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曾說過:「人生是各種不同的變故、循環不已的痛苦和歡樂組成的。那種永遠不變的藍天只存在於心靈中間,向現實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
從來沒有人可以一生都過得順利,我們或早或晚都會經歷一些挫折,一些磨難。幸運的人,在自己有能力應對的時候遇到了它,戰勝了它,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不幸的人,在毫無還手之力時遇到了它,咬著牙,傷痕累累地熬過了它,從此練就一身銅皮鐵骨。我們都幻想過一個烏託邦,在那裡我們沒有痛苦,不會悲傷。
可「存在即合理」。如果沒有傷痛的來襲,我們不會去珍惜快樂的來之不易;如果沒有幸福的溫暖,磨難早就已經把我們壓得喘不過氣。我們的人生就是由不同的感情交織而成,也是一個不斷受錘的過程。
洪流之前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一個月後,蒯大富誕生了。他出生在江蘇省濱海縣的一個普通紅色家庭,他的祖父是新四軍的戰士,父母都是共產黨員。
作為紅色家庭的一員,蒯大富從小就接受著紅色教育的薰陶。父親經常告訴他,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這樣才能為祖國做更多的貢獻,要成為共產主義的接班人,要以偉人為榜樣。
蒯大富就一直聽著這些話長到了八歲,到了可以上小學的年齡。
上小學前的一個晚上,父親對他又是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好好學習,成為有文化的革命接班人。
父親對於這些話不論說多少遍似乎都還嫌不夠,可能是自己年輕的時候因為受到戰亂沒有好好的學習文化而留下的遺憾吧。
蒯大富耐心的聽著,儘管心裡已經可以把這些話倒背如流了他也沒有出聲打斷父親。
到了學校之後,蒯大富十分用功的學習著,在他們村的小學,蒯大富是學習最刻苦的一個,也是成績最優秀的一個。不管身邊的同學在學習上是認真還是鬆懈,他始終保持著努力。
小學畢業後,蒯大富非常順利的考上了初中。剛開學不久父母便告訴蒯大富,他現在也不小了,可以試著住校,讓自己慢慢獨立起來。
在讀初中期間,蒯大富依舊保持著自己在小學時的認真刻苦,並沒有因為自己成績優異而驕傲。
由於家庭的影響,蒯大富對一些政治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身就不是書呆子的他在課餘時間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
獨自生活的蒯大富表現出了比同齡人更成熟穩重的一面,也展現了很強的組織能力,因為經常和同學們的集體生活,也讓蒯大富善於與人交流相處。蒯大富種種優秀的表現讓他很快成為了組織的骨幹成員。
初中畢業時的蒯大富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高中,這讓他的父母非常高興和驕傲。
父母商量了一下,自家孩子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都是非常的優秀,這要是不讓他讀高中豈不是太浪費他的天賦了,於是蒯大富的父母跟鄰裡鄉親借了些錢送蒯大富讀了高中。
剛上高中,蒯大富就成功當選學生幹部,經常組織策劃學校活動,並且積極參與其中。蒯大富極其優異的成績和學校政治上的突出表現讓學校對他逐漸重視起來,不久後學校的團組織便將他吸收進了共青團。
那個時候加入共青團可不是像我們現在一樣簡單,只要上學就可以加入。那個時候的共青團成員人數非常少,加入進去就代表你是共產黨的後備軍之一。
高中畢業後,蒯大富參加了高考,當時他報考的學校是清華大學,在九月份的時候他被清華大學工程化學系錄取。
身處洪流
一九六六年一月,中央廣播電臺全文播出了聶元梓等人的大字報,全國上下興起了造反運動。看到大字報後的蒯大富便要求要和駐清華大學的工作組負責人進行辯論。
後來因為蒯大富的一些言論被工作組負責人認定為「假左派,真右派」給關了起來。平反後蒯大富不僅被放了出來還參與創建清華井岡山兵團並成為第一把手。
在一九六八年五月,蒯大富組織了清華大學井岡山兵團文攻武衛總指揮部,還指揮清華大學中的兩派進行武鬥,並在三十日的凌晨攻擊反對他的群眾組織。
這些武鬥下來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十八人死亡,三十多人終生殘疾,一千一百多人受傷,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一千多萬元。那個時候的一千多萬元可不是現在的一千多萬元可以比得上的,更何況還有出現了人命,生命可是無價的。
因為蒯大富指揮的這場武鬥直接引起了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大規模武鬥,七月二十七號,工宣隊進駐了清華大學。
但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會遭受蒯大富手下的強烈抵抗,還開槍造成了五名工宣隊員的死亡和七百多人的受傷。
次日凌晨,偉人召見聶元梓、蒯大富、韓愛晶、譚厚蘭和王大賓「五大領袖」,強烈批評了蒯大富,讓他們返回學校讓自己的手下放下武器,停止沒必要的爭鬥。
在一九七零年時,蒯大富被送去清華大學審查,審查了三年後被分配至北京一家工廠裡監督勞動。直到一九七八年,蒯大富在清華大學的全校師生大會上被北京公安局宣布逮捕,後被宣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七年。
起起落落
處於後的蒯大富經過同學介紹,到了寧夏的一家青銅峽鋁廠工作。期間認識了北京大學七八級學生羅曉波,兩人很快就確定了戀愛關係並在兩年後登記結婚,婚後孕有一女。
有了女兒後讓這個家庭負擔逐漸變得重了起來,夫妻倆覺得這樣工作下去很難改變家庭的困境,於是把兩人攢的積蓄拿出來經商。
憑藉著自己聰明的經商頭腦和努力,兩人帶著女兒四處輾轉經商,從山東、北京到江蘇、深圳等地,他們的足跡都快遍布整個中國了。幾年後他們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積攢了上百萬的資金,並且在深圳貸款買了三套房想要在深圳落戶。
可就在他們準備去辦理戶口的時候,工作人員告訴蒯大富,他因為「文革」時期的錯誤行為導致現在不能在深圳落戶。
蒯大富左思右想,如果自己和妻子「離婚」了,他名下的房產就能順利的轉到妻子那,然後兩人再復婚就好了。蒯大富很激動的將自己這個辦法告訴了妻子,妻子欣然同意。
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就差和妻子復婚了。可蒯大富等啊等啊,就是等不到妻子來和他復婚,總是在找各種藉口推脫。
蒯大富也不傻,一下子就起了疑心,託人四處打聽才曉得自己的妻子在外面早就有了別的男人了,這一下可把蒯大富氣的不輕。蒯大富憋屈的只能找朋友訴苦,朋友聽後也非常氣憤,又找了幾個朋友去和羅曉波理論。
在一眾朋友的勸說下,羅曉波才將一套房子轉移到他們的女兒名下。
成家後的女兒想讓蒯大富和他們一起住,也方便照顧他,但蒯大富實在是不想再打擾自己的寶貝女兒,便選擇去養老院生活了。
小結:
俗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蒯大富也為他自己的錯誤付出了代價,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
我們都是在一次一次失敗中成長,最後才達到成功。成功時的喜悅只有一段時間,而成功路上的過程永遠印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