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芮爾 報導 | 消費界
導讀:
線下桌遊行業的猛烈爆發,帶動了本就屬於桌遊行業的劇本殺迎來行業增勢。
這其中,不管是個體戶代表的劇本殺從業者,還是手握生殺大權的發行商,抑或是傳聞百萬收入的劇本殺創作者,都在這場劇本殺的腥風血雨中伺機而動。
他們的發展,為劇本殺煥發了活力。
目前,以90後、00後為代表的劇本殺玩家們,正大批量湧入。他們注重體驗,喜歡線下社交,劇本殺成為社交新寵。
為了滿足需求,他們還在不斷尋找新的沉浸式的體驗,花費幾百元在某一個休閒場所待上兩天的劇本殺目前正在流行。
劇本殺,你玩過嗎?
劇本殺一般是5-10人左右,通過熟悉劇本,扮演劇中角色,最後完成找兇手和隱藏任務的線下遊戲。單場劇本殺一般在2-3小時左右,比起另一個線下遊戲狼人殺,時間更長。
目前,玩一次劇本殺一般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之間不等。二線城市的劇本殺,多在百元以下,一線城市則以200-300元為主。
這種劇本殺因為可以滿足玩家的表演欲和推理愛好,配合懸疑、刺激、故事性,且自帶社交屬性(玩家一般要和不同的人私下分別交流),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截止2019年12月,全國劇本殺店從1月的2400家飆升至12000家。有數據顯示,中國線下娛樂2019年總體市場規模已達50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15%的增長率,接近50%的90後、00後每周至少參加一次線下娛樂。
·劇中扮演人生,劇本殺受年輕人追捧·
劇本殺的誕生背景很有意思。1986年,蘇聯莫斯科國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米特裡·大衛杜夫為吸引更多學生學習心理學,設計了一款社交類推理遊戲。98年前後,遊戲引入中國,這就是「狼人殺」的前身。
一張桌子、幾個好友,一副牌,通過扮演各自身份牌,完成找「真兇」的過程。經過多年的發展,女巫、預言家、狼人、村民的角色已經無法滿足玩家的需求。為了追求更加沉浸式的體驗,劇本殺應運而生。
比起狼人殺因為角色早早死亡出局的體驗,劇本殺從開始到最後都無人出局,保證了所有人的參與感。同時因為競技性沒那麼強,對於懼怕於在狼人殺中扮演狼人角色的小白來說,壓力值更小。
同時,劇本殺更豐富的形式,也是吸引年輕玩家的原因。劇本殺目前主要有兩種玩法,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下又分為實景本和盒裝本。實景中,通過還原劇本中的場景,配合玩家更換著裝,身臨其境感更強。
實景本劇本殺
不少玩家表示,如果店家搭建的實景夠好,主持人也夠專業的話,有時候真的會覺得自己就是劇集中的那個人,經歷著和劇中人一樣的人生。對於喜歡演繹的玩家,吸引巨大。有些沉迷的玩家,每月消費可達2000元,差不多要去十次。
劇本殺同時滿足了很多人社交的需求。通過玩劇本殺,玩家馬宇結識了100多人,他很喜歡這種和別人交流的感覺。
從2016年初具規模,到2019年風靡大江南北,再到2020年的線下爆發,劇本殺迎來了100億市場。
劇本殺的發展,同樣建立在線下娛樂爆發的基礎之上。企查查數據顯示,線下桌遊店2010年-2016年年均註冊量達187家,2017年桌遊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註冊量猛增,達1096家,同比增長121%。2019年增長率達10年來最高,同比增長193%,新增1960家。
而今年,共新增3158家桌遊相關企業,同比增長60%。一季度註冊量247家,二季度679家,環比增長175%,三季度新增1155家,四季度1077家。
線下桌遊市場的猛烈爆發,帶動了本就屬於桌遊範疇的劇本殺迎來行業增勢。但飛速增長的店鋪背後,劇本殺的生意真的這麼好做嗎?
· 劇本殺是一門好生意嗎? ·
火爆的市場背後,劇本殺的入局是否真的這麼簡單?
劇本殺不追求門面,大多數店家會把店鋪租在租金相對便宜的老舊大廈,加上裝修、人工、劇本採購,開一家線下劇本殺前期投入大概在三十萬元左右,很多半年就可回本。
但劇本殺是典型的周期性生意,周末和寒暑假是高峰,工作日想要組局,相對比較困難。這對一線城市租金比較高的地方提出了挑戰,他們需要更多的人流和翻臺率。
劇本殺分為實景本和盒裝本。實景本需要搭建場景,盒裝本只需要一個本子生推劇情,是兩種差異比較大的玩法。很多小白只想感受一下盒裝本推理劇情的快感,簡單的劇情會讓他們生厭。
為了吸引老顧客,盒裝本的時間越寫越長,故事越來越複雜,達到了4、5個小時的程度。而且盒裝本價格比起實景本來說,價格更便宜。
這就為店鋪帶來一個問題。時間長,單價低,也就是「坪效」比較低,翻臺率上不來,一天滿打滿算只能接待2-3撥人。
雖然實景本價格高、周轉率高,坪效比較高,但是平日較難組人,只有周末比較滿。
目前,許多店鋪的常規玩法還是用實景本引流,獲取新客戶,拉高客單價,用盒裝本做周中的日常推廣,達到平衡。
這樣比較起來,二三線租金低的城市反而有優勢。但好在一線城市人口聚集,人口流動性大,對於劇本殺這種需要不斷拉新的模式來說,生長土壤巨大。拿上海來說,目前大概有150家劇本殺店鋪,而且每個月還在以三四十家的增長速度在擴張。
劇本殺通常不會開在商場,所以引流非常依賴大眾點評,這算是一個隱形房租。每年支付給點評兩三萬的費用,對於中小商家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玩劇本殺還需要主持人控場、調節遊戲節奏,偶爾還需要充當重要角色的NPC。主持人水平的好壞,對遊戲體驗有很大影響。很多玩家表示主持不專業,是唯一不復購的原因。
北京五道口線下劇本殺店
主持人需要做到演技出眾,能讓玩家進入遊戲。在推理本的主持中,主持人需要做到不要「劇透」破壞遊戲體驗,也要做到在復盤環節時能夠表達清晰,把故事真相脫稿講出來,這就對主持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同質化競爭加大的情況下,提升服務成為商家必須考慮的問題。
·盜版風行,商家含淚·
正是因為入局簡單,劇本殺行業魚龍混雜。
劇本殺的火熱吸引了很多毫無經驗的人入局,在沒有監管的環境下,店鋪隨便開,價格定的也比較隨意,不僅沒有讓這個市場做大,反而讓行業口碑變差。
據報導,從正版發行手中購買一個普通的劇本成本在500元左右,而玩家玩一場劇本價格在幾十到幾百元不等。大部分劇本都是一次性的,玩家玩過後就不能再玩。為了吸引玩家,店家不得不引進大量劇本。目前,很多大一點的店鋪一般都有幾百個劇本,每月光是引進劇本花費就達上萬元。
為了降低成本,部分店家會去網上購買盜版本,幾塊錢就可以購買上百個。買來的本只需要花點印刷費,降低了成本,店鋪售價一次只需38、48元。
網上劇本殺盜版售賣
但低價伴隨的並不一定是好的服務,很多消費者享受了低價帶來的不好體驗後,對劇本殺行業的觀感會變差。
低價還讓很多購買正版的店鋪苦不堪言,但為了更高的劇本翻新率,他們也不得不加入其中。
為了抵制盜版,很多店家發起了活動,通過參與展會的方式,自成聯盟,最大程度杜絕盜版流出。
但參加展會是一個體力活,不僅需要花錢買門票,還需要時間研讀劇本,又貴又低效。但為了防止盜版無法進行線上測試,很多店家還是會走到線下。
隨著行業發展,出現了一種方式,Pad線上測本。通過主持人、玩家人手一臺Pad,取代原有紙質劇本。為了防盜,出品方給每條線索都加了摩斯密碼。店家測試之後通過平臺購買,購買也不是一攬子買賣,而是根據開本次數計費。
開本次數越多,發行方和作者掙得也就越多,優質內容可以得到更高收入,改變行業裡面劣幣驅逐良幣種的情況。在人手一臺Pad不方便的情況下,更可以通過小程序直接玩本,減少支出。
這種以Pad為玩法的模式相當於是發行方和店家之間的中間商,通過售賣Pad盈利,實現平臺盈利。
· 百萬收入的劇本創作者 ·
在劇本殺行業,最缺的還是內容。目前,一個好的劇本可以賣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但是,即使是在劇本殺增速飛快的這一年,很多店鋪的劇本卻還是幾年前生產的。
劇本殺吸引了小說愛好者和影視編劇的加入,原因是變現快。從創作到發行,大概需要兩個多月時間。速度雖然挺快,但相對於常規的小說創作,劇本殺卻沒想像的那麼簡單。
不管是什麼劇情,劇本殺中必須要融入推理的元素,這對創作者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較高要求。而長達幾個小時的推理,對玩家是一種推理享受,對創作者來說卻是考驗。如何在長達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內,保持玩家不無聊的體驗,對創作者提出了要求。
「平行時空」「多重人格」一類的爛梗早已過時。玩家數量的擴張和解謎水平的提高正在倒逼上遊創作端進行更多的創新,新穎的題材和機制亟待開發。
玩家拿到手的劇本
現在業內有一種模式:有的作者專門寫故事,然後交給下一環節,往故事裡添加案件,接著再添加核心的作案手法。這樣就能大大加快劇本的創作速度,也讓每個環節的作者有了更大的發揮。
劇本殺創作者收入同樣遵循了金字塔模型,目前,行業內頂尖劇本作者只佔1%左右,但他們的收入卻佔據整個行業的50%。拿2019年爆款本子《年輪》來舉例,其在各個平臺已經賣出了1萬多份,該劇本當初發行價為500元一份,劇本作者分成保守估計上百萬元。
不過,像這樣的大熱劇本少之又少。據悉,行業內80%的作者需要花兩至三個月的時間,但能不能被市場認可則需要天時地利。
對很多作者來說,發行商是橫亙在他們靈感創作與作品發行之間的關鍵要素。
除了產品以外,發行商就是這個行業的關口,發行商旗下劇本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發行商的信譽度和銷量,所以發行是行業內第一個審核的關卡。他們面對的是成千上萬水平參差不齊的稿件,以及後期包裝和銷售的工作。
行業內很少記得一個好劇本背後的作者,但很容易記住一個好劇本背後的發行商。對於發行來說,一個作品的好壞與前景至關重要。所以很多發行商對作品審核會及其嚴格,這種嚴格對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大部分作者來說,有些不可理喻甚至雞蛋裡挑骨頭。
耐心的人,會積極吸納發行商的意見進行修改,但創作者最大的忌諱就是自己的作品被無故修改,這也是很多創作者被攔在門檻外的原因。
其實,並不是發行商有意刁難人,而是他們會提前修繕好任何可能會出現的Bug,來減少售後問題以及提升作品質量。
劇本殺行業正在逐漸迎來井噴,未來出現的優秀作品會越來越多,而作為一個展示平臺的發行商來說,審核只會越來越嚴格。這樣才能與同行競爭,獲得更多線下店鋪的好評和回頭率。
發行的高要求,倒逼作者進行高質量的創作。雖然好的劇本收入豐厚,但創作卻並非那麼小白。同時隨著從業者的不斷湧入,競爭加大,劇本肯定會有越來越高的質量要求。
· 線上線下齊開花 ·
線下的流行同樣風靡到了線上。在疫情籠罩的網課期間,劇本殺成為了學生黨填補娛樂社交空白的重要選擇。
今年上半年,上海某劇本殺網際網路公司app用戶一下增加到了800萬,伺服器一度癱瘓。
主營業務為劇本殺的「百變大偵探APP」開發者北京九么么科技有限公司,於去年11月完成3000萬融資,投資方為武漢微派網絡。在疫情大背景下,線上同樣有空間。
線上APP我是謎在2018年完成數千萬元融資後,今年2月突然宣布要通過加盟直管的方式大規模進軍線下,今年要在全國鋪開至少50家店鋪。新一輪融資完成後,這個數字會被擴大到200-300家。
線上劇本殺app
可以說,是線上的繁榮,給了我是謎線下開店的勇氣。
線上業務對線下開店有一個指導好處,那就是選址規劃。目前,很多店鋪選址都是主觀判斷,而線上用戶海量的位置數據,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但線上劇本殺缺點同樣存在。主要原因就是內容不夠優質,使得留存率不高。有的玩家生聲稱,很多劇本還是線下劇本殺三四年前的水平。
究其原因,線下劇本殺的劇本是由專業發行商供應。目前,市場上一個獨家劇本(只在這一家店鋪出現)可以賣到4-5千,城限本(一個城市只有幾家)價位為1888-2888元,普通本價格為500元左右。在花費了資本的前提下,劇本質量有保證。
而線上劇本殺則主要靠玩家自發上傳劇本,劇本質量低下,同時復玩性低。
劇本殺入場時間也是一個很高的門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遇到語音聽不清、背景音嘈雜,用戶中途退出等問題,都可能直接勸退新玩家。同時,缺少主持人控場,新手很容易迷失。
目前看來,劇本殺APP通常是採用付費劇本的形式變現,並加入VIP和道具。但由於玩家對劇本的消費通常是一次性的,玩一次就得付一次,對玩家來說,投入產出比遠低於流行桌遊。通過付費模式,很難跑通。
目前,這類app正在積極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通道,提升線上留存和線下復購。比如,線上累積一定次數,線下享受優惠等。
而在線下,則還誕生了一種劇本殺新玩法。在北京、上海、成都、長沙等地方,出現了文旅+劇本殺的模式。成都一家劇本殺店於去年6月打造了當時全國獨家首發的兩天一夜沉浸式實景探案,不少玩家被這一模式所吸引,周末可預約檔期已經排到半年後。
而在長沙,湖南漁窯鎮將於2021年大年初一到初七上線一個百名NPC參與、覆蓋面積300畝的七天沉浸式劇本殺體驗,售價4299元。這種模式會帶來更沉浸的推理體驗,在旅遊的同時,深度感受劇本殺體驗。
就2020年發展的態勢來看,劇本殺實現了線上和線下的雙重增長,而相對較低的入局成本,也讓這些店鋪如雨後春筍般生長出來。
2021年,劇本殺的熱度仍舊不會減滅,但對於每一位個體商家來說,如何在盲目追求劇本同時,做好自身的服務,通過服務為玩家帶來更好體驗完成口碑拓新,可能才是更為關鍵的。畢竟以現在劇本殺增長的態勢來看,同質化商家越來越多,差異化的競爭也許更能留存客戶。