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開全市法院執法辦案工作推進會
邀請代表委員見證執行
審理惡勢力犯罪集團案
法院聯動多方調解贍養糾紛案
當莊嚴的法槌向黑惡勢力敲響,當代表委員共同見證強制執行,當農民工向法院贈送感謝信,當專業法官會議研討重點案件……從中心城區到田間地頭,從案牘勞形到舟車勞頓,從莊嚴宣判到溫馨調解,我市兩級法院緊緊圍繞政法「十大工程提升年」目標,以「整改落實年」「制度建設提升年」「審判質效提升年」為著力點,力克疫情影響,步履鏗鏘,走過風雲激蕩的2020年,交出保障平安黃山、法治黃山建設的喜人答卷。
審判質效穩步提升
2020年4月15日上午,屯溪區法院適用速裁程序,對17起醉駕案進行了公開審理,累計用時90分鐘便全部審結。適用速裁程序集中審理認罪認罰案件,是我市兩級法院落實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具體舉措,也是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提升審判質效的生動實踐。一年來,全市法院7個專業化速裁團隊審理案件5508件。
案件辦理的「加速度」,離不開法官們的「功課足」。今年1月6日,已近中午,市法院8樓的會議室裡,民事審判庭的法官們仍圍坐在一起,就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進行條分縷析。「利息是什麼標準?合不合理?」「12萬元是分期轉還是一次性轉?」大家認真對照卷宗仔細研判,態度細緻而嚴謹。「該案系二審案件,合議庭須圍繞當事人的上訴請求,針對其提交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及證明力進行審查。」市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宋浩之說道。
心有猛虎,細嗅花香,廣大法院幹警朝乾夕惕。為全面提升審判質效,市法院將2020年確定為「審判質效提升年」,制發有關實施方案;組建新型審判執行團隊8個,創新優化審判管理工作機制;創立「派單制」「約談制」「催辦包保制」「通報制」,有目標、有步驟、有辦法地推進案件辦理;充分發揮兩級法院發改案件溝通協調和立審執訪溝通協調機製作用,進一步強化審判管理。2020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33521件,結案32354件,生效裁判服判息訴率99.8%,審判質效穩居全省法院第一方陣。
遠在蚌埠出差的市法院審管辦主任方華通過電話告訴記者,2020年,市法院重點針對一年半以上不滿三年的33件長期未結訴訟案件強化催辦包保措施,審結28件,確保三年以上長期未結訴訟案件在2018年清零基礎上持續保持零增長。
執行攻堅成效顯著
「感謝徽州區法院執行局的法官們,盡心盡力為我們大家討回工資,沒想到疫情影響下還能順利拿到這筆錢,如果不是你們,我們的血汗錢就打水漂了,我們這一年多也就白幹了……」去年4月3日,張某等5名農民工一早便驅車從祁門縣趕往徽州區,將一封連夜手寫的感謝信送到徽州區法院執行局局長方幼琴手中。看著大紅紙上質樸、真誠的文字,執行法官頗感欣慰。時間回溯,去年1月13日,張某等7位農民工到徽州區法院申請執行姚某拖欠勞動報酬案。受疫情影響,法院執行工作受阻,傳統查人找物手段不適用,拘傳、拘留無法正常開展。為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法官想方設法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被執行人姚某溝通聯繫,曉以利害。在執行法官的釋法說理下,姚某積極籌款並於同年3月27日到法院集中兌現。
去年11月30日,在全國、省、市、縣四級代表委員和村民們的見證下,市法院、屯溪區法院、歙縣法院協同對歙縣雄村鎮一起相鄰通行糾紛案實施強制執行,堵了近19年的道路恢復暢通。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歙縣深渡鎮大茂社區黨總支書記姚順武點讚:「通行權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公共權益需要大家維護,更需要司法保護。法院執行行動非常好,對村民來說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市政協委員程宏虎認為,法院加大對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力度,是司法為民的直接體現,也是維護公共權益的必要之舉。
一次次說法明理,一次次雷霆出擊,彰顯了我市兩級法院向「切實解決執行難」進軍的信心和決心……2020年以來,全市法院緊扣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工作,大力開展執行助力復工復產、「六穩」「六保」專項行動,執結涉企案件3582件,執行到位金額7.9億元;加大失信懲戒力度,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2582人次,限制高消費3808人次;秉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為45家企業預留必要的流動資產和往來帳戶,及時修復75家企業的信用。
掃黑除惡縱深推進
「咣——」去年10月9日,在市法院審判庭內,隨著法槌敲響,被告人被法警帶入法庭,等候審判。這是史鴻峰等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庭審現場。
據悉,被告人史鴻峰自2014年開始,經常性地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放高利貸,並在2015年註冊成立車邦公司,通過僱傭他人非法經營高利放貸業務,網羅他人採取暴力、軟暴力手段索取高利貸本息,多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嚴重破壞當地正常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去年6月22日,歙縣法院對史鴻峰等8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被告人史鴻峰等8人十二年至一年四個月不等有期徒刑;被告人史鴻峰、汪喆、程萃飛被判處罰金360萬至1萬元不等;責令被告人史鴻峰退賠被害人損失6.55萬餘元;依法追繳被告人史鴻峰高利轉貸獲取的違法所得及其夥同其他被告人非法放貸獲取的利息共計1066萬餘元。去年10月9日,市法院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胡某是該案被害人之一。回想起自己向史鴻峰抵押借款,遭受史鴻峰等人採取各種非法手段勒索支付高額利息的往事,他仍心有餘悸。得知史鴻峰等人被依法嚴懲後,胡某激動地表示,掃黑除惡,社會穩定,自己由衷支持。
黑惡不除,民心難安。胡某的心聲表達了人民群眾對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追求。為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全市法院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圍繞「長效常治」目標,制發落實「一十百千萬」實施意見,打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法律戰」「收官戰」。始終保持對各類黑惡勢力犯罪的高壓態勢,嚴懲章有軍、王成珂等一批黑惡勢力犯罪分子。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市法院審結一審黑惡案件80件481人、二審黑惡案件34件297人。加快「打財斷血」速度,黑惡案件財產刑執行到位3284萬元,有效剷除黑惡勢力經濟基礎。積極參與「傘網清除」「行業清源」,摸排核查線索248條。將依法嚴懲黑惡勢力犯罪與綜合治理有機結合,進一步發揮「一建議一回訪」機製作用,發出涉及社會治安、鄉村治理等方面司法建議52份。
司法為民初心不改
今年1月6日,歙縣泊仕莊園小區,冬日暖陽鋪灑在乾淨整潔的路面上,車輛有序停放,安保人員在門房值守。一旁的望庭律師事務所內,由歙縣法院、司法局頒授的「無訟小區服務站」牌匾呈徽派風韻。律師調解室內,桌上擺有「法官調解員」「律師調解員」「人民調解員」「鄉賢調解員」等席卡。
「泊仕莊園登記人口4000多人,物業費拖欠等引起的物業糾紛時有發生。去年7月,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我們根據這個小區的實際情況,在律師事務所設立『無訟小區服務站』,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立案前由律師調解,1名退休法官巡迴服務,2名速裁團隊法官及時提供支持,小區物業公司和鄉賢積極參與,運行效果初顯,2個月不到就參與化解物業糾紛38起,9起當場履行完畢,18起達成調解意向。」歙縣法院工作人員汪朝亮介紹,為促進業主和服務公司雙向履行義務,去年11月,該院組織法官上門普法,選擇典型案件巡迴審理。審理後,該案雙方無法達成調解意向,法院按公平原則,未全部支持物業公司訴訟請求,以此倒逼進一步提升物業服務質量。
「無訟小區服務站」專職調解員姚軍林告訴記者,通過調解,物業費拖欠現象大為好轉,也督促物業公司認真履職。泊仕莊園業主戴某欠物業費4000多元,經過姚軍林宣講法律政策及拒交後果,戴某主動履行。百興園小區業主凌某以門前有垃圾房,物業公司不將垃圾房移走為由,拖欠物業費3800餘元,導致雙方產生糾紛。姚軍林了解情況後,分別做雙方思想工作,最終物業公司移走垃圾房,凌某也補交了所欠物業費。
「法院通過訴前調解工作,把我多年的『老大難』問題解決掉了,非常感謝法官,以後我也會按時繳納物業費」。凌某通過電話對姚軍林表示感謝。
翻開我市兩級法院「民生帳本」,一串串足印堅毅且溫暖。比如黃山區法院在14個鄉鎮、社區設立「訴調對接工作站」,在5個鄉鎮設立法官工作室,公正、高效、便捷化解糾紛;休寧縣法院受理黃山睿基新能源公司破產清算案,在政府支持下解決職工工資300餘萬元;黟縣法院成立「作退一步想」法官工作室,民商事案件萬人成訟率同比下降35.52%;祁門縣法院強化審判管理、刑罰措施、普法宣傳,著力守護青山綠水……
立足執法辦案,保民生、護民利、解民憂,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秉持如此理念,我市兩級法院紮實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打造訴訟服務大廳、訴訟服務網、自助服務終端、移動微法院、12368訴訟服務熱線「五位一體」訴訟服務大平臺,完善物業糾紛調處、道交糾紛一體化處理、訴訟法律風險評估等平臺,讓訴訟更便捷。不斷完善訴源治理機制,制定《關於全市法院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積極主動參與訴源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辦法》等制度,全力推進一站式建設,打造法院特色品牌。持續推進「五優」法庭和「四好」法官工作室建設,13個基層法庭提檔升級,75個法官工作室有序推進,化解矛盾糾紛6130件。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整體滿意度達98.78%,居全省法院第三。
新形勢下的人民法院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我市兩級法院廣大幹警將不忘初心、接續奮進,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司法保障。
文字丨黎小強
來源:《黃山日報》
原標題:《【媒體聚焦】|《黃山日報》:法令如山鏖戰急——黃山法院執法辦案紀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