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8 月 23 日,星期天。惠東縣白馬山在朝陽下慢慢還原著山色,毛稔樹的葉子上還掛著未褪去的朝露,清晨的群山一片蒼翠寧靜。溪流從山頂一路衝下,在斷崖處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潭。一條玉帶環抱著山腳,小魚嬉戲其間。在這片綠意中,深圳藍天救援隊 80 多名隊員整齊列隊,藍色隊服在青山綠水間顯得分外醒目。
8 月 25 日,是深圳藍天救援隊隊員許挺秀、尹起賀為營救颱風中受困的 17 名驢友而壯烈犧牲的一周年紀念日。深圳藍天救援隊提前兩天專程來到白馬山,祭奠隊友英靈。
▲深圳藍天救援隊在兩名隊友犧牲地舉行紀念活動。
風雨營救壯烈犧牲
時間回到 2019 年 8 月 24 日晚,2019 年太平洋颱風季第 11 號颱風"白鹿"正在掠過惠州沿海。當天下午,正在惠東進行救援技能交流活動的深圳藍天救援隊隊員許挺秀、尹起賀、那銳和彭建洪忽然接到緊急救援請求:有 24 名驢友在惠東白馬山溯溪時遇險,其中一名 36 歲左右的女子從 20 米高的懸崖跌落,肋骨折斷,左腿骨膝蓋處骨折,胸部和腿部還有出血。當時,這支"驢友"隊伍中的水、食物和保暖衣物已所剩無幾。眼看著颱風即將登陸,暴雨山洪一觸即發,情況十分危急。尹起賀和許挺秀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與那銳和彭建洪一同趕赴現場展開搜救。
21 時 30 分,尹起賀、許挺秀等 4 人與聞訊趕來的惠州藍天救援隊的 11 名救援人員趕到事發溪谷。25 日凌晨 1 時 40 分,他們找到了被困人員,隨即開始利用繩索構建下撤通道。
此時,雨下個不停,路狹林深苔滑,人只能蹲著前行。隊員們將傷員放入卷式擔架,開始嘗試組織被困人員撤離。此時 24 位被困驢友已有 7 人先期撤離,還有 17 人在現場。這條繩索,就是唯一的生命線。
尹起賀、許挺秀選擇留在了最後,為大家做撤離保護。彭建洪堅持說一起留下,許挺秀卻堅決讓他在前面護送受傷驢友撤離。彭建洪後來說,他們心裡都明白,在那種情況下,留在最後危險係數將成倍增加。但他最終還是拗不過許挺秀,只好和那銳一起帶領被困人員先行下撤了。
當天 8 時,隊伍轉移到了第三個懸崖處,10 時,在隊伍最後的尹起賀、許挺秀也到了這裡,為大家搭建下撤通道。因為過度緊張,位於倒數第三位置的驢友小鄭身上的安全扣突然鎖死,無法繼續下降。靠近她的許挺秀立即摘下自己身上的安全扣遞了過去,幫助她安全撤離。而身處更靠後位置的尹起賀,也早已將自己的安全繩給了驢友。此時,溪谷中水量迅速增加,在斷崖處形成洶湧的瀑布。驚濤聲中,彭建洪聽到隊伍後方的許挺秀喊出了最後一句話:"抓緊撤離!"
當最後一名被困人員脫離險境後,山洪襲來,許挺秀、尹起賀轉瞬被洪水吞噬。
8 月 26 日中午,許挺秀的遺體在白馬山溪谷的一處水潭中被發現。8 月 27 日中午,噩耗再次傳來,在發現許挺秀遺體的水潭上方的另一個水潭中,尹起賀的遺體被找到。
這無疑是中國民間應急救援史上最悲壯的一幕。2019 年 9 月 3 日,許挺秀和尹起賀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深圳殯儀館舉行,深圳逾千名群眾自發前往深圳市殯儀館弔唁。近 1.2 萬名網友參與了深圳市志願服務者基金會為兩名英雄發起的以關愛許挺秀、尹起賀父母為主要內容的"白馬留英魂 熱血鑄丹心"網際網路募捐活動,募款約 97 萬元。
生死茫茫溪谷追思
▲深圳藍天救援隊隊員前往白馬山溪谷祭奠許挺秀、尹起賀。
時隔一年,當深圳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再次來到這裡時,帶走了他們兩位隊友的白馬山又恢復了溫情脈脈的面孔。幾位許挺秀、尹起賀的生前同事、好友也專程從外地趕來,手捧鮮花和隊員們一起沿著蜿蜒的小路上山。走在隊伍後面的是尹起賀的好朋友李名鋒,他特意從桂林趕回來參加這次的祭奠活動。李名鋒也曾經是藍天救援隊的成員,在他的眼中,尹起賀非常有責任心,特別會照顧人,無論是技術還是體能都相當出色。這次李名鋒把自己的孩子也帶來了,牽著兒子走在山路上,他問兒子是否還記得"佳貝"叔叔("佳貝"及下文"貝老師"均為尹起賀在隊中的暱稱)。小孩子點點頭,說還記得。祭奠儀式後,李名鋒打算再多呆幾天,帶兒子去他們訓練的地方看一下,"想讓孩子感受一下這種精神"。
穿過一片峽谷邊的密林,白馬山溪谷豁然出現在人們面前。祭奠儀式在發現許挺秀、尹起賀遺體的水潭邊進行,在許挺秀遺體被發現的水潭邊的一塊巨石上,一年前隊員們用一塊塊碎石壘成的紀念石堆無聲地注視著這一切,一頂早已褪色的藍天救援隊的隊帽還端端正正地擺放在石堆頂部,那是許挺秀生前戴過的。而在尹起賀遺體被發現的水潭邊,同樣有一個用碎石壘成的紀念塔。兩套嶄新的探洞服被擺在了水潭邊,那是許挺秀和尹起賀生前在隊裡訂購的,犧牲時還沒有到貨。紀念塔下斟滿了幾杯可樂和紅酒,隊友林春燕說,因為貝老師喜歡喝可樂,"大小姐"(許挺秀在隊中暱稱)喜歡喝紅酒,所以給他們帶來了。
那銳已經說不清自己在事發後回到這裡多少次了,白馬山溪谷,註定是她今生再也無法忘懷之地。彭建洪離開隊伍,獨自低著頭蹲在水潭邊,半晌才抬起頭,望著水潭喃喃地說:"我想他們了。"
▲彭建洪在發現尹起賀遺體的水潭邊獨自蹲了很久。
▲許挺秀(後)與那銳(前排左一)在救援隊年會上與隊友合影。
藍色救援蔚藍夢想
人們在水潭邊列隊默哀。頭頂,一朵白雲飄過,露出湛藍的天空;眼前,溪水宛如白練,將救援隊藍色的隊服襯託得愈發鮮亮。彼時,青山無言,見證這莊重的時刻。
曾經,尹起賀和許挺秀穿著藍天救援隊的隊服出現在各種應急救援的現場,藍色承載著他們的使命和責任。當天,隊友特意穿著藍色隊服前來,像是對許挺秀、尹起賀的一種告慰:你們的藍色夢想,我們會繼續延續下去。
許挺秀生前同事阿靖一大早從廣州趕來參加祭奠活動,她在溪邊拾起了兩塊石頭,用紙巾小心翼翼包起來放進背包裡。她說許挺秀生前很喜歡收集石頭,而這兩塊石頭很光滑、漂亮,許挺秀一定會喜歡的。她攤開手掌,是一袋子不同顏色的字條,已經整整齊齊地捲起封好。阿靖說,這是其他同事給許挺秀的祝福,她把它們帶來了,"不管是合作夥伴還是上司下屬,對她只有好評。"阿靖說著,竭力抑制著顫抖的聲音,眼睛卻早已泛紅。
▲許挺秀的隊帽。
發現許挺秀遺體的水潭邊的石灘上,嵌著一塊紀念碑,上面鐫刻著十個大字——"白馬留英魂,熱血鑄丹心",下面是尹起賀和許挺秀的名字。悼念儀式結束後,隊員逐漸散開,阿靖獨自走了過去,將祝福的字條放在紀念碑前,用石頭輕輕壓住,然後俯下身體,用溪水一遍一遍地擦拭紀念碑,像是對她的最後告別。
離開溪谷前,深圳藍天救援隊特意列隊點名。"許挺秀!""到!到!到!""尹起賀!" "到!到!到!"無盡的懷念和敬仰在這一刻迸發,伴隨著洪亮的應答聲在溪谷中久久迴蕩。
深圳晚報記者 李晶川 方舟 實習生 梁善茵 / 文 方舟 /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