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融入「雙城經濟圈」 綦江篆塘鎮要變得「有鹽有味」成為綠色水鄉

2021-01-17 上遊新聞

綦江是川鹽入黔的重要轉運站,轄區內留下了許多鹽運遺蹟。在綦江篆塘鎮,就有蓋石老街、起鹽碼頭、鹽馬古道等。近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獲悉,篆塘鎮以「綠色水鄉,休閒篆塘」為發展主題,重點發展「兩帶一山一島」,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過去,綦江區與鹽都四川省自貢市因鹽結緣,形成緊密的聯繫。6月1日上午,綦江區與鹽都四川省自貢市雲籤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市區戰略合作協議》,兩地將著力強化產業鏈條互補互融、資源能源合作開發、幹部人才交流共享、營商環境共商共建等合作。

近日,篆塘鎮第二輪宣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幸福指數」正式啟動,本輪宣講將覆蓋篆塘鎮16個村居3萬名群眾,引導群眾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篆塘鎮黨委書記劉書獲說,綦河曾是川鹽入黔的重要通道,篆塘鎮位於綦河邊,留下了豐富的鹽運古蹟河文物。如蓋石場上過去很多居民常年以運鹽為生,老街上的起鹽碼頭是鹽幫的聚集地,在魚梁村、群樂村還有鹽馬古道。

依靠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良好的自然資源,力爭將篆塘打造成為川渝地區農旅休閒、觀光體驗、科普教育、生活服務等多業態融合發展的特色小鎮。讓農村變美,讓農民變富,讓篆塘成為川渝遊客想來、想留、想念的觀光休閒旅遊目的地。

「 通過畫好一幅『圖』,規劃先行,讓人居環境整治有標準;組建一隊『人』,全員參與,讓人居環境有改變;管好一座『城』,加大投入,讓基礎設施有保障;增添一抹『綠』,鳥語花香,讓群眾生活品質有提升。」劉書獲表示,通過這些舉措,讓篆塘鎮變得「有鹽有味」,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韓政

相關焦點

  • 四川日報今天整版講述"有鹽有味」的自貢故事
    9月21日,自貢市政府與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成飛」)在成都籤署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推動無人機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自貢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南翼跨越、再造產業自貢注入強大動力,也為促進無人機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協同共興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事記
    1月10日四川省委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抓住用好重大戰略機遇,高質量謀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1月17日深化川渝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兩省市發展改革委主任2020年第一次調度會在重慶召開。
  • 「中部崛起」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什麼關係?區域戰略如何與...
    對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實現中部崛起兩者的關係,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夏海榮特別強調「精準」兩字。他認為,兩者一個全局一個局部,前者是戰略引領,後者是「遂寧行動」。   在夏海榮看來,推動遂寧在成渝中部崛起是市委緊扣新時代新要求,圍繞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作出的市級層面的區域戰略,充分體現了市委的政治思維、全局思維、前瞻思維、系統思維。
  • 2020重慶英才大會·築夢「經濟圈」②|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成果...
    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線上成果展11月21日至22日,「2020重慶英才大會」期間,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線上成果展在大會官網同步舉行,大家可登陸「2020重慶英才大會」官網,進入「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成果展」雲展廳,通過手機等行動網路設備即可在線觀看。
  • 雙城新發現丨「夜漂」是種什麼體驗?紅色廣安有座「樂活城」要出圈...
    廣安歷史悠久,有記載的文明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自北宋開寶二年(969年)取「廣土安輯」之意設廣安軍,後歷朝歷代均在此建府設州置縣,「廣安」之名沿襲至今。如今,伴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推進,作為「川東門戶」的廣安也「圈」住了更多重慶粉絲。
  • ...區「雙區聯動」 共同邁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實質性步伐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27日11時40分訊(記者 李佳妮)川渝一家親,共唱雙城記、共建經濟圈。3月25日,中國西部兩大國家級高新區——重慶高新區和成都高新區舉行第一次聯席會議,共話「雙城新藍圖」,共謀「兩地新合作」,標誌著雙方共同邁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實質性步伐。
  • 「唱好雙城記 建好經濟圈」重慶崽兒來崇州 這段rap唱心聲
    「唱好雙城記 建好經濟圈」重慶崽兒來崇州 這段rap唱心聲 2021-01-11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築「雙城記」 中國人壽全方位助力成渝經濟圈建設
    在中國版圖上,地處西南地區的成都、重慶「雙星閃耀」,正在成為繼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之後的「第四增長極」,也是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近期,國家出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標誌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一重大國家戰略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 樂山井研:「有鹽有味」農民畫傳播廉潔理念
    四川新聞網樂山10月10日訊(王明希 郭洛利)樂山市井研縣,因鑿井煮鹽年代久遠,產出的鹽精純潔淨,取「井鹽」之意定名井研。井研歷來重耕讀,文風盛行,上世紀60年代起,一批文藝愛好者把農耕生活融入畫作,將農村生活與農業文明作為主要創作元素,形成獨具特色的井研農民畫。
  • 綦江網紅甩甩橋今日開工重建 長啥樣?先睹為快!
    劉德華電影《失孤》取景點的重慶綦江網紅甩甩橋被洪水衝毀後,將在原址恢復重建。7月21日,新建甩甩橋正式動工興建,跟原來相比,新設計的甩甩橋在景觀、安全、功能上均有所提升。綦江區篆塘鎮政府有關人士介紹,新設計的甩甩橋高度整體提升4.5米,安全等級二級。
  • 四川新聞丨《對話綠色先鋒》自貢篇:有鹽有味更要有顏有位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由省生態環境廳和四川廣播電視臺共同打造的大型訪談節目《對話綠色先鋒》第三季,今天在四川衛視《今日視點》開播,首站解碼了巴中的「紅綠藍」 三原色後,明天,將走進自貢節目中,自貢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樹平做客川臺演播室暢談綠色發展,他還帶來了一位虛擬嘉賓——自貢的城市超級IP燊海。在兩位嘉賓的帶領下,自貢的歷史畫卷也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
  •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雙核」1小時通達 看成渝交通一體...
    「城市建設、經濟發展,交通要先行。」重慶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綜合交通運輸研究所所長陳堅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基礎建設的加快,將拉近兩地空間距離。以今年將力爭開工的成渝中線高鐵、啟動改造的既有成渝高鐵為例,隨著兩個項目的建設,重慶、成都兩地將實現1小時通達,從現在當日往返到今後半日往返成為可能。
  • 融入「一帶一路」 貴州與60餘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合作
    「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 「貴州正成為『一帶一路』西部重要的陸海連接線。」貴州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彭顯華介紹,利用生態優勢,深化生態合作,打造綠色絲綢之路;順勢大數據興起,發展跨境電商,建立數字絲綢之路;建立、動態管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庫、企業庫和產品庫,目前入庫企業242家,項目170個,產品87個。
  • 2020年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十件大事發布
    一、謀劃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改革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把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作為重要內容進行部署,提出了引領性的重大改革舉措。
  • 綦江「男根」不是僚人的專屬——綦江石桅子圖騰的演變初探
    後在其它線路中,綦走團又在綦江永城瀛山多處巖石壁,也在綦江城邊棗園古墓前等地方,多次見到這些「男根」,它們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二: 二是古代綦江一帶生活的僚人(宋以後逐漸南遷至今雲南、緬甸一帶,逐漸演變成為今天的傣族)有生殖崇拜習俗。 因專家的權威,這一說法幾成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