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姜聲揚約好上午10點在公司某處"私會"。
9點57分,小館主塗脂抹粉完畢,噴了大約方圓10裡外都能聞見的香水、面帶桃花,款款向"約會"地點行去。走到半路,望見電視裡聲揚正在播報上午9點檔的最後一條新聞。知道他還沒來,小館主停下腳步,在主持人事務部外的照片牆上,找到聲揚初入公司時拍的宣傳照。
如你所見,那時候的聲揚,臉上洋溢著臺灣小男生特有的青澀可愛
小館主在"人肉"有關聲揚的各種八卦時發現,他的成長道路可謂"山路十八彎":上學之前在美國生活,接觸英文比中文還早。之後回到臺灣讀了5年小學,又隨著父母定居新加坡。在那裡,他被父母送去當地美國學校就讀,開始接受西式教育。高中還剩兩年時,聲揚隻身赴美求學,在密西根大學攻讀大眾傳播學。儘管一路東奔西走,但這些經歷也讓姜聲揚擁有了一項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優勢——中西文化貫通。
姜聲揚的"少男時代"
10點整,小館主聽見電梯門打開的聲響,隨之而來的是輕快的腳步聲,一轉頭,只見西裝革履的他從遠處走來,意氣風發。
陽光小鮮肉變身高顏值睿智奶爸
小館主問聲揚來鳳凰多少年了,他嘆了口氣,說這真是個憂桑的問題。
13年前姜聲揚初來乍到,陽光帥氣得不僅收穫了公司內部男女老少的"芳心",也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如沐春風,淪陷在他親切爛漫的笑容裡。
姜聲揚剛進鳳凰衛視的時候讓前輩們大嘆"陽光得有一點點刺眼"。年輕就年輕吧,幹嘛還笑得那麼燦爛;笑得燦爛就算了吧,幹嘛還露一口白牙。
--摘自《像他們一樣去奮鬥》
小館主:你有偶像包袱嗎?姜聲揚:那句話怎麼說的,明明可以靠臉,偏偏要靠才華。我是曾經靠臉,現在只能靠才華了,哈哈哈…以前過生日的時候,我會收到很多粉絲寄來的禮物,還有"表白信",現在明顯少了許多。(嘿嘿,是不是被姜太攔截了?)
花兒與少年
小館主:那你失落嗎?姜聲揚:坦白的講,會有失落,我也經歷了一個調整期。長得好肯定是個優勢,但同時也是劣勢,你需要破除自己,讓人知道你除了長得帥之外,還有才華。相比於曾經,現在的我有更加豐富的經歷以及多年積攢的人脈。一個人的工作態度、表現、待人處事的方式是隨著時間推移,才能慢慢看出來。以前年輕的時候也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壓不住場,現在我不敢說自己是不是能壓得住場,但至少我場面見多了,主持經驗也豐富了,氣場自然會跟以前不一樣,這是皺紋帶來的優勢。(實力派很難成為偶像派,但偶像派卻很有可能變成實力派)
隨新聞朋友圈聲名遠揚
2015年底,鳳凰衛視推出一檔全新新聞資訊類節目--《新聞朋友圈》,姜聲揚做主持人。不過,小館主發現,聲揚自己卻很少發朋友圈,這是為什麼尼?為啥尼?WHY?
姜聲揚:在科技方面,我比別人慢半拍,微博火的時候,我還在寫長的博文,好不容易轉到微博,大家又開始發朋友圈。後來我發現社交網絡變成一個炫耀自己的場所,我吃了什麼、穿了什麼、去了哪裡玩(小館主躺槍),就算最後有一萬個Likes,一千個留言,so what?
小館主:虛榮心被填滿。
姜聲揚:就算得到全世界60億人的likes,它不會轉化成任何的東西。虛榮心可以暫時被填滿,如果我下一篇發的微博沒有60億人點讚,那會不會變得很空虛?我的自信與滿足感來自於我自己和家人。
小館主總結:不靠發朋友圈找存在感。
儘管聲揚是資深"潛水黨",但他會異常關注別人的社交平臺(尤其是外國領導人的),看也就罷了,還把人家發的內容翻譯成中文放在節目上"說東道西"(被姜聲揚關注的盆友需謹言慎行)。"我的夢想是做政治類的脫口秀,新聞朋友圈很接近。很累,但是做得好開心。為了短短十五分鐘的節目,每天要看大量信息。這個人今天說了什麼話,為什麼說這番話,他背後有一個什麼樣的新聞背景,你要去了解,哦,原來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才會產生這種觀點。要把所謂高大上的新聞,用接地氣的方式呈現出來。(好了啦,下回用英文來段二人轉唄)"
"二孩之父"淺談有娃之後的深刻感想
之前小館主寫過一篇《竇文濤和他的女郎們》,姜聲揚看後表示,他想出一篇《姜聲揚和他的姜女郎們》:太太、女兒、女兒。
第一次得知聲揚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時,小館主哭暈在辦公室裡
姜聲揚說"晉升"為爸爸後,對新聞的理解變得深刻許多。"比如前陣子歐洲難民問題鬧得沸沸揚揚,那張小男孩倒在沙灘上的照片,讓我感觸很深。當然我不會在電視上飆淚啦,因為很不專業,但是看見那條新聞對我內心的衝擊,是很真實的。現在就很能理解小莉姐之前說,有了孩子之後,看新聞的角度都不一樣了。以前很關注核試驗啊、哪裡打仗啊,現在更關注的是打仗之後所導致的家破人亡以及產生的一系列影響。"
曾經的聲揚總將目光聚集在國際風雲變化與朝野之間,現在,他更加關注與自己切身相關的新聞事件。新聞如何做到廣度與深度平衡?有家裡的事,有國家的事,也有國際的事。
聲揚家有"二孩"傳統,他還有一個比自己小14歲的弟弟
小館主:看到關於"二孩"的新聞是不是也有很多感觸?
姜聲揚:那個倒還好,因為我已經做到了,哈哈哈。我沒想到有兩個女兒是那麼幸福的事情,恨不得再要一個。"二孩"政策很好,應該鼓勵像你們這樣的年輕人,努力增產報國!(淚奔,情人節還沒到呢就往傷口上撒鹽!)
文章結尾,小館主引用聲揚很欣賞的一位美國資深媒體人AndyRooney說過的話:
"Everyone wants to live on top of the mountain, but all the happiness and growth occurs while you're climbing it."
所有人都想站立在高山的頂端,但幸福和成長其實都在攀爬的過程中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