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內綜藝節目的製作水準、創意、整體規模和影響力都在飛速提升,並呈現出原創節目IP化,IP綜藝品牌化、品牌節目年輕化的趨勢。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Q4,這種趨勢愈加顯著。從數據表現來看,2019年Q4綜合表現最好的綜藝類別為脫口秀節目,以《吐槽大會》第四季為代表的網綜IP,在多季開發之下,依然顯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在原創綜藝不斷湧現下,綜N代應該如何規避審美疲勞?又該如何用內容為IP生命力續航?以2019年Q4各維度數據表現最為亮眼的《吐槽大會》第四季為樣本,復盤這檔節目的數據表現之後,我們找到了答案。
系列IP與原創共生
脫口秀成網綜主力軍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Q4,綜藝節目上新數量為74部,其中系列IP為32部,佔比達到43%,原創首播綜藝數量為42部,佔比為57%。從平臺分布來看,上星綜藝和網絡綜藝數量相對均衡,分別為36部和38部。
下圖為2019年Q4綜藝節目網播最高指數Top10,排名第一的為脫口秀網綜《吐槽大會》第四季,最高指數達到74.48,緊隨其後的同樣為脫口秀網綜。作為網綜的特色節目類型,脫口秀在新媒體的熱度優勢日益凸顯。
如今已經進入第四季的《吐槽大會》,為何能在競爭激烈的綜藝市場保持競爭力?這個答案可以從數據裡找到「真相」。
全網發散熱度
對抗審美疲勞
對於《吐槽大會》第四季來說,如何解決多季開發帶來的審美疲勞,才是大眾最為關心的問題。對於這檔有著鮮明自我風格的脫口秀節目來說,首季節目帶來的驚豔感既為節目帶來大量關注度,也為後續節目的開發帶來非常大的創新壓力。
《吐槽大會》第四季目前共播出六期節目,自上線以來屢屢登上V榜單日榜首,播放熱度在網綜裡佔絕對優勢。這季節目並沒有邀請娛樂圈明星大咖,這樣的嘉賓配置還能獲得如此高的新媒體熱度,說明內容本身足夠「能打」。
從當前已經播出的內容來看,這一季節目能達到如此高熱度的首要原因是,節目觸達的範圍更廣,跟當下網友的生活貼合度也更緊密,前幾期節目分別涉及直播領域、影視圈、電競圈、體育界、搖滾圈等,多元化主題下,更多不同屬性的年輕人能在節目裡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嗨點」。
今晚,在《吐槽大會》第四季跨入2020年的首期節目裡,第一個00後嘉賓周震南登上節目,並坐上主咖位置,實現了另一個層面的「破圈」。這位年輕的偶像身上有著太多的標籤,他的出圈方式有著當下娛樂產業的「縮影」,來自不同圈層的嘉賓對他的觀察視角和吐槽內容,折射出新興的偶像產業對大眾帶來的審美衝擊。
雙向破圈的嘉賓設置,帶來客觀而多元化的視角,由此帶來的內容豐滿度,是節目留給觀眾的整體印象。
在貓眼網綜播映網綜排行榜上,《吐槽大會》第四季11月30日首播之後,在第二天快速躋身單日榜單榜首,第二期節目依然繼續坐穩榜首位置。節目能在上線之初快速攀升至榜單首位,一方面是節目在上線之前就有強大的人氣基礎和高關注度,另一方面是因為上線之後給網友帶來了「驚喜」的初印象。
當頂級網紅主播李佳琦在一眾明星環繞下坐上主咖位置時,全網譁然,圍繞李佳琦和吐槽大會的討論成為社交網絡的一大熱點事件,與首季節目上線時曾給觀眾帶來的「先鋒感」如出一轍。極具創意的「破圈」嘉賓配置,成功將節目的「顛覆性」氣質輸出給大眾,既規避了多季開發帶來的審美疲勞,又為節目在這一季的熱度和關注度打開了局面。
能直觀體現節目播放成績的是點擊量,節目開播以來播放量居高不下,單期節目播放量甚至突破2億。播放量最高的峰值分別為首期的李佳琦專場和第四期的PDD專場,可見觀眾對於這檔老牌節目延伸至娛樂圈之外的領域有濃厚的興趣,這也說明節目組在這一季的多元化圈層嘗試是有效的。從播放趨勢來看,節目的單期點播量均在1億以上,有著穩定而優異的基本盤,看來節目已經在相當龐大的受眾裡形成了追看黏性。
對於《吐槽大會》第四季來說,想要持續吸引受眾追看並不容易。每期更換嘉賓配置下,只有節目內容本身足夠有吸引力,才能將不同屬性的受眾轉化為「節目粉」,保持節目穩定的播放成績。從彈幕可以發現,不少跟隨主咖們前來圍觀打卡的網友,被節目的「爽點」和「笑點」留下,而不少節目的受眾也被主咖們的幽默和坦率圈粉,在節目和圈層之間實現了流量互相轉化。
受眾反饋
揭開IP續航密碼
下圖為節目前三季的播放成績,可以直觀看到,這一IP不僅在第一季備受市場歡迎,在此後的第二季和第三季,節目的播出成績持續走高。結合上述第四季的各維度數據表現來看,《吐槽大會》從第一季走到如今第四季,始終保持著強勁的IP生命力。
規避掉多季開發帶來的審美疲勞,是節目能在競爭激烈的綜藝節目裡吸引受眾的原因之一。讓節目在多維度取得優異播出表現,提升這一IP價值的關鍵原因,卻是高辨識度的內容,從受眾反饋裡,我們可以找到《吐槽大會》的內容秘訣。
自上線以來,節目在互動平臺引發網友大量圍觀和討論,主話題閱讀量和討論量均表現突出,當前,#吐槽大會#主話題閱讀量已經突破68.9億,討論量達到740.9萬。
從網友的熱搜關鍵詞,可以看出節目能引發他們討論、互動和分享的看點所在。比如,第四期節目播出之後,#PDD只有李現能演我#關鍵詞登上熱搜。PDD是第四期節目的吐槽主咖,也是電競圈的頂流,在以年輕人為主的網際網路有著超高人氣,也有著獨特的性格魅力,在節目裡,他展現出足夠幽默而坦率的性格魅力,將自己與李現飾演的電競男主韓商言掛鈎的吐槽內容,引發了更多大眾對這位電競圈「頂流」的好奇。
不僅是PDD,節目的其他主咖也都在此展露出讓大眾感興趣的不同側面。「口紅一哥」李佳琦對不粘鍋事件細節的詳細披露、孫楊對藥檢聽證會事件的真實還原、周震南對「包郵」事件的回應,等等。節目對嘉賓真實性格的展現,以及對熱點事件的深度挖掘,滿足了當下年輕人對真實的追求,下圖的受眾年齡分布屬性便是最佳證明。
在第五期節目播出之後,#鄭鈞吐槽大張偉#的話題登上熱搜榜單,在這期節目裡,鄭鈞調侃好友大張偉早期出道時用三個和弦玩「朋克」,是背著電吉他的二人轉演員。犀利、新鮮、直白、幽默,讓人捧腹之餘還感受到這位搖滾大佬專業知識加持下的「智慧光芒」。
也正是這份「銳度」和「智商」,讓節目吸引了大量更為理性、對節目要求也更高的男性受眾前來圍觀,下圖的受眾性別分布可以看出,節目的男性受眾高達72%。
伴隨著節目的播出,有一個關鍵詞幾乎成為熱搜常客。僅在第四期和第五期節目裡,分別就有兩個相關話題登上熱搜榜單,分別是#PDD太好笑了#、#呼蘭太好笑了#。顯然,幽默才是這檔王牌IP脫口秀最具競爭力的內容基因。
從熱搜關鍵詞代表的受眾反饋,以及受眾屬性可以看出,真實、銳度、幽默,是受眾被節目打動的看點,也是節目能在第四季依然保持高熱度的內容秘訣。
結語:
從不同維度的數據表現可以看出,《吐槽大會》第四季成功抵達了年輕用戶,並點燃了他們的互動和分享熱情。這一案例也表明,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只有在內容上持續製造新鮮感,並保持節目的優質內容基因和差異化定位,才能持續保持內容的活力,為IP的長遠開發價值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