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2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喜 迎 中 秋 歡 度 國 慶
圖|吳慧星,康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民警,出生於1989年10月1日。
吳慧星,男,中共黨員,生於1989年10月1日。2006年12月入伍,2008年12月退伍,現於康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工作。
其實,我的生日很有說法。媽媽說我的生日是農曆10月初一,但上戶口時,也許是沒表述清楚,按10月1日上的,所以我的生日就成了舉國歡慶大日子了,而我也常常偷著樂呢!
我記得,剛當兵到部隊,當戰友們得知我的生日是10月1日時,都鬧著要為我「隆重」慶祝呢!而我因遠離父母,也理所當然的享受著濃濃地戰友情、兄弟情。所以,當兵的時間雖短,但與戰友們一起同甘共苦的日子永遠留在了記憶裡。後來,當我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後,也覺得肩上的責任重了很多。特別是我在看守所的那些日日夜夜,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因為這個職業,有很多外人所不了解的工作性質,而我也從當初的不理解,到現在的格外敬重。
剛到看守所工作時,師傅對我說:「別以為看守所工作好幹,其實管教者與被管者,只有一步之差,一定要嚴守紀律,決不能觸碰底線啊!」我一直謹記在心。今年教師節時,記得有人說過:警察也是老師,專教那些課堂上教不好的學生,所以警察也是立德樹人。用這句話來詮釋看守所民警的工作,我覺得很到位。
2015年,我到看守所工作的第一個國慶節。記得很清楚,當日,收到的第一個簡訊,居然是手機信息發來的生日祝福,我也是哭笑不得。那天,在例行完監舍的檢查後,我剛坐到座位上,就收到上級部門的指示,一定要確保監舍人員安全,決不允許出問題。在高度緊張中,平安度過了一早上,到了中午吃飯時,我發現:我的碗裡比別的同事多了個煎雞蛋,正要問呢,有同事喜笑顏開的跑過來說:「吳慧星,生日快樂!」聽到他這樣說,我還沒來得及解釋,大家都紛紛為我送來祝福,給了我一個巨大的驚喜。在看守所的四年,每年的生日都是在工作崗位上度過的,而同事們為我送來的溫馨祝福也從未間斷過。
所以,從此以後我就有了兩個生日:大生日是國慶,榮幸的與祖國共慶生日!正所謂:國在,家在;小生日與媽媽一起度過,謝謝媽媽帶我來到這美好人間!因為:媽在,家在!
在這即將迎來祖國七十一周年華誕之際,也要為我親愛的祖國獻上最美好的祝福,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國慶」這個名字是奶奶給我起的,我的奶奶是個老紅軍。從小就聽奶奶講,她年少從軍,跟隨徐向前同志領導的西路紅軍北上抗日,一路作戰。後因身負重傷,流落在徽縣,顛沛流離,負重累累……但是苦日子從1949年10月1日到頭了,這一天,中國以站立的姿勢屹立在了世界東方。這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更歸功於無數共產黨人的誓死守衛。所以她給我取名為"國慶",希望和平年代,我能牢記黨國之恩,做國之棟梁。在奶奶的言傳身教下,傳承"不怕艱難險惡,勇於奮鬥開拓"的紅色精神從小就紮根在了我的心裡,我也跟著每一年的「國慶」在成長。
圖|馬國慶,徽縣公安局伏鎮派出所所長,出生於1980年9月30日。
2003年我以優異的成績轉行入公安系統,做了一名人民警察。從水陽派出所到城關刑警中隊,再到伏鎮派出所,我輾轉了好幾個崗位,從一名普通的民警成長為一名派出所長。
17年如一日,帶著奶奶的期望,銘記奶奶的教誨,我始終把"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警訓刻在心裡,也以實際行動來踐行入警誓言。每逢國慶、春節、甚至周末的休息時間,我都積極帶領所裡民警開展節日期間社會治安檢查,守護轄區平安。無論是「一標三實」基礎信息採集,掃黑除惡專項行動,還是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我都以身作則,親力親為。遇上緊急危險事件我也更會去衝向前,2020年5月3日,鎮政府院內有車被砸,接到報警,我和輔警郭勳迅速趕到,勘察現場過程中,犯罪嫌疑人持刀衝進鎮政府院內,眾人避之不及,我赤手空拳的將犯罪嫌疑人制服,並押解其回所。第一時間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當時也受到領導和群眾的美贊。
我所在的派出所連續三年被評定為優秀派出所,十餘名民警先後多次被省市縣評為先進個人,6名民警立功受獎。如今,在我的努力和帶領下,伏鎮派出所在創建「楓橋式派出所」的徵程上,踐行著「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宗旨。展望未來,我充滿信心,"國慶"這個承載著"紅色"夢想的名字,將永遠激勵著我,為竭盡全力讓紅旗更鮮豔,讓祖國的明天更加安寧,祥和!
監 制:陳耀明
審 核:李 寧
編 輯:隴南公安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雙節專欄】吳慧星:我與祖國共慶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