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如今最火的笑星沒有南方人?

2020-11-29 Vista看天下

說起被北方人壟斷的行業,喜劇絕對是一個。

德雲社、趙家班、開心麻花、大碗娛樂(張小斐),東北小品和京味幽默幾乎統治著整個喜劇市場;

國產喜劇電影裡,幾位票房槓把子沈騰、黃渤、王寶強、大鵬也全都是典型的北方人。

北方笑星的統治權,在各種喜劇類節目上更是可見一斑。

當陳漢典在《歡樂喜劇人》上模仿「吉娃娃跳鋼管舞」,這個他在康熙上百試百靈、甚至連尖酸的小S都會被逗得哈哈大笑的保留曲目,一定沒想到自己會落得如此地步。

無論他再如何拼盡全力地壓住臺灣腔,滿身大汗地竄上躥下,全都無濟於事。用陳漢典自己的話說:「帶來的笑果甚至還不及宋小寶一句輕飄飄的'損色兒'的十分之一」。

坐在臺下的,是趙家班的小沈龍、文松、周雲鵬,和德雲社的張雲雷、楊九郎,表情更是一個比一個尷尬。

事實上別說陳漢典了,《歡樂喜劇人》這幾季,無論是香港喜劇大神詹瑞文,亦或是喜劇天后吳君如,都混得非常慘烈。

偌大的喜劇江湖,似乎已經容不下一個小小的南方人了。

01 第一個在春晚演小品的,是上海人

雖然現在一提到小品,我們滿腦子都是大碴子味的《念詩之王》。但你知道嗎:第一個在春晚演小品的,卻是上海人嚴順開。

1983年,嚴順開在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阿Q的獨白》,首次用了「小品」這個新的表演形式。那時的他,正因為主演電影《阿Q正傳》紅遍全國。

自那以後,這位上海滑稽戲的代言人多次出現在春晚小品舞臺上,尤其擅長飾演以情動人的老人形象,真實得就像現實中的長輩。

第二年,江蘇人遊本昌也帶著南方特色喜劇形式之一——啞劇《淋浴》登上了春晚。

那時的他雖然還沒有出演濟公,但憑藉一出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啞劇,成功讓全國觀眾捧腹大笑。

早年間,春晚還很注意推出地域代言人:東北的趙本山、河北的趙麗蓉、西北的郭達、江南的嚴順開,都曾帶著極具地方特色的喜劇形式登上舞臺。

年輕一代更熟悉的,是神似野比大雄、一口塑料普通話的大兵。

1999年春晚,奇志大兵表演的相聲《白吃》,打破了北派相聲演員一統天下的格局。雖然只有簡短的4分鐘,卻把公款吃喝的醜態諷刺的淋漓盡致。

要知道,當年的90後守著湖南衛視,除了快樂大本營,更期待的就是這二位了。

他們讓人捧腹的還只不是相聲,還有雙簧。奇志大兵的表演不像傳統意義裡的北方雙簧說歷史,而是加入了時代元素。

奇志在前面扎著沖天辮,大兵躲在後面極盡針砭時弊之事,嬉笑怒罵間就讓觀眾笑的合不攏嘴。

再往南,粵語文化區的喜劇興於香港電影。

從上世紀70年代許冠文的鬼馬喜劇開始,到成龍的動作喜劇、黃百鳴的開心鬼、王晶的屎尿屁、周星馳的無釐頭,粵式喜劇文化開闢了屬於自己的黃金年代。

就算是20年後,整個華語喜劇電影界也再沒有如此輝煌過。

02 消失的「周立波們」

如你所見,南方笑星的輝煌大多是以知名的個人出現。

北方喜劇人就不一樣了。德雲社、趙家班、大碗娛樂、開心麻花,都是團隊闖天下。運營靠著核心人物的巨大號召力,培養和發掘喜劇新人,再以團隊為單位進行營銷。

就拿德雲社為例,喜歡賤的有小嶽嶽,喜歡帥的張雲雷,喜歡兇的有燒餅,喜歡騷的還有孟鶴堂……多種口味,任君挑選,什麼樣的粉絲都能攏獲到。

郭德綱還動不動就叫一群明星徒弟上臺,來個群口相聲。大家一唱一和著,包袱就接二連三地甩了出來,極具舞臺感染力。

馮小剛呼籲上海本地笑星多參加喜劇類節目

相比之下,最火的南方喜劇,都更依靠單打獨鬥。

無論是上海的周立波,四川的李伯清,還是香港的黃子華都是單人脫口秀,靠的是個人魅力。和營造故事感的相聲小品比起來,其實本就不太利於電視傳播。

再加上,南方笑星又頻頻在「個人問題」上出事兒,火上澆油。

2009年,大兵在主持某節目時,因為看到一位演唱Beyond樂隊《真的愛你》的嘉賓在臺上表現的過於活躍,不僅口無遮攔地調侃道:「當年黃家駒在日本演出,就這麼蹦死的」,還和嘉賓一起用「黃家狗」來開玩笑。

在他看來一句僅僅是相聲「錯字梗」的調侃,惹怒了無數Beyond粉絲。

之後大兵的人氣大跌,依然沒有收斂自己火爆的脾氣。2016年,有因為在違反交規之後,當街辱罵交警:「你算老幾」,被圍觀群眾拍下傳到了網絡,再也沒能翻身。

眾所周知的周立波,跌得更慘。

如果說嘲諷穿漢服的嘉賓和從小被父母送人不想認親的女孩,都還能用「真性情」來解釋。那麼後來的疑似涉槍涉毒案,就徹底讓他失去了重興海派清口的可能。

自周立波一蹶不振,上海地區的脫口秀就漸漸退出了公眾的視野,只能靠著王自健和金星苦苦支撐。

問題是,相聲演員出身的王自健其實是北京人,舞蹈演員出身的金星更是濃重的瀋陽口音,作為南方喜劇代表實在有點牽強。

正如周星馳息影之後,無釐頭喜劇也只能存活在80後的青春回憶裡了。

一個巨星級別笑星的淡出,往往意味著一整個門派的暗淡。因為無人可繼,更讓觀眾不勝唏噓。

03 「普通話說不好的,都是南派笑星」

南派笑星最近一次認可度最高的嘗試,是謝娜在今年央視元宵晚會上的小品。

當她和鞠婧禕、王迅等一眾川渝藝人用純正的西南官話,出現在面向全國人民的舞臺上。本是一次創新,可觀眾卻呈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

聽得懂的,說它是全場最好笑的語言類作品;而聽不懂的,卻全程懵逼,仿佛回到了高考英語聽力的考場。

按說西南官話已經是北方語系,是對北方地區的朋友們最友好的方言。

然而看十幾分鐘無字幕的純正四川話小品,難度可比在微博上看到一句「你懂個錘子」大多了。

畢竟崇尚語言幽默的中國喜劇,和更奉行肢體幽默的西方喜劇有著天壤之別。看卓別林和金凱瑞的喜劇,只要觀眾能理解情節,笑點在不同文化區域間都可以互通;

但以對白為驅動的作品就不一樣了:想笑,首先你得聽得懂。

郭德綱的話雖然只是一句玩笑,卻道出了南派笑星口音接受度低的事實

從小聽著各種「咩」長大的廣東人,頭次聽到「你瞅啥」都不知所云,更是不知道「浪催」,不認識「朝鮮冷面殺手」,也聽不懂北京三環和五環的區別。

2014年春晚前的短片裡,一位受訪的農民工那句「北方的笑話聽不懂啦」,就道出了很多南方觀眾長期以來的心聲。

但北方方言最起碼在口音和語調上,還非常接近普通話。

交換過來,讓一個東北人去看廣東棟篤笑或上海滑稽戲,可就不只是聽不懂個別詞的問題了。

上海滑稽戲代表人物蔡嘎亮,與郭德綱一起有「北郭南蔡」的稱號

更別提南方方言眾多,不同地域差別很大。正如大兵所說:「別說到北方,湖南的笑星去湖北表演,湖北的觀眾就聽不懂了」,南方八大方言區之間都很難get笑點。

這導致越來越多的南方喜劇人,因為語言的限制失去了站上更大舞臺的機會。

中央電視臺2007年小品大賽上,很多參賽作品使用方言,就被評委唐國強批評道,「不要把說方言當作時尚,特別是咱們中央臺。」

04 圈地自萌的南方喜劇

問題是,很多喜劇偏偏要在方言環境下才更揮灑自如。

就像四川人公認的男神李伯清先生,如果沒有了自帶萌感的四川話加持,不知要少了多少趣味——

狗攆(追)摩託,不懂科學。

大眼睛迷人,小眼睛又豁(勾引)死人。

一說起打喪火(成都人在守靈時打麻將)就想去撈兩個!

往往是方言喜劇強行改成普通話之後,反而變成了「四不像」。

比如2017年春晚上的杭州小品《阿峰其人》,因為擔心北方觀眾聽不懂,一再被要求修改,最終從杭州話改成了江浙口音的普通話。

結果顯然是能被「看懂了」,但卻反被當地人嫌棄「春晚的南方人基本上都是北方人想像中的南方人」,鬧得個裡外不是人。

再比如,雖說周星馳喜劇很大程度上是靠石斑瑜的國語配音,才火遍大江南北的。

但在廣東人看來,周星馳電影翻成國語版後,少了很多粵語諧音、雙關的梗,也失去了很多樂趣。

《大話西遊》裡,斧頭幫的娘娘腔沙僧前生叫做「盲炳」,在粵語裡有「不打不成器」的意思。普通話名字直接寫作「瞎子」,意思便少了好幾層。

而星爺最愛用的「9527」代號,因為諧音某句粵語髒話,就被香港人中被調侃成是紅燈區熱線。

這些梗都是普通話版本完全傳達不出來的,可為了照顧非粵語區觀眾能夠看懂,不得不捨棄這些樂趣。

比語言上的難以統一更難解決的,是表達方式上的水土不服。

寧靜曾經在《吐槽大會》上diss陳漢典時講到,陳漢典在後臺說想和自己重現《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戲份。

就在寧靜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他撐起了一把雨傘,自顧自地模仿起了「下(夏)雨」。

這是陳漢典在《康熙來了》裡最擅長的「諧音式冷笑話」,奈何這和內地觀眾熟悉的接地氣型外放表演,有著天壤之別。然後被寧靜虧道:「你講這種爛梗,一輩子都紅不了。」

好在,南方喜劇人早有了一套自己的生存哲學。

比如這個叫做黃子華的香港男人,北方的朋友們聽說過的並不多。可在粵語文化區,黃子華卻堪稱巨星一般的存在。

作為第一個把脫口秀表演到紅館的笑星,沒有燈光伴唱,他僅靠一張嘴就能鎮住幾萬名觀眾,氣勢可想而知。

廣東人或許沒看過《鄉村愛情》,但絕對都聽過黃子華的棟篤笑,即粵語版的脫口秀。

像黃子華一樣,在自己的方言文化區擁有眾多粉絲,可影響範圍卻跨不過長江的南方笑星還有很多。

他們也曾擁有光輝時代,可因為語言和地域的隔斷,不得不沉寂下來、被更為通俗易懂的北方喜劇壓了這麼多年。

或許正如下面這位黃子華粉絲說的那樣:「黃sir不必大火,圈地自萌就夠了。」

在下一位現象級南方笑星橫空出世之前,也不必急著給南北方喜劇爭個高低。

畢竟京派的海侃,海派的毒舌,東北的豪爽,粵派的親和,本就各有各的特點。笑點這種東西更是迎合不同觀賞習慣的存在,又何須強求?

相關焦點

  •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為什麼差一天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是哪一天
    而忙年主要是從小年開始,如今小年即將到來,我們會發現,小年在南北方的時間還是不同的。那麼,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為什麼差一天呢?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又是哪一天呢?一起來看看吧!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又叫祭灶節、灶王節、掃塵日,主要是人們為了準備過年的一系列活動的節日
  • 打敗北方人的中國南方蟑螂,為什麼那麼大?
    中國地大物博,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著差別。最近聽不少來過南方的朋友驚嘆,中國南方的蟑螂怎麼那麼大!!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吧。南方蟑螂中國南方蟑螂為何那麼大?南方蟑螂和北方蟑螂根本不是一個種類,中國南方主要是黑胸大蠊,北方主要是德國小蠊。
  • 巴蜀笑星齊聚螢屏 《花開富貴》來賀歲
    當紅諧星劉軍顛覆出演《花開富貴》川渝笑星聯手打造麻辣開年大戲華龍網1月17日14時10分訊(娛樂頻道記者代雅馨、實習生陸思瑋)2012新春佳節即將到來,重慶時尚頻道龍年賀歲將在螢屏上一如既往地掀起一陣歡笑浪潮。
  • 快手最熱歌曲《下山》為什麼火?聽懂的人都已潸然淚下
    《下山》這首歌為什麼能火,就是這句歌詞起到的關鍵作用,快手上聽到了《下山》,愛上了詼諧而幽默的曲調,當然也一下子吸引了每個聽眾的心。現實不就是這樣嗎?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有沒有叫醒那些在做白日夢的大家?反正是戳了一下我脆弱的小心臟。幾百年前,我是一個想成為武林高手,要為民除害,要除暴安良的懵懂少年,無奈天資愚鈍,在看了無數的武功秘籍後,發現武功絲毫沒有長進。
  • 蓮霧在南方是「消暑佳果」,但在北方卻無人問津,是為什麼呢
    中國的土地很廣闊,大家都住在同一塊廣袤的土地上,然後組成了一個大家庭;但大家又都住在不同的城市裡,在城市裡,人們又組成了一個個小家庭;每個人所居住的城市裡,氣候環境都大不相同,所以人們為了適應氣候環境,開始有了不同的文化差異;而中國多以南方和北方來劃分,因而也有了南北大不相同之說;
  • 南方這種「紅葡萄」火了!每年爛上千斤無人吃,在北方賣80元一斤
    咱們今天就來瞅一瞅南方這種「紅葡萄」火了!每年爛上千斤無人吃,在北方賣80元一斤。小七也是一個很喜歡吃水果的人,只要是平時下班的話,經常都會去水果店裡面,買一些好吃的水果回家,偶爾飯前飯後吃上一些,如今水果已經成為了我們聖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但不知道大家都愛吃什麼呢?有沒有見過一種迷你版的「紅葡萄」呢?
  • 冬至北方人吃餃子,為什麼南方人吃湯圓
    冬至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每年這時候都會吃餃子,北方天寒地凍,傳說不會凍壞耳朵。 為什麼冬至吃水餃不會凍耳朵呢?這也是有個原由故事的。
  • 吃糞便也能長大的魚,南方曾大量養殖,如今被視為「垃圾魚」
    可以在髒水中生長,4月上市,南方早就用糞便養殖,現在很少吃了,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最大的夢想是長大後每天都能靠大魚大肉生活。當時每天吃魚似乎是最幸福的。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多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為什麼南方和北方小年相差一天?
    為什麼南方和北方小年相差一天? 北方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南方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為什麼南北小年相差一天?
  • 為什麼北方人是天然指南針而南方人路痴多呢?
    在這個地球,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腦子裡沒有「東西南北」,出門轉個身就跟失憶一樣,他們就是「路痴」。路痴,並不是說他方向感差,而是說,根本就沒有方向感。路痴們去遛狗,狗逛累了,還能把他們順便帶回家。所以像這樣的路痴,覺得北方人都像外星人,沒有導航、指南針,居然分得清東南西北。
  • 一個職業是法師的笑星演員,手搓八字鬍身穿七分褲,有他必有笑點
    一個職業是法師的笑星演員,手搓八字鬍身穿七分褲,有他必有笑點以前有這樣一個明星,曾經窮到連飯都吃不上,但是在現在他的演藝路是越走越順利了,觀眾們大概都是在一部電視劇東北往事黑道風雲當中認識這個人的,他在劇中扮演的一個角色叫劉海柱,在劇情當中,劉海柱這個角色是一個個性鮮明的大俠角色
  • 睇呢個展會笑餐飽 展覽《笑星黃俊英》在二沙島開幕
    睇呢個展會笑餐飽 展覽《笑星黃俊英》在二沙島開幕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鄧勃  2019-03-01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 攝影記者鄧勃 通訊員譚碧瑤 林德明報導:3月1日至4月1日,「廣東文化人物系列展覽」第十年展《笑星黃俊英》在廣州二沙島嶺南會展覽館展出。
  • 這個麵粉做法火了,不但北方人喜歡,連南方人都愛吃,上桌就掃光
    釐米左右,油酥放涼之後淋在上面,想辦法塗抹均勻4、接著我們在上面撒上適量的蔥花,這樣既好看又能夠提味5、把它摺疊著捲起來,再下9到10個均勻的劑子6、把劑子的中間切上一刀,底部留一層不要切斷,然後把劑子的中間往上站立起來7、電餅鐺預熱一分鐘後關火,
  • 南方大多有在家裡供奉祖先牌位的習俗,為什麼北方大部分人沒有?
    當人去世的時候,只要世間還有人記得你的名字,那你就還「活」在這些人的心中;當世間再也沒有人記得你的名字,亦或者是記得你所做的事時,你就真正的是消逝在世間了。祖先牌位,或許就是一張通行證,存在於活人和逝者之間。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是有著供奉祖先牌位的習俗的。
  • 娛樂圈最有顏有實力的明星為什麼都沒有火,原因竟然只有兩個字!
    演戲這一行,運氣真的是個很重要的東西,很多人為了演戲付出了一切,到最後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可是有的人卻是費盡心思想要將自己得到的一切都讓出來,只為了享受生活。娛樂圈楊蓉和舒暢一直被並稱為千年女二,原因就是她們的戲一直都很出色,但是卻一直都不太火,其實粉絲對於這個結果很疑惑的,畢竟她們都是有顏有實力的人。
  • 張大大變星座分析師解讀大張偉 161231笑星闖地球停播一周
    ­  近日,在由東方娛樂原創出品的全國首檔話題喜劇綜藝秀《笑星闖地球》的節目現場,嘉賓張大大展示了自己隱藏技能——星座分析,並對現場的兩位隊長大張偉和王自健就星座這個方向進行了一番分析,不僅稱王自健的脾氣性格是「火爆」,更是說大張偉「非常希望掌控對方(另一半)」。
  • 被人誤解的南方小吃,味道不錯,名字難接受,網友:考慮改名吧?
    被人誤解的南方小吃,味道不錯,名字難接受,網友:考慮改名吧?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所以說也有很多的朋友,他們都會對與別的其他地域的美食有著深深的誤解,接下來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深受誤解的南方小吃,其實他們的味道吃起來還真的是特別不錯,就是因為名字讓人接受不了,也有很多的網友紛紛表示考慮改名呢?第1個牛糞火鍋。北方在到了冬天的時候天氣是比較寒冷的,那麼熱氣騰騰的火鍋是非常受人歡迎的,有菌湯火鍋,香辣火鍋,清湯火鍋等等都是大家最愛。
  • 南方人第一次去北方大學澡堂,嚇哭了
    沒有獨立浴室就算了,為什麼北方大學澡堂這麼開放,沒有隔間,所有人都「坦誠相待」?千裡迢迢來北方上大學的南方人,躲過了甜粽子和鹹豆腐腦,習慣了乾燥和霧霾,最終還是敗給了觸目驚心的公共浴室。從樂府民歌和南北朝民歌就可以看出,喊出「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北方人多豪爽粗獷、真誠坦率;而「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體現了南方人的宛轉和順、含蓄細膩。所以南方人洗澡時非常注重個人隱私,而北方人光膀子也無所畏懼。2015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調查也表明,南方地區集體主義傾向較北方地區更加強烈,對內外圈子即朋友和陌生人之間的邊界更為清晰。
  • 牛身上最不起眼的肉,如今卻火了,燉湯最合適,比牛肉湯還吃香!
    牛身上最不起眼的肉,如今卻火了,燉湯最合適,比牛肉湯還吃香!今年隨著豬肉價格的上升,很多人都已經放棄了豬肉,從而選擇一些其它的肉類來代替。不僅價格更便宜而且口感和營養還要更好,那麼為什麼不選擇這肉呢。說起這肉也是牛身上的部位,但同時也是牛身上最不起眼的肉。
  • 在家裡供奉祖先牌位,南方和北方為什麼差別那麼大?
    中國南方,在家祭祖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習俗。在北方則不是,這不是因為北方人不好祭祖,而是北方人在歷史上一段時期,統治階層不允許家庭祭祖所造成的。有人把北方人在歷史上的遷徙聯繫在一起,說是中原人遷徙或是避難到南方,也就把北方的祭祖習俗也帶到了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