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株洲市政協委員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株洲加快建成「一谷三區」,加快實現基本現代化貢獻力量。
紅網時刻記者 曹緹 實習生 肖丹 株洲報導
一頭乾淨利落的短髮,大眼睛,鄒豔君給人的初步印象是優雅、美麗。內裡的她卻是個不怕吃苦、勤勉努力的實幹派。在11年群眾文化藝術事業上,近10年政協委員履職經歷中,她充分利用建言議政平臺傳遞民聲訴求,解決了不勝枚舉的實際問題。
「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為老百姓真正解決了一些問題,辦了一些實事。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真的感覺很驕傲、很自豪。」談起履職經歷,連任兩屆株洲市政協委員的鄒豔君表示。
「金館長」讓文化魅力綻放光芒
鄒豔君在會場。
雖然年齡不大,但鄒豔君已經是一名「老委員」了。她連續兩屆擔任株洲市政協委員,還擔任了省人大代表。
德藝雙馨是鄒豔君追求的目標。拜師學藝、實踐感悟、自我加壓、探索進取,是她的學習途徑和態度。多年的學習和沉澱,使她成為了業務上的「領頭羊」。
自從2009年擔任株洲市文化館館長一職以來,鄒豔君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猶如「拼命三郎」。她大力推進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的廣泛開展,帶領團隊打造的「送課少年宮」「送課進社區」「送課進校園」「暑期少兒藝術訓練營」等示範性免費服務項目深入人心,培訓人數達6萬多人次。她舉辦各類聲樂培訓、音樂指揮輔導講座上千次,免費培訓群眾文藝骨幹藝術人才上萬名,讓市民零門檻享受藝術大餐,受惠市民達十多萬人。
鄒豔君撰寫和發表了《基層群眾文化的現狀與發展研究》等多篇專業論文,均獲國家級、省市級獎勵。獲評湖南省「最美基層文化人」提名獎、湖南省「藝抗疫情·雲遊湖南」優秀個人、株洲市「三八紅旗手」稱號、首屆株洲藝術節「藝術領域突出貢獻獎」提名獎,被市委、市政府記三等功。
鄒豔君排練、指揮的株洲群星合唱團,在文化部舉辦的第十九屆「永遠的輝煌」老年合唱節活動中,榮獲「最受歡迎合唱團」(排名第三);在文化部主辦的「中華紅歌會」合唱比賽中,指揮株洲「城市春天」合唱團參加,榮獲「中華杯」(金獎);在湖南省第九屆「三湘蒲公英」少兒音樂舞蹈大賽上獲5金4銀3銅……這些成績創下了株洲文化館有史以來在國家級、省級賽事中獲得金獎最多的紀錄,鄒豔君因此被譽為「金館長」。
今年1月2日,民政部印發的《關於加快建立全國統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不斷提升機構服務水平,讓老年人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通過走基層訪民情,鄒豔君了解到,充分調動老年人「談文化、學文化、懂文化」的積極性,是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和晚年靜心、舒心的最佳路徑。為此,她建議,加強公共文化資源整合力度,將養老機構覆蓋半徑內的分屬不同部門和單位管轄的公共文化設施、場所進行整合利用,充分發揮公共服務設施效能,加大對公共文化數位化建設的投入,從而保障老年人能夠便捷地使用公共文化服務資源。
「老委員」助推「數字經濟」加速發展
現場調研。
作為連任兩屆的政協委員,她敏銳地察覺到,數字經濟是當前提升經濟效益和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推動力,也是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的主要領域。今年4月,鄒豔君當選為民進株洲市委專職副主委。隨著工作角色的轉換,她將更多的關注點轉移到了社會經濟文化建設上來。
今年以來,鄒豔君參加《湖南省創新數字經濟治理模式對策研究》的調查研究,先後赴海口、貴陽、深圳等地進行廣泛調研。通過調研發現,雖然株洲在數字經濟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與數字經濟相匹配的政府治理模式仍未形成,數字經濟治理體系不夠完善,對未來株洲數字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要解決『數據孤島』問題,相關部門可以牽頭協調形成工作合力,統籌推進地方大數據、雲平臺的規劃和建設,將其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中心工作。」 鄒豔君介紹,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實現政府內部、上下級政府之間和各級地方政府之間的數據共享、整合、聯動,打破「數據孤島」問題,構建基於大數據的整合性地方治理體系,達到一體化治理。
此外,鄒豔君還建議,充分發揮株洲作為長株潭城市群區域一體化發展優勢,以推進株洲數字經濟治理能力現代化,助推株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大力發展,打造具有較強區域競爭力的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引領株洲數字經濟加速發展。
老的問題解決了,在發展中又會出現新的問題,今年鄒豔君特別關注與百姓密切相關的職業教育、公共文化服務、醫改、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問題。「人民政協來自人民,人民群眾在哪裡,政協委員的工作就要做到哪裡,服務到哪裡。我希望能更好地、更有質量地為老百姓發聲、建言。」鄒豔君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