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漢學的"前世今生"——評《開拓者——著名歷史學家訪談錄》(圖)

2021-01-14 華夏經緯網

《開拓者——著名歷史學家訪談錄》王希、盧漢超、姚平 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鐵根

    當你拿起列文森的《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或者孔飛力的《叫魂》,瞬間被其汪洋恣肆的想像、奇譎詭變的論述以及翔實豐厚的考證深深吸引時,這說明此時你的思維世界已經不再是「純粹」中國的了。當你想要進一步找尋一下這些著作究竟是如何寫就,是否還有一些至少同樣精彩的文字時,一個色彩斑斕、神奇玄妙的海外漢學天堂就向你敞開了。而當你在海外漢學如此眾多的著作中發覺亂花迷人眼,無所措手足時,這本《開拓者——著名歷史學家訪談錄》就不失時機地出現在你的面前。

    選進這本書的是「近年來在《中國歷史評論》的《論壇》上發表的十四篇訪談稿」(前言),而這些訪談的學者都是在中國歷史研究領域中的翹楚,是名副其實的「開拓者」。通過對他們各自的思想歷程以及治學理念的管窺,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海外漢學的「前世今生」。同時這本書也選了一些對中國歷史學者的訪談,從而會使我們以比較的視野審視自己的以歷史學為代表的人文社會科學。

    一種異己的文化傳統究竟是如何在本土紮根的?我想這是這本書給我們帶來的最重要的問題。本書選入的海外漢學主要局限於美國的漢學。而美國的漢學是如何搞得有聲有色、蔚為大觀的呢?

    說到美國漢學不得不提到費正清。按照史景遷的說法,「他是整個中國研究領域在美國的主要締造者」,而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旨在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而史景遷認為他自己卻沒有這樣的宏願,他的寫作是為了引起人們對中國的興趣。美國漢學建立之初的政治功能現在則被轉變成為純粹的學術功能。這種功能的變化固然說明了學科意義上的美國漢學已經建立起來了,但同時意味著原始創建動力的喪失。前者僅僅是純粹學科專業化的問題,而後者則涉及學科的意義問題。意義問題是如此重要以至於歷史學家可以因對其無能為力而熟視無睹。歷史研究完全成了「學術的操練」,而不是「愛的勞作」(易社強語)。因此它就變成了:在小事細節上斤斤計較、理智冷靜,而在大事上則是孤注一擲、盲目賭博。這與費正清當年創建美國漢學的政治初衷是不相符的。儘管歷史學研究作為一門學科不應與現實政治有太多的關聯,但是完全不去思考它的整體意義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當把美國歷史研究的一些成果不加反思地移植到中國來時,我們不自覺地將上面的困境也帶了進來。但是對我們來講最大的困境在於,我們並不認為這是一種困境。因此中國的某些人文社會學科領域完全喪失了判斷的基本標準。盲目跟隨歐美的社會科學理論,使得我們不但不去追問這些理論的具體語境,而且還試圖簡單粗暴地將其運用到對中國自己學問的研究之中。即使我們能夠完全跟上「國際潮流」,而此時的「潮流」也是歷史研究的碎片化以及實證化帶來的歷史學科意義的缺失。

    美國漢學是源於自己的問題意識、具體語境才得以蔚為大觀的。我想這才是美國漢學興衰沉浮背後的真正原因,同時也是對我們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國際化趨勢的最好的警示。國際化是源於中國自身語境的國際化,而不是盲目跟隨國際研究的國際化。

    上述所說的研究的碎片化以及實證化帶來的歷史學科意義的缺失,不僅僅是美國漢學的問題,而是涉及美國的整個歷史學領域所面臨的困境。埃裡克·方納指出,美國史研究的三十年實際上是社會史學取代傳統的政治和外交史學的過程。社會史學主張,美國史研究應該聚焦於普通美國人的歷史經歷,比如非裔美國人、婦女、勞工等。因此美國史學家比之前「更深刻、更全面地意識到了美國人歷史經驗的多元化」,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研究的「碎片化」現象和趨勢。這意味著歷史研究者過於關注的歷史的「毛細血管」,而忽視了歷史的整體把握和理解。這個問題方納認識得已經足夠清楚,他所提倡的「綜合性史學」,就是尋找一種新的方法,「既能幫助我們重新把握美國歷史的整體面貌、但同時又不至於迫使我們放棄新史學所具備的那種對美國史的深刻洞察力」。而我想這也是中國歷史研究在吸收美國歷史研究的成功經驗之時需要警醒的問題。

    對於我們,需要反思的是,這種從傳統政治史到社會史的轉向難道真的是天經地義嗎?傳統史學認為政治才是歷史研究的核心場域。這要求歷史學家首先需要學會公民的政治語言和思維方式,尋找作為政治行動背後的複雜理由和動機。這種理解絕對不是實證化的研究,它需要價值判斷。這意味著歷史學家的作品是一個政治行動,它是針對某個具體的政治行為和言論而發的。然而這種特殊的政治行動是體現在言辭中的,它經過了歷史學家的加工。歷史學家試圖教給我們的是要從這種特殊的歷史敘事中尋求對普遍性的政治行為原則的理解。但這些正是新一代的歷史學家所要拒絕的。這種現象的出現「部分的原因是,年輕一代對政府主導的歷史寫作越來越不信任,希望尋求另一種史學來挑戰那些理所當然的結論。」所以年輕一代的歷史學家便積極投於「公共史學」。(王庚武)但是,擺脫官方的政治史和經濟史的敘述模式並不一定非要擺脫政治史和經濟史而轉向社會史。這或許也能為重新書寫政治史提供契機。

    總而言之,這本《開拓者——著名歷史學家訪談錄》已經給了我們足夠的空間去了解美國漢學的研究現狀和反思中國歷史研究。相信這本帶有「中國語境」的歷史學家訪談錄會給讀者帶來更多新的體會和啟迪。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楊瀾_楊瀾簡介,楊瀾的老公,楊瀾訪談錄全集_太平洋時尚網
    1990年至1994年擔任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目主持人,並於1994年獲中國第一屆主持人「金話筒獎」;之後赴美深造,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獲國際事務碩士學位;之後加盟香港鳳凰衛視,開創中國電視第一個深度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截至2014年已訪問過全球700餘位人物,在全球華語觀眾中具有較高美譽度。楊瀾,1968年3月31日生於北京。
  • 輪迴的實證:貝滿中學老師的前世今生
    (整個探索過程絕不亞於《國家寶藏》)由於貝滿女中是著名的學校,有很多舊檔案遺留了下來,我們由此引發了尋找自己前世照片的想法。不過這個從網上是很難找到的,得去檔案館查閱。於是,我們在2009年的夏天驅車來到了宣武區檔案館。
  • 《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啟示》
    (美)魏斯 著 譚智華 譯光明日報出版社 2013年4月前世與來生布萊恩·魏斯博士的《前世今生》為我們做出了回答。1980年,美國著名科學家、心理學醫生布萊恩·魏斯接待了女病人凱薩琳,在催眠治療中發現了生死輪迴的秘密,病人和醫生的生活從此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魏斯醫生頂著社會輿論的壓力,將神奇的治療過程寫成此書。
  • 《轉世遇到你》——我竟然找到我的前世今生
    ,佔星畢竟有實際的行星用來分析推導,可前世今生這麼飄渺虛幻的理論實在讓人難以理解。(整個探索過程絕不亞於《國家寶藏1》)由於貝滿女中是著名的學校,有很多舊檔案遺留了下來,我們由此引發了尋找自己前世照片的想法。不過這個從網上是很難找到的,得去檔案館查閱。於是,我們在2009年的夏天驅車來到了宣武區檔案館。在宣武檔案館我們查到了30——40年代的貝滿校刊,那份激動的心情好比尋寶者進入山洞發現了無數寶藏。
  • 猛料:15位白領人士前世和今生的外貌驚人相似!
    不過,學佔星的人都會有個讓自己難以釋懷的話題:我的命盤為何是這樣,為何我有這麼難堪的相位,為何我不能早點或者晚點生。  這個也讓我縈繞了很長時間的心結終於在07年得到開解。那是和臺灣一位通靈老師的見面,她凝視我一會,拿了支筆邊講邊寫我的前世故事,確實令我很震驚。回去後,翻閱大量資料查找關於輪迴和靈魂的話題,發現居然是佛教把此闡述最為詳細和究竟的。
  • 我竟然找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有圖有真相!看完後你會大吃一驚!(附視頻)
    從研究佔星到前世今生,可能會讓很多佔星的朋友疑惑,佔星畢竟有實際的行星用來分析推導,可前世今生這麼飄渺虛幻的理論實在讓人難以理解。不過,學佔星的人都會有個讓自己難以釋懷的話題:我的命盤為何是這樣,為何我有這麼難堪的相位,為何我不能早點或者晚點生。
  • 生死啟蒙課:魏斯談前世今生
    生死啟蒙課:魏斯談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16堂生死啟蒙課》資料圖《前世今生——16堂生死啟蒙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是一本全世界範圍內的超級暢銷書。它的作者布萊恩·魏斯是美國耶魯大學的醫學博士,是精神病學的專家,是執業的心理醫生。這本書所講述的內容,對於具有「現代意識」的人來說,肯定是匪夷所思的,但對於熟悉佛教思想的人來說,其實就是佛家所說的靈魂的輪迴,他們對這些早就熟知。1980年,魏斯醫生迎來了一位27歲的患者凱薩琳。凱薩琳長期焦慮、恐懼。魏斯用18個月給她做傳統的心理治療,療效不大。於是改用催眠療法。
  • 談談野餐的前世與今生
    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欄目帶你探尋野餐文化的「前世與今生」。西方前世:狩獵、貴族消遣與鄉紳社交大多數西方歷史學家認為英語單詞「 picnic」源自法語「 pique-nique」。在17世紀中期,外出就餐時自帶葡萄酒的人被稱為「 pique-nique」。但早在中世紀,這種戶外野餐的形式便已經誕生。當時,狩獵活動深受統治階級的青睞。
  • 圖解|一張圖帶你了解人口普查的前世今生
    圖解|一張圖帶你了解人口普查的前世今生 2020-10-30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講述前世今生輪迴
    最近,泰國鬼才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花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作品《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更榮獲康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並同獲香港亞洲電影節別注電影,十分「威水」。
  • 文藝畫家李牧遙投入藝術世界尋找前世今生
    李牧遙對於自己的才華說到:「我國唐代著名畫家王維在詩歌、繪畫和音律上都非常有研究,還自謙自己是因為前世的一種習慣而已。其實,我的所謂才華肯定也是我前世的習慣。多年前,我做過一個夢,夢到我在某個朝代曾是一名風流才子,夢中很清晰我在畫美人圖,後來因為喜歡佛學丟下了妻妾出家了,所以我的一些小才藝不足以掛齒。」 李牧遙的藝術,不僅僅表現在繪畫藝術上,還表現在其他方面。
  •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前世今生真的存在嗎?
    生死就是輪迴,於是有了前世有了今生。很多人特別相信有前世今生,很多人不相信生命無限、輪迴轉世之說。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存在的。關於因果輪迴的宇宙人生真相,其實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在探索。因為人有了生,就會有死,有了生死,大家就要思考生死是怎麼來的,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甚至要思考能不能夠了脫生死,不生不死,這些問題。
  • 催眠:前世今生—我與女兒的約定
    你相信——「前世今生」嗎?一個聽上去無比玄妙而又浪漫的詞,它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致力於此的人至今仍在不斷探究。但是在心理諮詢界,利用前世回溯治療有效的案例數不勝數,所以不論真實與否,單從療愈效果上來說,前世回溯治療被證實從根源上是有效的。
  • 《菏澤一中的前世今生》之「名師訪談」系列(3)--王麗娟老師
    我從2008年開始撰寫校史人物風採,2013年《菏澤一中的前世今生》出版,2015年再版。2011年國家級期刊《基礎教育參考》設立「百年名校風採」專欄,我校是全國第一所被報導的學校;2013年齊魯晚報策劃「百年中學的前世今生」系列,我校是全省首個被宣傳的中學。我在書中努力宣揚「名師情懷」「母校情懷」「青春情懷」等內容,也收到了積極的社會反響。
  • 10個角度揭秘前世今生,我信了!
    邏輯無法講通,科學未能解釋,也許終究逃不脫那四個字——前世今生。對於前世今生,有的人堅信,有的人堅決不信,還有的人半信半疑,你如何認為呢?對於前世今生,曾有法師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要知道一點,輪迴這件事情,就好像是珠穆朗瑪峰上面的皚皚白雪,並不是好多普通人能夠一眼看出來,還是需要具備很多因緣條件才能夠親證、實踐,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那既然如此,我們還就想要證明,那怎麼辦呢?」
  • 測試前世今生:看圖選動物測出你前世和今生的運勢,只需一秒超準
    或許我一說前世今生,很多人會抱有嗤之以鼻的態度。可是美國科學家史蒂文森用了40年時間調查了號稱記得前世記憶的3000名孩子,最終的結論是人類真有前世今生的說法。所以今天小編就帶你來測試你的前世今生,假如再給你一次機會的話,你最想轉世為下面哪一種動物呢?請憑直覺選擇!
  • 前世今生,誰是你命中注定的正緣愛情
    按下圖年份查詢你的月亮南北交星座【星座都是按陽曆生日】南交星座是你前世的情北交星座是你今世的果何謂南北交點呢?月亮的運行軌道與黃道軌跡的兩個交點就叫月亮南北交點。月亮代表我們人類的情緒,代表我們的記憶。
  • 有梨渦的人前世今生的命運如何?
    面相學是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在,且被不少人認可的東西,所謂的梨渦,在面相學上也有說法。以前總聽人提起梨渦是因為上輩子很幸福,所以笑到臉上都有了凹陷,乍聽起來沒有任何的依據,但是人們還是特別願意相信這種美好的事情,其實梨渦對於我們的今生也存在一定的影響,那麼臉上有梨渦代表前世什麼?今生又代表著什麼呢?
  • 根據土星宮位看前世今生
    根據土星宮位看前世今生你想知道你前世的人生嗎?土星掌管命運,我們可以從中窺知一二。你何不利用這些訊息,解讀分析,進而豐富你今世的人生。  我們為什麼用土星來探索前世呢?因為土星除了「限制、抑制」之外,還具有命運的意義。
  • 前世今生的緣分
    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圖片來源:資料圖)夫妻是緣,善緣惡緣,無緣不聚。自己有時會想不通,為什麼求夫求妻可以求得到?為什麼會感得一個好的伴侶。人不是都有感情的嗎?難道感情也是可以勉強的嗎?難道要求一個人來愛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