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張玥潔
當86歲的劉奶奶(化名)被送進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急診時,眉頭緊鎖,眼睛也懶得睜開,身體一陣陣發抖,嘴巴裡發出微弱的聲音:「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接到病人時,值班的周必發醫生就發現老太太的身體滾燙,一量體溫,果然不得了,39.6度。高燒緣何而來?
「老太太已經5天沒有解大便了,會不會是便秘,腸梗阻了?」陪同的家屬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此時,習慣性要翻看患者病曆本以幫助了解既往病史的周必發醫生,發現了一張半年前的腹部B超單子,「有實質性回聲,考慮腫瘤可能,建議進一步檢查」,這個結論令他心裡咯噔一下,憑經驗,老人家的此次高燒很可能不是單一的腸梗阻。
醫院給劉奶奶加急做了腹部CT檢查,顯示肝臟上有多個陰影,有些小的陰影還連成了一片,這就更證實了周醫生之前的懷疑。再請腫瘤科、外科的專家會診,最終確診了肝癌。而老人家的發燒也不是普通的發燒,是癌性發燒,於是轉至腫瘤科做進一步針對性治療。
急診室是醫院的一個重要窗口,每天都會接診到各色病人,因此急診醫生在遇到絕大多數情況時都已司空見慣。不過,見得多了,感悟也就更真切。劉奶奶的事情周醫生曾與科室裡的幾位同事說起過,明明半年前就已經發現不對了,她怎麼就沒去好好查查呢?大家的看法都很有代表性。
「有些老人家很固執的,相比醫生的話,他們更相信自己的感覺,往往身體有症狀時會緊張害怕,一旦症狀緩解了,他們就覺得沒事了。」一位年輕的女醫生說,她的語氣裡略帶一絲遺憾。
「或許她當時就知道自己十有八九是癌症,想想年紀都這麼大了,不想再去折騰。」一位年紀略大些的男醫生低沉地說。
「有些老年人她覺得現在人好好的,治療後可能反而有危險,害怕。也有些人不願意治療怕拖累家裡人」
……
他們對這件事還討論了許久,就不一一贅述了。
錢報記者採訪完周醫生,腦子裡只在想一個問題:如果是自己或是家人遇到類似的情況會做何決定?於是,越想心裡越加五味雜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生命是個太複雜的綜合體,面對生、老、病、死,你會做出跟劉奶奶一樣的決定嗎?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