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Sir Stirling Moss,無冕之王已是冠軍|文化

2021-01-09 天天汽車APP

撰文|褚韻文

斯特林·莫斯爵士,英國傳奇賽車手,在復活節的凌晨因病去世,享年90歲。

他的賽車生涯由於一次事故,顯得略顯短暫,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在賽車界獲得的輝煌成就。

目標:超過所有人

作為一名優秀的賽車手,坐進賽車後,心裡的目標只有一個。如果前面出現對手的賽車,那就超過他們,如果處在領先位置,那就讓後視鏡中的車輛變得「越來越小」,直至消失在視野當中。

捧起冠軍獎盃是每一位賽車手的夢想。但是也不能排除其中一種情況,儘管職業生涯內獎盃無數,但是在某一項最被自己與世人看重的賽事中,卻從未獲得總冠軍的殊榮。

這就像梅西目前還未代表阿根廷國家隊收穫大力神杯一樣。

「無冕之王」一詞來形容這樣的人們,在賽車界,StirlingMoss或許最能與之相配。

在1948到1962年這十多年中,根據一份統計,Moss共參加了539場賽事活動,獲得冠軍的次數達到了212場。

其中1955年至1961年,在當時的一級方程式大獎賽當中,StirlingMoss參加了66站賽事的爭奪,其中16次站上最高領獎臺,在此期間,梅賽德斯奔馳車隊是其斬獲冠軍時,待得時間最長的車隊。

這樣的成績對於任何一位車手來說都是極其出色,但是遺憾的是,StirlingMoss從未獲得過F1的年度冠軍,四次亞軍的成績不免讓莫斯爵士的追隨者心生遺憾。

其中更是以1958年霍索恩憑藉一分之差力壓莫斯奪冠最為有代表性。

在當時那個年代,車手們並不像現在那20位超級駕照的持有者,F1隻是平日賽車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還有很多比賽需要他們參加,這個做法的目的很簡單,並不是賽程「稀鬆」,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的錢包鼓起來罷了。

歐洲對於賽車運動可以用痴迷來形容,不光起步時間早,賽事類型、豐富程度都不輸今日。

MilleMiglia「1000英裡耐力賽」,喜歡賽車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個名字。

最終奪得冠軍的722號賽車

這是一項在義大利開放道路舉辦的耐力賽,在1927年至1957年間共舉辦了24屆賽事。來自義大利的賽車拿下了其中多年的冠軍,這其中又以阿爾法·羅密歐為甚。但是1955年的比賽值得被人銘記,這是屬於梅賽德斯300SLR與StirlingMoss的故事。

這裡單獨提到StirlingMoss一個名字是很不合適的,因為當年奔馳副駕駛席上還坐著Moss的領航員DenisJenkinson。二人一路配合默契、披荊斬棘,最終以領先第二名32分鐘的成績奪得冠軍,第二名是隊友方吉奧。

在獲得MilleMiglia冠軍之後,同年7月份,StirlingMoss駕駛W196R賽車在英國大獎賽中又一次戰勝隊友JuanManuelFangio(方吉奧),拿下了這場分站賽的冠軍,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英國人第一次站上英國大獎賽的最高領獎臺。

賽車運動向來是勇敢者的遊戲,沒有膽量、沒有魄力,根本不能稱自己是一名賽車手。

儘管現在的科技一直在進步,但是也無法阻擋意外的發生,不然JulesBianchi、AnthoineHubert也不會年紀輕輕便離我們遠去。

無奈:被迫告別賽場

上世紀中早期,賽車的安全性根本無法與現在同日而語,而且沒有各種電子輔助的賽車簡直就是一隻只「兇猛的野獸」。

贏得比賽不容易,要想活下來也需要運氣的眷顧。在1960年、1962年,StirlingMoss經歷了兩次差點奪取生命的事故。

1960年的比利時,練習賽嚴重的撞擊讓StirlingMoss順利康復都被視作一個「奇蹟」,但是錯過了當年的很多賽事。

1962年4月,Moss在古德伍德的事故讓他昏迷了一個月的時間,並且左半部分身體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不聽使喚」。

在古德伍德撞車恢復之後,莫斯在測試車輛中難以像之前那麼「輕鬆」地控制賽車,於是他選擇了退役。

如果不是這次事故發生,也就不會出現傳奇車手的退役,如果他依舊出現在賽場之上,或許能夠和後輩吉姆·克拉克同時出現在賽道起跑線之後,又或許將會締造另外一段更為傳奇的故事。

StirlingMoss與現任梅奔F1領隊TotoWolff

StirlingMoss雖然退出了專業的賽車比賽,但是依舊活躍在賽車圈內。

作為一名憑藉奔馳賽車獲得冠軍的車手,他理所當然地成了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經典車、經典賽事活動的最佳人選,頻繁出現在MilleMiglia經典賽事、圓石灘車展、古德伍德速度節當中。

StirlingMoss在職業生涯中雖未獲得F1年度冠軍,但是並不掩蓋其成就。在1959年,伊莉莎白女皇授予StirlingMoss官佐勳章(OBE)。

在2000年,Moss更是被授予下級勳位爵士(KnightBachelor),可以被稱為SirStirlingMoss。

如何去彰顯一個人在賽車領域的巨大成就?用他的名字去命名一臺超級跑車或許是最好的辦法。

Mercedes-BenzSLRMclarenStirlingMoss,這真是一個很長的名字,可以看到後綴用了Moss的全名。

Mercedes-BenzSLR

MclarenStirlingMoss

傳奇:留有遺憾離開

如何彰顯這臺車與眾不同的地位?奔馳給出的答案是限量75臺,售價66萬英鎊。

如果你想駕駛這臺車,不光要資金雄厚,而且還要挑選一個晴朗的日子,哦對,一定要自備頭盔。

他是拿到分站賽冠軍次數最多的車手、他也是在其它多項賽事中拿下冠軍的車手,那個未曾摘下的榮譽不拿也罷,可能這就是命中注定。雖然傳奇已經離開,但是他的精神依舊影響著一代代的賽車手。

最後,向StirlingMoss爵士致以最高的敬意。【iDailycar】

相關焦點

  • 堪稱無冕之王的3星座,穩紮穩打,天生的實力派,定有大作為!
    但下方的這3星座,堪稱無冕之王,穩紮穩打,天生的實力派,定然有大作為。且看下都有誰。 總而言之,最不懼他人之目光的人,定然是自信與穩重感十足的人,摩羯座正是此類人。
  • 誰是21世紀NBA最可惜的無冕之王,納什太悲情,卡特一直在錯過
    沒有拿到NBA冠軍的球員裡,你覺得誰最可惜?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這裡要說的是,可惜可以分兩種,一種是:他本有能力拿到,卻因為傷病、場外因素等,最終遺憾錯過。另一種是:他其他方面都不錯,唯獨就是拿不到冠軍,影響了歷史地位。
  • 卞宜芳:生逢爛世,韓國瑜不如做無冕之王
    【文/ 卞宜芳】 2020臺灣「大選」在即,藍綠各自內部已吵得熱火朝天。 民進黨內蔡英文、賴清德都要登記競選大位,必定經歷一番廝殺的血雨腥風。在國民黨內,王金平、吳敦義、朱立倫等也都不甘寂寞,雖然不知其中幾位老人家尚能飯否,總之在選舉這把牌桌上都強打起精神,互相偷看一眼到底誰才是那個「相公」。
  • S19賽季,這3個射手才是無冕之王!
    在上個賽季,由於召喚師技能「狂暴」的改動讓后羿這個英雄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站擼之王。而蒙犽也得益於新英雄的身份依靠其強大的技能機製成為了王者峽谷中的「自走炮臺」!后羿與蒙犽是S18賽季的絕對寵兒!然而「花無百日紅」,S19賽季風雲突變,后羿在更新後跌落神壇,蒙犽也因為「當家花旦」鏡的登場而慘遭改動,屬於他們的時代到此結束。S19賽季除去高精尖的公孫離和馬可波羅外,這3個射手才是無冕之王!
  • 無冕之王 -上升獅子
    木星作為第5宮和第8宮的宮主星:木星同時掌管著有關創造力的宮位(5)+死亡和長壽的宮位(8),帶給了升獅子創造性的智力,使其所造就的事物能在其死後依然長存;或者,升獅子的作品會打破社會和文化的禁忌——莫扎特就是一個完美例子。
  • 香港的阿sir,是這樣的
    面對暴徒襲擊,「劉sir」和以其為代表的香港警隊體現出的無懼無畏、愛崗敬業精神,讓人動容。這也讓大家想到《無間道》《警察故事》《拆彈專家》等一系列影視作品中的「阿Sir」形象。戳視頻,感受香港警察正義熱血↓↓↓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阿sir」「對不起,我是警察」——《無間道》★關鍵詞:臥底警察「對不起,我是警察」梁朝偉飾演的陳永仁,代表臥底警察講出這句辛酸臺詞——曾經的熱血少年,畢業成為一名光榮的警察,
  • 《異世無冕邪皇》順我者生,逆我者亡是我的原則
    情節跌巖起伏引人入勝第二本:《異世無冕邪皇》 作者:半塊銅板 評分:9.4小說簡介:聞,天地萬物,始於洪元……一代天驕,無冕邪皇得洪元天地至寶穿越異世,身家卑微、遭盡冷眼,卻無一在懷。身懷絕世寶典、修得無上神功,隱於大市、弄天下於股掌。所謂:任由紅塵漫漫、天道渺渺。我自長空破浪、仗劍踏歌。順我者生,逆我者亡是我的原則。
  • 歷史最好的扣將,無冕之王下一站將飛向何處?
    他從不為了一個冠軍而選擇走捷徑,他跟答案一樣,也稱得上是無冕之王,他的扣籃,他的突破,他的關鍵球絕殺,都將深深刻在NBA的歷史長卷中。01飛人卡特誕生你們一定記得卡特在雪梨奧運會上的那記世紀之扣,從那時起他就被人們稱作為半人半神,他曾是NBA的全明星票王,舒展的大風車,勁道十足的劈扣,他用扣籃的方式記錄了NBA長河歷史上的一記重拳,有了他,扣籃才真正的成為了一門藝術,在聯盟徵戰22載,職業生涯令人遺憾和不甘心
  • 「千面演員」楊新鳴:52歲大器晚成,出道34年終成「無冕之王」
    他就是老戲骨楊新鳴,也是觀眾心中的「無冕之王」。 作為國家一級演員,他曾兩次登上過春晚,出道了34年,卻一直是戲紅人不紅的狀態。直到近些年多部經典影視劇的角色塑造,才終於讓他大器晚成,成了「百變黃金配角」。這個到了年過半百才嶄露頭角的老戲骨,你還記得他嗎?011957年,楊新鳴出生在古都西安,是個地道的西北漢子。
  • 流浪地球moss是什麼東西 moss劉培強cp是什麼梗
    流浪地球moss是什麼?moss劉培強cp大家嗑嗎?一個可以和劉培強對話的一個全自動的智慧機器人,可以說是非常的萬能,負責劉培強的方方面面的事情。  流浪地球moss是什麼?流浪地球moss是什麼:  在電影裡面moss是一個可以和劉培強對話的一個全自動的智慧機器人,可以說是非常的萬能,負責劉培強的方方面面的事情。  Moss需要做的事情還是挺多的,首先需要保證劉培強的安全問題,負責保護劉培強,moss的責任甚至還需要保障整個太空艙的安全問題。
  •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That saying is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It has several meanings.今天我們來解釋一個對搖滾音樂有著深遠影響的古老諺語,它就是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滾石不生苔)。它包含了數種含義1.
  • 習語學習——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But what about moss?Well, moss(苔蘚) is a very soft, green plant. It has very small leaves and does not flower. It loves shade and water.
  • 《舞蹈風暴》總決賽,劉迦李響再次同臺,第一季冠軍季軍都已回歸
    《舞蹈風暴》第二季總決賽的舞臺上,第一季的四強舞者成為幫跳嘉賓,劉迦李響再次同臺,也讓很多觀眾非常感動,與此同時,第一季的冠軍胡沈員,季軍遼芭首席都回歸了舞臺。劉迦是第一季的四強,他雖然是總決賽第一位淘汰的舞者,但是在很多觀眾心中,劉迦就是無冕之王,他是最全能的舞者之一,每一次的出場,都在刷新觀眾對他的認知,現代舞、古典舞、街舞、牛仔舞都有過展示,他跟李響的合作更是一絕。
  • 古代頭衣:蘊含著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不同款式的冠有何寓意?
    據《禮記·王制》記載:"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養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養老;殷人冔而祭,縞衣而養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養老。"這裡說的皇、收、冔與冕,便是指冠。(1) 冠在上古時期,冠是天子專用,但到了周代以後,它反而成為了成年貴族男子的標誌。古人稱二十歲為"弱冠",意思就是,男子在二十歲的時候,便已經算是成年了,需要加冠。
  • VOA慢速英語|'Rolling Stones Gather No Moss'
    [00:17.72]On today's program, we will talk about the expression:[00:21.44]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 奇葩說|陳銘無冕之王終加冕,其實雞湯王一直用知識和理性呼喚愛
    陳銘在節目中的關鍵詞大多數時候是「油膩」、「雞湯王」、「在宇宙中心呼喚愛」,若這不是為了節目效果,就是對他的最大誤讀。而就第五季而言,他甚至在各個方面都可以被稱為「最強」。表現的自負而被觀眾討厭,但這樣自負的人在現場看過陳銘的表現後也不吝讚美之詞,直言本以為彼此水平差不多,看過才知道自己差陳銘太遠了。
  • 劉培強中校和moss的神仙愛情,都來給我嗑!
    當然是劉培強不能和moss分手啊!第一遍看的時候並不覺得有什麼糖,他們就是太空的人工智慧和太空人的正常交流而已,但是回家後細細一想,不對呀,moss簡直就是一枚小可愛,它全程只想著一件事:怎麼把劉培強哄去睡覺。
  • 《沐浴之王》瀋陽路演 張嘉佳易小星聊洗浴文化
    《沐浴之王》瀋陽路演 張嘉佳易小星聊洗浴文化 而《沐浴之王》正是一部聚焦中國傳統沐浴文化的喜劇電影。其講述了彭昱暢飾演的肖翔意外失憶後,從公子哥變為搓澡工,並在喬杉飾演的周東海的指導下苦練搓澡技藝,想要成為一代「沐浴之王」的歡笑故事,可說是恰好「搓」中老鐵們的笑點和爽點。
  • 世界冠軍!廣東實驗中學合唱團用「天籟之音」唱響國際舞臺
    歐洲時間12月13日晚上,各組近一百支國際合唱團經過激烈的角逐,最後每個組分別決出了冠軍、亞軍和季軍。來自世界各地的合唱團廣東實驗中學合唱團應邀參加了B組無年齡差別混聲合唱、C組青少年童聲合唱和E組宗教信仰合唱三個組別的激烈比拼,最後分別獲得了B組混聲合唱冠軍、C組青少年合唱亞軍和E組宗教信仰合唱季軍。
  • [學習]雙語|諺語: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Only a stone that is in the same place for a long time will have moss growing on it. A stone on the move will remain bare.The same is true with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