入,室內健身房、遊泳池等設施日漸完備,球隊的專業化不斷提升。
12.遠近聞名的康橋辣肉麵
一碗熱騰騰的康橋辣肉麵,一直以來都讓不少申花球員讚不絕口。而有申花球迷戲稱,「平生不吃康橋辣肉麵,縱稱申花球迷也枉然」。由於康橋辣醬面的名氣日益增長,上海申花曾以此為名,舉辦「辣醬面」杯球迷足球賽。除此之外,俱樂部每年都會向支持者們敞開大門,舉辦各式各樣球迷進俱樂部的活動。一碗辣肉麵拉近了俱樂部與球迷之間的距離。
13.內援運作「永遠領先一步」
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足球俱樂部之一,申花在俱樂部運作上一直秉持著「永遠領先一步」的理念,在內援引進上,國門區楚良是申花歷史上第一位引進的內援,此後,申花曾在國內轉會市場頻頻「亮劍」,買入多名「標王」級球員,比如2001年的標王曲聖卿,2006年的標王李瑋鋒,以及2016年的畢津浩等。本賽季前,上海申花又在國內轉會市場上掀起大浪,曾誠、于漢超、馮瀟霆、趙明劍、秦升、朱寶傑等實力球員的加盟,大大增強了球隊的陣容實力。
14.虹口足球場見證黃金歲月
單從歷史上說,虹口足球場比申花更年長。這座建於清朝的體育公園,跨越一個世紀見證了申花的第二個黃金歲月。1999年2月22日,虹口體育場正式啟用「虹口足球場」之名,成為國內第一座有著亞洲一流水平的足球場。虹口足球場不光在造型上是專業足球場,在使用上也向專業靠攏。優質的草坪條件得到了國際冠軍杯、英超亞洲行的認可。而在今年,申花球迷們也有幸能前往場館內進行比賽,體驗一把球員的比賽環境。
15.申花球票,真正的「大禮」
在老一輩球迷的眼中,1995年倒騰申花主場球票的黃牛,應該比現在更容易賺錢,「35塊錢的球票,最後賣到四五百塊錢,還是有人搶著買;那個時候給人送禮,菸酒都不算什麼,誰要是能弄到申花比賽的票子送人,那才是真正的』大禮』啊。」
作為第一批職業化中國足球俱樂部,球票記錄了上海申花的風雲變遷。申花的套票、球票價格一向不低,因為虹口足球場可容納觀眾人數有限,遇到熱門場次賽事,尤其是決賽比賽,往往供不應求。但論觀賽氣氛,虹口足球場一向是全國頂尖,這也是申花的比賽總是能吸引球迷前來觀賽的原因。
16.曾60人競爭一線主力
2007年1月底,朱駿與申花俱樂部的代表坐到了一起,協商球隊轉讓一事,最終確定由朱駿以個人出資的方式,獲得申花俱樂部的部分股權及經營權,申花就此進入了長達七年的「朱駿時代」。申花與聯城兩隊合併初期,一線隊球員加起來超過了60人,任何一個位置,都有四五個甚至五六個人在競爭。高調的朱駿曾許諾帶領申花中超奪冠,但7年的時間,申花僅僅獲得了A3聯賽一項冠軍。2014年,綠地集團從朱駿手中接手申花,申花的朱駿時代走到盡頭,留下一番是非功過由人評說。
17.德羅巴帶給整個中超的震撼
2012年7月,剛剛幫助切爾西在歐冠聯賽中捧杯的「魔獸」德羅巴正式加盟申花,整個中超為之一振。短短半年後,他又走了,留下了諸多紛紛擾擾和故事。「魔獸」加盟後總共為申花踢了11場比賽,攻入8球,其中沒有一粒點球,場均進球率高達73%,這個數據也是他職業生涯中的第二高。並且,他上場的11場比賽中,他還送出了2次助攻。這名中超史上最大牌的球員懷揣著帶領申花獲得亞冠冠軍的目標而來,遺憾的是,最終不得不為了保級而戰。2018年11月,這位象牙海岸球星正式宣布退役,一段傳奇就此落幕。
18.綠地集團入主申花
2014年1月30日,綠地集團與申花聯盛足球俱樂部籤署資產轉讓協議,綠地集團將接手申花足球俱樂部資產。大年初四,履新後的吳曉暉第一次走進康橋基地,與等在那裡的申花教練和隊員見了面,「我當時就告訴他們,現在可以把心思全都踏踏實實放到訓練和比賽上了,因為綠地來了。」 在綠地入主球隊的6年間,基地硬體、梯隊建設甚至是女足建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而兩座足協杯冠軍,也是申花「綠地時代」標誌性的成就。
19.「功勳隊長」莫雷諾
申花歷史上,擔任過隊長的外援並不算少,但莫雷諾絕對是最「特別」的一個。從2012到2020年,作為隊長的莫雷諾既帶給了申花球迷一個個經典進球的美好記憶,即便最艱難的那段日子,幾乎靠一己之力扛著整支球隊前行,用「功勳隊長」四個字來形容他絕不為過。
在2019年奪得足協杯冠軍之後,莫雷諾跪行半場的舉動詮釋了何為忠誠。而在場外,哥倫比亞人也用慈善行動回報著這座城市、這個國家對他的喜愛與信任。作為球員,莫雷諾終有告別這支球隊的一天,但這個名字將永遠被申花人記得,永遠被上海這座城市記得。
20.功勳簿上寫下吳金貴的名字
從2020年往前倒推,24年的時間裡,吳金貴的名字,一直都跟申花聯繫在了一起。 1996年底,35歲的吳金貴從德國留學歸來回到上海,進入上海申花隊,成為當時隊裡最年輕的助理教練。此後的六年時間裡,他先後「跟」過六任外籍主教練,這也為他後來單獨執教球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02年7月22日,吳金貴接替因戰績欠佳下課的徐根寶,成為申花隊的代理主教練。
此後的大多數時間,吳金貴常常以「救火教練」的身份來到申花,最成功的一次帶隊經歷在2017年9月11日,他從技術總監變成主教練,接替烏拉圭人波耶特帶隊徵戰。兩個月後,申花隊捧起足協杯冠軍獎盃,那一夜球迷豎起的大拇指,就是對他最真摯的認可。
21.四度掀起青春風暴
申花27年的歷史中,有過四次令人印象深刻的「青春風暴」。無論是根寶時期的範志毅、吳承瑛、謝暉,還是2002年的杜威、孫吉、孫祥和于濤,2009賽季的馮仁亮、吳曦、宋博軒和王冠伊,過往年輕才俊成就了申花,也幫助中國足球培養了諸多棟梁之才。而自2018賽季起,朱辰傑、蔣聖龍、劉若釩、周俊辰、徐皓陽、溫家寶等優秀的年輕球員加入申花,加上球隊自主培養的朱越、朱啟文、金順凱、費爾南多等小將,讓申花球迷看到了申花更高的未來。
22.女足,同樣也是「心頭肉」
2019年7月,上海綠地申花足球俱樂部與上海體育學院在綠地申花康橋訓練基地籤署了合作共建協議,正式宣告上海綠地申花上體女子足球隊成立。僅僅在3個月後,球隊衝甲成功。本賽季,初登女甲賽場的「一年級生」綠地申花女足以6戰2勝1平3負積7分的戰績獲得2020賽季中國足球協會女甲聯賽第四名,對於這支以大學生為主體的球隊而言,能在職業賽場上取得如此成績已經相當不易。
23.德比,對手一直在變
中遠、國際、中邦、申鑫、上港,從2002年起,德比對手如同走馬燈一般變換,而申花一直都在。
上海足球歷史上首次德比,自然不會缺少話題。徐根寶在申花休息室裡用開玩笑的口吻鼓勵杜威和孫吉孫祥這些剛剛二十歲出頭的年輕隊員,「不用怕範志毅,他現在就是個空心蘿蔔」,幾分鐘之後便傳到了幾十米之外的中遠隊更衣室裡,賽後範志毅端著肩膀告訴記者,「你對徐根寶說,今天空心蘿蔔戰勝了實心蘿蔔??」
如今,申花的同城德比對手是上海上港,兩隊攜手貢獻了多場精彩對決。本賽季,兩隊在蘇州的兩回合交鋒更是堪稱經典,雖然最終以申花告負為結局,但球隊展現的鬥志很好地詮釋了何為「申花精神」。
24.疫情期間紛紛捐贈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申花的新賽季備戰,但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俱樂部,自疫情發生以來,綠地集團、綠地申花俱樂部都在想方設法為抗疫做出一份貢獻。大年初一球隊自發捐款,經集團統籌安排從海外緊急採購了N95口罩、手術服和其它疫區緊缺物資;綠地集團向上海市醫療衛生系統捐贈價值2000萬元的緊缺醫用防疫物資;球員自發捐款,向外援沙拉維的祖國義大利捐贈物資;申花球迷自發組織向上海的醫院捐贈物資......這段經歷都會成為所有申花人的共同回憶。
25.申藍湃,商業品牌創先河
今年7月,上海綠地申花足球俱樂部也再次開創了國內足壇的先河,正式推出全新商業品牌——「BluePassion申藍湃」,成為首家成立獨立商業品牌標識的國內職業足球俱樂部。「申藍湃」的誕生也給申花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之後,申花品牌標識將會把重點放在體育競技,而「申藍湃」將會往商業方向發展。而在成立品牌後,服飾、盲盒、快消品等申藍湃的商品也受到了球迷們的追捧,申花的這一品牌也逐漸破圈,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
26.無處不在的「藍血人」
申花的27年,也是申花球迷成長的27年。在上海綠地申花官網上,有這樣一則數據——俱樂部擁有註冊球迷近10萬人。但在上海這座城市中,時而冒出的藍色和熟悉的隊徽會讓你懷疑,這個數字或許低估了「藍血人」的數量。
那些到過虹口足球場的人,無一被申花球迷所營造的魔鬼主場氣氛所震撼。那些曾身穿申花戰袍為之效力的將帥,都被球迷的熱情所鼓舞。在客場,在機場,在高鐵站,凡是有申花球迷的地方,都是一道別樣的風景線,你身在其外,或許會不理解他們為何如此瘋狂;但你只要身在其中,你就是其中的一點藍色,是將其視為畢生信仰的一員。
27.東體x申花,一路繁花相伴
27年來,作為滬上唯一的專業體育媒體,東體一路見證申花成長,一路「繁華相伴」。未來的歲月,我們還將一起同行!申花,生日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